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倾巢出动,钻地弹使劲用,胡塞还能反击,美军真成了纸老虎?

科大烽火 2025-04-12 17:47:22

美军在迭戈加西亚基地集结B-2隐形战略轰炸机和大量支援飞机的答案终于来了,那就是对也门胡塞武装实施空袭。当地时间4月8日夜间到9日凌晨,美军对也门首都萨那以东的努库姆山进行了10次空袭,可能是因为美军认为这座山内部或地下有胡塞武装的地下军事基地,但效果似乎差强人意。从当地媒体公布的现场照来看,山体本身并没有遭到多严重的破坏,倒是山顶的文物古迹卡什拉城堡被炸塌了。

(跑了半个地球,把人家的文物给炸了)

也就是说,美军耗时半个多月,B-2战略轰炸机倾巢出动,用上了钻地弹仍未对胡塞武装造成有效杀伤。如果再算上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AGM-154滑翔制导炸弹和其他巡航导弹等精确制导武器,如此大费周章的唯一成果可能就是把人家好几百年的文物给炸了......这下,美军是不是真的成了纸老虎?

实际情况可能远比“出动B-2扔钻地弹炸文物”更严重,根据《纽约时报》4月初的报道,从3月中旬开始的“狂野骑士”空袭行动,在大约三周的时间里已经花掉超过10亿美元,除了2亿美元的弹药,“杜鲁门”号和“卡尔·文森”号两个航母打击群,部署在沙特、阿联酋、以色列等国的“爱国者”和“萨德”防空反导系统,战斗机和舰载机中队,以及B-2的出动和维护都在快速消耗资金。

(努库姆山位于萨那东郊,可以俯瞰整座城市,战略价值明显)

而这一切换来的是什么?尽管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加巴德声称“击毙数名胡塞武装高层”,但在闭门简报会上,美国国防部承认摧毁胡塞武装地下弹药储存设施的行动“仅取得有限成效”。原因是胡塞武装可能已经加固了掩体,不但让美军兴师动众的空袭行动难以取得实际进展,也无法遏止胡塞武装对红海和亚丁湾商船的袭击。

不过出动B-2战略轰炸机却没有取得什么战果也不是头一次了,2024年10月美军首次动用B-2空袭胡塞武装,目标也是努库姆山脚下的导弹储存仓库。根据萨那当地居民的描述,努库姆山的“爆炸是前所未有的,看上去像地震一样”来看,当时美军应该确实摧毁了胡塞武装的弹药库,却没能遏止其行动。

胡塞武装对以色列和中东美军的袭击只过了不长时间就恢复了,足以证明胡塞武装也会狡兔三窟,导弹存储设施远远不止一两个。

(美军在迭戈加西亚集结了至少6架B-2,是几乎全部能出动的)

还有更严重的问题吗?当然也有。如果B-2和钻地弹的组合连胡塞武装这种小虾米都对付不了,又哪来的理由相信可以有效打击埋得更深、防御更严密的伊朗地下核设施?如果不能,那么特朗普政府对伊朗的极限施压就成了虚张声势,进一步也许连如今正在挥舞的关税大棒,也会被质疑不过是个空壳子。

不过这些比起下面这个问题,应该都不算什么,那就是B-2本身。B-2的设计目标,是希望美国空军可以有一种大航程、大载荷的隐形飞机,在核战爆发前夕深入西伯利亚纵深腹地,猎杀在那些针叶林中隐匿的苏联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发射车和发射井。

考虑到这任务要求完全隐形,所以B-2的主要武器是各种自身没有或只有有限航程的精确制导炸弹,目的就是将B-2暴露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投掷GBU-57/B重型钻地弹的B-2)

冷战结束后,尽管理论上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已经不存在了,但B-2依靠可怕的隐形能力,依然让全世界都如芒在背,就算是“黑鸟”这种超高速飞机也有被击落的可能,但如果连找都找不到飞机在哪里,该怎么防?

然而经过也门这一战,B-2被证明没那么可怕,毕竟连胡塞武装这种民兵武装组织如果都能用“深挖洞”的原始方式抵消其威胁,那么拥有更多资源调动能力的主权国家自然有更多的办法对付B-2。

而且,如今中俄等大国都在发展多种多样的反隐形技术,除了UHF和VHF波段雷达外,光电/红外探测、无源雷达探测或添加人工智能辅助识别等等,都是前景不错的反隐形技术。此外,去年10月《南华早报》报道称中国科学家开发了“北斗”导航系统信号反隐形技术,看起来利用多维度、多方向的反隐形技术,不但B-2的威胁已大幅降低,连钻地弹也没有以前那么吓人了。

(美国已经部分失去航空方面的优势,只能在导弹上找补了)

现在来看,也许真正能够对中国造成威胁的,还是美军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这两个领域是目前美军为数不多仍占据优势的方向,可以猜测在黔驴技穷之际,未来美军有很大概率会首选这两种武器做文章。今天的美军确实有拉胯之处,但咱们还是需要警惕起来了。

0 阅读:0

科大烽火

简介:欢迎科大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