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爆惊天丑闻!政府绝密会议错拉记者进群,美政客不堪一面曝光

盖说社会 2025-03-27 14:10:54

3月24日,美国《大西洋月刊》的主编杰弗里·戈德伯格,突然对外爆料了一则美国政府丑闻,也让无数公众了解到了,当前的美国到底能混乱到何种地步。

作为普通公众的他,居然没由来的被人拉进了政府高层群,并且还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堂而皇之的提前获悉了,美军绝密的军事计划。

那么,这次美国的泄密丑闻,到底是怎么发生的?而媒体曝光后,美国政府又是啥反应?

莫名其妙的“拉群”

3月11日,戈德伯格在常用的加密通讯软件Signal上,突然收到一个,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华尔兹同名之人的,连接请求。

由于Signal是美国记者常用的通讯软件,且戈德伯格也见过华尔兹,所以他虽感疑惑,但也没有多想,便随手接受了邀请。

但万万没想到,两天过去后,事情居然开始朝着,不可思议的方向发展了。

3月13日,戈德伯格收到Signal通知,发现自己被拉入到了,一个名为“胡塞问题核心小组”的群聊中。

不明所以的他,随手点开群成员列表时,一瞬间的震惊简直无以复加。

入目可见的18个群成员里,居然包括副总统万斯、国防部长赫格塞斯、白宫副幕僚长斯蒂芬・米勒、以及美国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和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局长约翰・拉特克利夫等一众美国政府高官。

起初,戈德伯格以为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毕竟,美国高层怎么可能在这样一个,任何人都能下载使用的商业软件上,讨论绝密的军事计划呢?

而且,他深知特朗普对《大西洋月刊》并不友好,所以他更加有理由怀疑,这背后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然而,随着群里讨论的逐渐展开,戈德伯格开始意识到,这一切可能远不是他想象的那样。

难得一见的“美高层会议”

14日,“胡塞问题核心小组”正式开始讨论,也门空袭计划。

而副总统万斯率先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美国的空袭计划是个错误。

万斯在群里指出:“美国只有3%贸易通过苏伊士运河,而欧洲却有40%。美国民众可能根本不理解,为什么是美国而非欧洲去空袭胡塞武装,总统可能也没有意识到,这个计划与他对欧洲发出的信号,有多么不一致。”

此外,万斯还担忧空袭将导致油价飙升,进而对美国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他建议推迟行动,先观望美国经济表现如何。

只不过,对于万斯的观点,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在认同其担忧的同时,却坚定地支持,立刻对胡塞武装发动空袭。

赫格塞斯认为,行动能为美国制造主动,树立起约瑟夫・拜登政府没能树立的威慑。

并且,在讨论过程中,万斯还直接 @赫格塞斯,表示:“如果你认为我们应该这么干,那我们就做。我只是讨厌再一次救助欧洲。”

稍后,赫格塞斯则回复道:“我完全同意,你对欧洲搭便车的厌恶,太可悲了。”

与此同时,白宫副幕僚长米勒,则从经济利益的角度补充道,美国空袭胡塞武装之时,一定要让埃及和欧洲明白,“我们需要他们做些什么作为交换”。

同时,他还提醒众人:“如果欧洲不赔偿,那应该如何?如果美国付出巨大代价,让红海航道恢复正常,那就必须有‘经济收益作为交换’。”

从这些被曝光的讨论中,不难看出美国在军事行动背后,对经济利益的考量,以及对欧洲盟友真实的复杂态度。

这还不算,到了15日空袭行动当天早上,真正的重磅消息出现了。

赫格塞斯在群里发出了,与行动相关的具体目标、美国将使用的武器、攻击顺序等军事情报信息。

另外,他公布的袭击时间,是美国东部时间下午1点45分,而戈德伯格则在1点55分刷社交媒体时,亲眼看到了也门遭空袭的消息。

这一刻,他终于确定,自己真的被拉入了,美国高层的军事行动策划群,并且亲眼目睹了一场,绝密战争计划的讨论过程。

行动结束后,群里的成员纷纷向赫格塞斯表示祝贺,而华尔兹甚至发出了拳头、美国国旗和火焰的表情包,仿佛这只是一场普通的庆功会。

直到这时,戈德伯格才在震惊与疑惑中,默默退出了群聊。

但他并没有就此罢休,在退出群聊后的第二天,他向华尔兹、赫格塞斯、拉特克利夫等人发邮件,询问Signal上的“胡塞问题核心小组”是否真实存在。

以及大家是否知道,他是记者而非政府官员,以及特朗普政府高级官员,为何使用Signal讨论机密问题。

丑闻曝光的“后遗症”

