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难道真的是“人在囧途”的开始?
最近智能驾驶这玩意儿,是真让人心里没底。
前有小米SU7的事故还没个准信儿,这又来了一出更让人揪心的。
2024年3月18日,深圳龙华高架上,周先生两口子就遭遇了这么个“黑天鹅”事件。
当时,他们坐的车开启了自动驾驶模式,结果愣是没识别出前面的施工护栏,“咣当”一声就撞上去了。
你以为这就完了?
更可怕的还在后头——瞬间爆燃!
周先生全身97%烧伤,他媳妇儿也好不到哪儿去,更惨的是,还怀着4个月的身孕!
这简直就是人间悲剧啊!
这事儿一出,吃瓜群众们就开始议论了:智能驾驶,难道真的靠谱吗?
你品,你细品。
这都2024年了,自动驾驶技术号称这么牛,结果连个护栏都识别不出来?
这不扯淡吗?
更何况,这也不是头一遭了。
2023年12月,同样是在深圳,一辆蔚来汽车也出了类似的事儿。
自动驾驶没识别出静止车辆,直接追尾,驾驶员也受了伤。
事后,蔚来承认系统有缺陷,还赔了钱。
还有更让人冒冷汗的。
今年1月份,美国那边儿的NHTSA(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就对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展开了调查,原因是这玩意儿在应对紧急车辆时老出岔子。
你说,这智能驾驶技术,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啊?
更让人无语的是,有些车企在宣传的时候,那叫一个天花乱坠,什么“自动驾驶”、“完全自动”,恨不得让你躺在车里啥都不用管。
可实际上呢?
这些功能顶多也就是辅助驾驶,你还得时刻盯着,随时准备接管。
这不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吗?
话说回来,这周先生的遭遇,也确实让人心疼。
当时那辆车,从起火到爆炸,愣是没到3秒钟!
2.86秒,生死时速啊!
要知道,国家标准可是要求电池热失控后5分钟内不起火的。
这辆车,显然是没达标。
这3秒钟,对于周先生一家来说,简直就是地狱。
97%的烧伤面积,那得遭多大的罪啊!
还有他媳妇儿,怀着身孕,也跟着受罪。
这简直就是飞来横祸!
更让人气愤的是,事发后,车企的态度也是让人一言难尽。
刚开始,还愿意先给100万的“关爱基金”,但前提是不能把这事儿发到网上。
周先生一家为了救命,也只能答应。
可100万,对于ICU来说,那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没过多久,钱就花光了。
再去找车企,人家就变脸了,说要等处理结果出来之前,不会再给钱。
这让周先生的姐姐彻底怒了,直接在网上发文控诉车企的责任。
这事儿一曝光,舆论就炸了。
说白了,这事儿不仅仅是周先生一家的悲剧,更是整个智能驾驶行业的一面镜子。
它照出了技术的缺陷,照出了车企的责任,也照出了我们对安全的忽视。
话说回来,这种事儿,对于车企来说,也是个大麻烦。
不仅要赔钱,还要面临声誉危机。
谁也不想买一辆随时可能把自己烧成焦炭的车。
你品,你再细品。
这赔偿金,那是真金白银,一下子几百万就没了。
更可怕的是,声誉这玩意儿,一旦毁了,那可就不是几百万能挽回的了。
话说回来,这事儿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很多人都伸出了援手,希望能够帮助周先生一家渡过难关。
这事儿,也让整个行业都开始反思:智能驾驶的未来,到底应该怎么走?
在我看来,安全才是智能驾驶的生命线。
车企不能只顾着宣传,更要注重技术研发,确保车辆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安全运行。
监管部门也要加强监管,制定更严格的安全标准。
智能驾驶的初衷是让出行更安全、更便捷,而不是让出行变成一场赌命的游戏。
智能驾驶的未来,路在何方?也许,只有真正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才能找到答案。
希望周先生一家能够早日康复,也希望智能驾驶技术能够真正地为我们带来便利和安全。
这,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未来。
小米专业黑粉哪儿去了,死了还是眼睛瞎了?只撸小米车疯狂的撕咬,别的车连气都不敢放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