这两天,京东和阿里这一对亦敌亦友的组合,又前后脚发布了各自的最新财报。
我们来看一下他们整体的数据(虽表述不同,但财报时间范围均为2024年7—9月)。
11月14日,京东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该季度营收为2604亿元,同比增长5.1%,净利润为120亿元,同比增长29.5%。11月15日,阿里巴巴2025财年第二财季财报显示,公司营收2365.03亿元,同比增长5%;净利润为435.47亿元,同比增长63%。先说阿里和京东的共同点:营收涨幅不大,但净利润都增长不少。
两者相比较的话,虽说京东的营收相较于阿里略胜一筹,但在净利润上却相去悬殊,阿里足足比京东高3倍多。
注:阿里(左)京东(右)
犹记得,过去几个月发生了很多变化,阿里巴巴转向,不再强调绝对低价,京东则还是喊着“低价是唯一的基础性武器”继续一条路走到黑。
目前看来,他们的阶段性成果不乏可圈可点之处。
那么,他们各自的财报,又有什么亮点?从中,我们又可以窥见他们的何种动向?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阿里财报:经营拐点已然出现!
目前,阿里旗下有淘天、云智能、阿里国际数字商业、菜鸟、本地生活、大文娱六大集团。
淘天集团2024Q3实现营业收入989.94亿元,同比增长1%;云智能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96.1亿元,同比增长7%;国际商业实现营收316.72亿元,同比增长29%;菜鸟实现营收246.47亿元,同比增长8%;本地生活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77.25亿元,同比增长14%;大文娱集团实现56.94亿元,同比减少1%。截图自阿里财报
从财报中可以看到,虽然阿里部分业务,如本地生活、大文娱这一对“难兄难弟”仍在亏损,但整体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其中,云业务和国际业务表现不俗,尤其是淘天业务版块,占总收入的41%,贡献度最高,可谓是一大“显眼包”。
具体来看,淘天订单量同比双位数增长带动线上GMV增长,88VIP会员数同比双位数增长至4600万。
当然,这样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以利润换取来的。
淘天业务持续对用户体验进行投入,丰富产品供给,通过增加营销费用和降低客单价,开放支付和物流服务等措施,满足更多用户更高频次的购物需求,
数据上看更为直观,这一季度阿里营销费用增加70亿,总共达到了325亿元,同比增长27%,自由现金流下降了70%,投入可谓巨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曾令阿里头疼不已的阿里云,近期终于“触底反弹”了,也算是挽回了一部分利润。
阿里方面称,这主要是因为包括 AI 相关产品在内的公共云产品收入增长。第三季度,聚焦“云+AI”一体化发展,阿里云商业化收入同比增长7%,AI相关产品收入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89%。
与此同时,阿里国际业务的增速也十分喜人。
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其国际零售商业收入为人民币 256.2亿元,同比增长 35%,主要受来自速卖通 Choice 和 Trendyol 的收入增长所驱动。包含批发业务在内的国际分部,营收以29%的高增速排在了第一位。
在过去阿里积极地进行内部改革以及“用户为先、AI驱动”的战略主导下,阿里过去3个月赚了超400亿元,已然初见成效。
对此,财报电话会中吴泳铭也进一步表示,“我们对核心业务(淘天和云业务)的前景较过往更有信心,并将继续投入以支持长期增长。”
此外,为了提振市场信心,以吴泳铭为代表的新一代管理层还在阿里开启了资本管理,采取了回购、分红、管理层持股等方式。
以回购为例,2024年第二季度,阿里回购总额58亿美元,回购计划中仍有261亿美元未使用额度。
据统计,阿里巴巴已连续三个季度回购规模超40亿美元。持续的股份回购,在为股东创造回报的同时,也凸显了阿里对业务长期发展充满信心。
总得来说,通过阿里的最新成绩单,结合过往数据表现,阿里展现的状态是积极向上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回归。
京东财报:正在走出低谷!