这场泄密事件中,群聊内容所暴露的美国高层内部矛盾,远比计划泄露本身,更加引人深思。

这些矛盾犹如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美国政府内部复杂的权力博弈和利益纷争,也让人们对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角色,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对欧洲的态度上,美国官员们在群聊中的言论,可谓毫不掩饰。

万斯那句“我只是讨厌再次救助欧洲”,直白地表达出,对欧洲的不满和厌烦情绪。

而国防部长赫格塞斯的“我完全同意你对欧洲免费搭车的厌恶。这太可悲了”,更是将这种情绪推向了高潮。

长期以来,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常常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承担着巨大的军事和经济负担。

而欧洲盟友在一些国际事务中,似乎总是依赖美国的力量,却在承担责任和付出代价时,显得不够积极主动,这让美国官员们深感不满。

这种对欧洲的不满情绪,不仅仅是简单的抱怨,也反映出美国在国际联盟体系中的,复杂心态。

一方面,美国需要欧洲盟友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支持,以维护其全球霸权地位;

另一方面,美国又对欧洲盟友的“不配合”和“占便宜”行为,感到愤怒和无奈。

这种矛盾的心态,在此次群聊中被彻底激发出来,也为美国与欧洲盟友之间的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此外,美国官员们对经济回报的讨论,则将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功利主义和现实主义,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们直言不讳地表示,美国发动空袭不能白白付出代价,必须从埃及和欧洲获得经济补偿。

这种将军事行动与经济利益紧密挂钩的思维方式,让人不禁感叹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精明算计”。

这种观点看似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忽视了国际事务的复杂性和道义性。

军事行动本应是为了维护和平与正义,而美国却将其变成了一场谋取经济利益的交易,这无疑会让美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大打折扣。

各方反应大不同

如此重大的泄密事件,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发了各方的强烈反应,也将美国政府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特朗普在面对记者的询问时,表现出了一贯的 “特朗普风格”。

他先是声称自己对这件事“一无所知”,随后,他又把矛头对准了《大西洋月刊》,称其“算不上是什么像样的期刊”,试图通过贬低媒体,来降低这一事件的影响力。

至于白宫方面的回应,则显得有些模棱两可。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布莱恩・休斯表示,戈德伯格披露的消息链“似乎是真实的”,官员们正在审查一个“无意中添加进消息链”的号码。

这种表述既没有完全承认,泄密事件的严重性,也没有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给人一种敷衍了事的感觉。

不过,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随后发表声明称,特朗普继续对他的国家安全团队,抱有 “最大的信心”。

这似乎是在为政府官员们打气,试图稳定内部的军心。但在外界看来,这种表态显得有些苍白无力,难以平息公众的怒火。

当然了,美国国会也在第一时间“炸开了锅”。

民主党议员们纷纷对特朗普政府,进行猛烈抨击,要求就此事展开全面调查。

美国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查尔斯・舒默,谴责这是他很长时间来读到的,“最惊人的军事情报泄密”。

这些民主党议员们的反应,一方面是出于对国家安全的担忧,另一方面也不乏政治斗争的因素。

他们试图抓住这个机会,对特朗普政府进行打压,为自己在政治上争取更多的利益。

而欧洲盟友们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心情无疑是复杂的。

美国官员在群聊中,对欧洲的不满和鄙视言论,让欧洲盟友们感到寒心。

他们开始重新审视与美国的关系,对美国的信任也大打折扣。

欧洲国家一直以来都是美国的盟友,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有着紧密的合作。

然而,这次泄密事件让欧洲盟友们意识到,美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利益,甚至对他们抱有轻视的态度。

这无疑会对欧美之间的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未来欧美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是否还能像以前那样紧密,充满了不确定性。

后记

前几天有特朗普彻查拜登的自动签名事件,如今又冒出个军事绝密泄密事件。

只能说,如今的美国政府咋看咋像个草台班子,外面看着光鲜,但其实内部早已经颓势进线。

参考资料

0 阅读:0

盖说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