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3年,褚英被立为汗位继承人。一次,父亲努尔哈赤出征在外,他却焚香诅咒,“希望出征之师被击败。”事情很快败露,而告发者则是发誓与他同生共死的人。
1580年,褚英出生,此时正值努尔哈赤起兵。所以,褚英从小就生活在刀光剑影中,而她的母亲佟佳·哈哈纳扎青也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不幸早逝。
佟佳·哈哈纳扎青是努尔哈赤的原配夫人,史称“太祖元妃”,她为努尔哈赤生了3个孩子,分别是嫡长女东果格格、嫡长子褚英、嫡次子代善。
在四处征战的过程中,努尔哈赤要面临各种刺杀。
一次,努尔哈赤带着孩子们已经睡觉了,却突然遭遇刺客。他迅速将3个孩子藏到柜子下,独自一人进行厮杀。
年幼的褚英和代善听到外面的打斗声,吓得哇哇大哭。这时,东果格格对着两个弟弟说,“想死的话就继续哭,想活着就闭嘴。”褚英和代善的哭声一下戛然而止。
褚英看着仅比自己大2岁的姐姐,心中竟生出一份惭愧,“自己作为男孩,怎么能输给姐姐。”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褚英开始效仿心目中的英雄,父亲努尔哈赤。
1598年,19岁的褚英第 一次接到父亲命令,带兵出征,攻打叶赫所属安楚拉库。
褚英在这场战役中一战成名。他灵活用兵,迅速攻下了安楚拉库、内河的20多处屯寨,并掠获人畜10000有余。
努尔哈赤得知后,非常高兴,立即封他为洪巴图鲁,晋封贝勒。
(《清史稿·列传三·诸王二·太祖诸子一》:岁戊戌,太祖命伐安楚拉库路,取屯寨二十以归。赐号洪巴图鲁,封贝勒。)
自此,褚英成为努尔哈赤的一员猛将,并跟随父亲一起夺取天下。
一次,蜚悠城主策穆特黑臣服努尔哈赤,但他提出一个请求,“请派兵将我的家人和族人接过来。”
努尔哈赤欣然应允,并派弟弟舒尔哈齐、褚英和代善带领3000兵马办理办理此事。可在路上,他们却遇到了奇怪的事。
一天夜里,军旗上突然闪出一道白光,照亮大地。士兵吓得赶紧将军旗放下,白光立即消失。当他又举起军旗时,白光再次出现。
舒尔哈齐颤抖地说,“这是凶兆,我们应该马上撤军。”褚英和代善却都反对。于是,他们率领士兵畅通无阻地到达了蜚悠城。
但在他们返回的路上,却遭遇了乌拉兵的阻拦。对方的人数要比这边多3倍。舒尔哈齐主张按兵不动,但褚英却说,“乌拉首领布占泰曾是我们的俘虏,有父亲的威名庇护,我们能抓得了他1次,也能抓得了他2次,这点兵不算什么。”
一时间,军心大振。褚英和代善分别率领500人,分2路夹击乌拉军。褚英一入战场,瞬间把控全场,一路挥剑而下,无人能敌。
这一战,以褚英方斩杀乌拉兵3000多人,获马5000匹,甲3000副,乌拉大将博克多被斩杀画上了句号。
努尔哈赤对儿子褚英的表现异常欣慰,赐以“阿尔哈图图门”尊号,阿尔哈图图门是满语足智多谋的意思。
凭借着赫赫战功及英勇的表现,29岁的褚英,被授命执掌国政。
但褚英年轻气盛,考虑问题不周全,还心胸狭隘,操之过急,对好多事情独断专行,处事不公,因此遭到了“四贝勒”和“五大臣”的不满。
一天,他召集五大臣,并威胁他们,“谁要是和我作对,等我继位后,定杀不赦。”
然后,他又把兄弟们聚在一起,“如果你们不听我的,等父皇过世,我就撤掉你们的封号,收回你们的财产。要是敢反抗我,等我继位后必诛之。”
这下,本来就看他不顺眼的“四贝勒”和“五大臣”直接被激怒了,两方竟联合起来,告发褚英谋朝篡位。
努尔哈赤很是生气,他收回了褚英的掌政之权,并将分配给他的财物,平均分给了褚英的兄弟们,而且也不派他出征了。
可这一举动,非但没让褚英反思自己的过错,还激发了他的仇恨心理。他开始恨父皇,甚至结党营私,伺机报复。
然而接下来,褚英却做了一件蠢事,而且事情很快就败露了。而告发者竟是,向他发誓同生共死的人。
一次,努尔哈赤出征在外,又将褚英留在城中。于是褚英带着4个仆人来到了一处角落,他让这4人发誓,接下来的事不能说出去。4人当场发誓,“愿与您同生共死。”
然后,他竟焚香诅咒出征之人,还扬言,“希望出征之师被击败。如果被击败,我就不让父亲和弟弟们进城。”
而当时在场的4个仆人,1个选择了自尽,另外3个则成了此事的告发者。
努尔哈赤震怒,命人将褚英幽禁起来。2年后,他去看望,可褚英仍不思悔改,努尔哈赤失望至极,下令将其处死。
(《清史稿·列传三·诸王二·太祖诸子一》:褚英意不自得,焚表告天自诉,乃坐咀咒,幽禁,是岁癸丑。)
本来精心培养的继承人,就这样死在了自己的手中,努尔哈赤应该挺伤心的吧。
纵观褚英的一生,如果他不是骄傲自大、刚愎自用,就凭着他战功赫赫、英勇无畏,这皇位应该能妥妥地握在手中。
可惜,他终究还是没有皇太极那份心机。皇太极虽然野心勃勃,但隐藏得很好,至少表面看起来很谦虚,然后他步步为营,将权力收拢到自己手中。
只能说,褚英的军事才能,可惜了。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