我们再来看京东。
京东的收入主要来自京东零售(包括京东健康及京东工业等组成部分)、京东物流(包括内部及外部物流业务)、新业务(主要包括达达、京东产发、京喜及海外业务)三大层面。
据财报,今年第三季度,京东收入加速增长至2604亿元。具体来看:
京东零售营收为2249.86亿元,而2023年同期为2120.59亿元。京东物流营收为443.96亿元,而2023年同期为416.63亿元。新业务营收为49.70亿元,而2023年同期为66.85亿元。截图自京东财报
对比Q2,虽然有618大促,但京东只有1%左右的增速。现在Q3出现了5.1%的增长,这说明业绩正在好转。不得不说,京东取得这份成果实属不易。
财报显示,该季度营收为2604亿元,同比增长5.1%;非国际会计准则下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23.9%;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17亿元,同比增长47.8%。
营收与市场预期持平,利润虽比不上阿里,但其实也已经远超市场预期了。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上季度的负增长,本季度京东3C及家电大盘增速在淡季回正,而这,主要还是收益于“以旧换新”的国家补贴政策利好。
2024年7月25日,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8月27日湖北率先发布细则,9月23日全国31个地区均已经实施新细则。
在这样的情境下,仅仅不到一个月京东的3C及家电的销售额几乎翻了一倍。就拿京东刚结束的双11战绩来看,政策红利还会反映到Q4业绩当中。
在刚刚结束的双十一当中,京东凭借这一优势,市场份额提升。有室数据显示,京东在双11主要平台家用电器行业份额占比44.0%,其中大家电份额占比高达56.9%,国补刺激下带电品类拉动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的毛利率和非会计准则下的净利率狂增,一改过去“高营收低利润”的窘境,是近19个季度中表现最好的一次。
一般来说,这种利润增长往往与控制营销、研发投入有关,但细看之下,京东在这些方面的投入其实是反而是在增加的。
第三季度,京东的营销开支为100亿元,大幅增加了25.7%,远远超出了营收的同比增速了,这主要是因为对商品和商家的大力度补贴,这也说明京东确实在掏出真金白银搞低价。
此外,京东这一季度的研发开支为44亿元,同比增加了15.9%,也高于营收的同比增速。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种情况下京东是如何提升利润的呢?
对此,京东集团首席财务官单甦先生作出了解答,“随着我们持续打磨供应链能力,提升规模效应和运营效率,三季度京东集团毛利率和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率均取得健康增长。”
京东对营业成本的控制反馈到数据上也很明显,第三季度,京东的营业成本同比增加3.1%至2153亿元,低于营收的同比增速。
综合来看,虽然消费市场复苏进程缓慢,京东正以强劲姿态回归市场。
写在最后
最后,从战略层面来看,京东与阿里各自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京东聚焦于低价策略与下沉市场,通过打磨供应链与服务质量来巩固市场地位;而阿里则更加注重用户体验与商家利益,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来提升市场竞争力。
两者各有千秋,也各有挑战。
但不得不提的是,在对比阿里和京东的最新财报时,我们能够惊喜地发现,双方都在坚定不移地为商家营商环境加大投入,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
从行业动态来看,对商家生态的重新审视,也并非仅仅淘天、京东的选择,就连未发布财报的拼多多,也亦是如此。
今年8月底,拼多多宣布未来一年将投入百亿资源包扶持新质商家,且推出「优质商家百亿手续费减免」等减负措施。而此前拼多多一直因平台规则偏向消费者而对商家强势饱受争议。
这或许意味着,电商行业开始进入一个新的“纳什均衡”。
各大电商平台们正在从无效内卷的泥淖中走出,不断寻找消费者和商家之间这座天平的平衡点,回到好货、好价、好服务维度的竞争。
而这,也提醒着我们商家:未来的竞争,一定是多方面、系统性的较量。
这个阶段我们要成为多元化经营能力的具备者。
毕竟,在存量竞争的时代,利润不是单凭爆款或任何一个单一动作就能赚出来的。
也就是说,我们要以爆款型动销店铺形成更大规模,以规模换取小二等行业资源,以行业资源来整合我们的供应链优势,以供应链优势来开发出更多的精品新品,以新品和精品创造更多的利润,以利润来构建我们的品牌调性。
以新产品×强品牌×高层级×多爆款×多资源的综合优势,在战略上有序地扩张、有规划地布局,把自己发展为具备多元经营能力的“多边形战士”。
唯有如此,才能建立起自己企业的经营壁垒,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国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