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口服降糖药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面对众多的口服降糖药,如何选择适合的药物是医生和患者共同面临的挑战。
一、口服降糖药种类目前临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有7类。
l 双胍类:可增加葡萄糖利用和胰岛素敏感性。
l 磺酰脲类: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
l 格列奈类:可模拟胰岛素的生理分泌。
l 噻唑烷二酮类:可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l α-糖苷酶抑制剂:可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l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可降低肠促胰岛激素的失活速率,增高其血液浓度。
l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通过抑制SGLT-2活性,减少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
二、不同口服降糖药的适用人群及代表药物
双胍类:适用于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超重患者。代表药物:二甲双胍。
磺酰脲类:适用于胰岛功能尚存的患者,但易发生低血糖。代表药物:格列喹酮、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美脲等。
格列奈类:适用于餐后血糖高的患者。代表药物: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噻唑烷二酮类:适用于胰岛素抵抗明显的患者。代表药物: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α-糖苷酶抑制剂: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食的患者。代表药物:阿卡波糖。
DPP-4抑制剂:适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代表药物: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
SGLT-2抑制剂:适用于饮食和运动不能使血糖得到满意控制或二甲双胍不耐受的患者。代表药物:达格列净、恩格列净。
三、不同口服降糖药的优缺点1.双胍类
优点:二甲双胍除了能有效降糖以外,还可降低体重、血压及血脂,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可显著改善长期预后,是超重或肥胖糖尿病患者的首选。安全性好,单独应用不会引起低血糖。价格便宜,性价比高。
缺点:胃肠道反应多见,长期应用可能会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心力衰竭缺氧、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忌用,以防发生乳酸酸中毒。
2.磺酰脲类
优点:疗效突出、价格便宜,是2型糖尿病一线用药,对心血管无不良影响,没有癌症风险。
缺点:容易发生低血糖及体重增加,个别患者会出现皮肤过敏反应、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继发性失效。对老年人和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建议服用短效、经胆道排泄的磺脲类药物,如格列喹酮。
3.格列奈类
优点:突出优点是可以模拟餐时胰岛素生理性分泌,有效降低餐后高血糖而且不容易发生低血糖,对体重影响小,被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可与其他各类口服降糖药物及基础胰岛素联合使用。
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仍可使用。
餐时即服,方便灵活,患者依从性好,对于进餐不规律者或老年患者更适用。磺脲类药物失效时,改用格列奈类仍可有效。
缺点:价格较高,使用不当会引起低血糖。
4.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
优点:不刺激胰岛素分泌,而是通过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发挥降糖作用。这类药物适用2型糖尿病、糖耐量减低及有代谢综合征,可与双胍类、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合用可进一步改善血糖控制。单独使用不会引起低血糖。
缺点:增加心力衰竭风险,心功能3级以上禁用。65岁以上老年患者慎用本品。起效较慢,可导致水钠潴留,引起水肿及体重稍增,膀胱癌患者、有膀胱癌病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吡格列酮。
5.a-糖苷酶抑制剂
优点:降糖效果肯定,主要在肠道局部作用,仅2%吸收入血,肝肾等全身不良反应少,不增加体重或能减轻体重,单用本药不引起低血糖,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适合于老年糖尿病人和伴有肾功能损害患者。
同时也是目前国内外唯一具有糖耐量异常(餐后血糖2小时血糖处于7.8~11.0 mmol/L)治疗适应证的降糖药。
缺点:由于本类药物阻碍碳水化合物在肠道的分解和吸收,使之滞留时间延长,因而导致细菌酵解产气增加。部分患者初用时有腹胀、排气增多等胃肠道反应。胃肠功能紊乱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禁用。
注意与其他降糖药联用可引起低血糖,且一旦发生,应使用葡萄糖纠正,进食淀粉类食物无效。
6.DPP-4抑制剂
优点:增加内源性GLP-1水平,同时改善胰岛α和β细胞功能,具有降糖疗效确切、低血糖风险小、不增加体重、无胃肠道反应,安全性及耐受性高等优点。
口服给药,1次/d,患者依从性好。
缺点:DPP-4是一种多效酶,其抑制剂具有延长生长素释放激素、神经肽Y和P物质等激素的作用,可能产生神经源性炎症、血压升高、促发免疫反应等不良反应。价格较贵,在我国暂未进入医保。
7.SGLT-2抑制剂
优点:SGLT-2抑制剂极少发生低血糖,并对改善体重和血压有益处。口服片剂,1次/d,依从性好。
缺点:可能与鼻咽炎、真菌感染以及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有关,长期用药的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选择合适的口服降糖药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至关重要。医生应综合考虑患者的血糖情况、胰岛功能、体重、合并症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也要保持好的依从性,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共同为降糖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