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偃师佛光村有这样一位老人,他45年无怨无悔地守护着13名无名抗日烈士墓。2013年临终时,他将子孙召集到一起,请人将“抗日十三无名烈士”写进了自家族谱,将守护陵园的重任托付给了自家的儿子,这位老人就是裴麦闹。
1944年口孜保卫战之后,日军为了切断八路军各部队之间的联系,在佛光峪等地设立据点。佛光峪位于三县交界处,战略位置十分关键,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王诚汉率领部队发起佛光峪战斗。
由于日军的主要据点在佛光峪大庙,因此突击班选择先突袭大庙。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吓得抱头鼠算,毫无还手之力,没过多久就全部被歼。正在部队要扩大战果的时候,远处传来激烈的枪声,原来日军为了防止偷袭,天黑之后只在大庙留下少数兵力,大部分都偷偷躲在村外。
眼看着部队即将被包围,王诚汉立刻命令部队撤出,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为了节约弹药,指战员们基本只用石头打,用刺刀拼,硬是将敌人挡在阵地前整整一天。
天亮之后,许多老百姓跑来支援,其中就有裴麦闹。战斗结束后,裴麦闹亲眼看着13名在战斗中牺牲的无名战士,被一字排开掩埋在佛光村东北角的半山坡上。新中国成立后,民政部门不断查证这13名烈士的身份,但都无果。
1968年,由于多年无人看管,13位无名烈士的墓地一片荒芜。曾经当过六年多民兵营长的裴麦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老农会主席的支持下,裴麦闹承担起了看护墓地的重任。
最开始的几年,裴麦闹就是给烈士墓添添土、除除草,驱赶一下墓地附近的牛羊。从1976年开始,裴麦闹决定在烈士墓周围种植花草树木。为了种植柏树,裴麦闹需要在头天夜里挖树坑,第二天一早步行十多公里,翻越三座小山,背回十七八棵树苗当天栽种,第三天再挑着水浇树苗。
裴麦闹就这样日复一日守护着烈士墓。改革开放后,村里人不少都外出经商,也有亲友邀请裴麦闹一起,但裴麦闹选择了留守,他当时心里就一个想法,就是照看好这些革命先烈。
为了给烈士们立碑盘墓,裴麦闹多年来一直过着清苦的日子,一日三餐只吃窝头、玉米面粥,有的时候干活累了,就用石头垒个小锅灶,煮些野菜、嫩树叶凑合一顿。
靠着日拱一卒的坚持,裴麦闹一个人修起了千余平方米的烈士陵园。1996年,偃师市为无名烈士墓立碑,并将这处墓园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附近的中小学生和机关干部职工,都会到这里祭扫烈士墓。
2009年清明节前夕,皮定钧的女儿专程赶到佛光村,祭奠这13位无名烈士,并看望裴麦闹。
2013年,身体一向硬朗的裴麦闹忽然感觉呼吸困难,医生诊断其为心力衰竭。裴麦闹去世之后,裴麦闹的儿子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经常会去陵园看看,打扫打扫。
就像自己的父亲一样,裴麦闹的儿子也默默守护了无名烈士墓十多年时间。至于自己要干到什么时候,裴麦闹的儿子表示自己要干到干不动为止,然后交给自己的三个孩子继续守护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