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关大捷后蒋介石最初不敢相信,确认后在电文中呼朱德为兄

史海撷英 2024-09-25 10:26:06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为了配合国民党第二战区的作战计划,在平型关成功拦截了日军的猛烈攻势,并打乱了敌军在华北的进攻计划。史称——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的地理位置极其特殊,它处于山西繁寺和灵丘的交界处,关内通行的道路只有一条,由东北向西南延伸。而且它不同于往常的道路,它是一条狭长的沟壑,全程有十多里,沟底最窄的地方只能够通过一辆汽车。相当于是一条单行线,而南北两岸则是比较平坦的山地,如果在这里能打一场伏击战是再合适不过了。

研究完地形之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9月25日,前线的战士们趁着夜色前行,不巧的是那一天暴雨倾盆,可怜的八路军士兵们没有雨衣,也没有斗笠,就穿着单薄的破衣裳,淋着大雨走在山间小路和泥泞的山沟道中。他们整整步行了16km,才在天亮之前抵达了乔沟。

在他们埋伏好之后,早上大概7:00左右敌军出现了,他们开着100多辆汽车悄悄进入了他们早就设好的伏击圈当中。在他们队伍后面的是一支携带着被子、衣服、粮食等后勤物资的,一个长达200多辆卡车组成的运输部队。

日军走的速度并不快,因为路比较窄,阵线拉的很长。半个小时才完全进入到我们伏击地。紧接着一声枪响过后,日军想象不到在5km的路段上居然同时爆发起了战争。这让原本松懈的他们措手不及,一些车上的日军甚至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一命呜呼。

日军太过于骄傲自满导致了他们掉以轻心,毕竟日军入侵中国以来他们还没有吃过一场败仗。在他们的经验里面,他们认为中国无论是东北军、西北军,甚至是中央军都只会坐以待毙的等着他们入侵之后防守,而不是主动进攻。所以他们的部队防范心都并没有很强,也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在平型关遭遇到埋伏。

当他们的指挥官新庄淳中佐在第一时间就被精准击毙之后,日军像无头苍蝇一样各自为战,更没有办法形成有力的反攻。当时大车队的指挥官也在战斗开始不久就被八路军所击毙,这导致他们的军心涣散。

随着所有的武器一起对准山谷当中的敌人,无论是枪响声还是喊杀声都震耳欲聋,在毫无防范的情况下,日军被打得人仰马翻,乱作一团。

短暂的混乱之后,他们又开始不断进行反击,毕竟他们的军事力量很强,他们依靠着汽车等掩体开始不断进行扫射和反击。

好在林彪选的这个伏击地点对我们有先天的优势。就算反击日军也只能够依托汽车和卡车就地进行防御,难以冲锋,他们的部队完全被压制在公路上动弹不得。

当时我们的部队和日军在装备上有着很明显的差别,随着战斗时间的加长,我军战斗的缺陷也被暴露出来。我们武器不集中,射程比较短,而且弹药也不能够持续的补给。所以为了避免后续日军拖延时间,林彪和聂荣臻立马决定发起冲锋。

在冲锋号角的声音当中,八路军战士们冲到前线和敌军开始了近距离的肉搏,这场战斗进行得极其惨烈。

日军当时还想保住他们的汽车队和物资。毕竟两百辆的汽车对于他们来说还是相当重要的。但是他们完全低估了中国军人想要赶他们出去的决心。

当中午的太阳高高挂在天空,八路军的战士冲上了公路,与日军展开最后的拼杀。

这些八路军战士大部分是走过长征的老兵,他们参加过的战役没有上百场,也有几十场。虽然他们的身体没有日本年轻士兵那样强壮,但是他们的经验老到,技术也不差,就算没有弹药,他们赤身肉搏的能力也很高。

当时很多八路军的小战士都是第一次与日本军作战,于是把他们当普通的战俘,还有卫生兵给投降的敌人处理伤口,没想到却被伤兵用刺刀捅死。还有的日本兵在自杀前拉响手榴弹与八路军战士同归于尽,直到下午1点多,这场战斗才结束。长达六个小时的激烈厮杀后,公路上到处都是燃烧的汽车和日军的尸体,最终日军的两支运输队伍都被围剿。

平型关战役形势图

这场战役迎来的炮弹极大的减轻了平型关守军的压力,更给日军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当时有报道称缴获的军大衣可以够得上115师人手一件。但这场战役虽然带来了胜利,也给我们带来了很严重的损失,无数鲜活的生命在这场战役当中凋零。

在这场战役当中我们占据了很多先天有力的条件,比如说地理环境的优势,使得我们的伏击战役可以开展得的相当顺利。再加上敌人有轻敌的心理,使得他们没有防备心,轻易就被伏击成功。八路军当时有1.2万的兵力,而敌人只有4000多人,我们的兵力几乎是对方的三倍,能获胜也是情有可原。再加上日军参战的只是负责运输的二线部队,虽然他们训练有素,但是武器装备并不算当时日本最先进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来看,我军胜利还是占据了大部分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而且在这样看似对我们有利的条件下,我们也死伤超过600多人,可见当时的战场还是相当残酷的。

现今每当回想起当时惨烈的战况和我军的英勇抗敌,都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然而对当时的国民政府来说,当前线的胜利消息传来之时,蒋介石竟然完全不信,甚至对发来喜报的朱德总司令阴阳怪气。蒋介石政府不但对八路军获得的胜利不予相信,甚至对自己的部下阎锡山发来的胜利战报也将信将疑。最终,还是在多方的证实下,蒋介石才认可了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的巨大胜利,并对朱德总司令亲切地改称为玉阶兄以示尊敬。

这不禁让人心生疑窦,蒋介石对于平型关战役取得胜利的态度为何在短短几日里经历了一波三折的转变?这其中到底藏匿了怎样的隐情,下面就从平型关取得胜利后的几份电报中进行抽丝剥茧,尝试从历史的客观立场来剖析蒋介石这一表里不一的行为。

这一切都要从平型关战役结束当日傍晚阎锡山发给蒋介石的第一份电报说起。

“阎老西”的如意算盘

作为第二战区的总司令官,阎锡山在获悉八路军在平型关一役中获胜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拟好了电报,并报送给后方的蒋介石:“有日拂晓,我出击部队正前进之际,敌军主力向我团城口河北高军阵地猛攻,经我郭师迎头痛击,激战至午,将敌右翼击溃。”

阎锡山

这看似是高效率的战情速报,实际上阎锡山在电报上藏了猫腻。电报中所说的“团城口高军”,即指国民党将领高桂滋所率领的第84师所驻扎的团城口阵地,“郭师”指的是郭宗汾所率领的国民党第二预备军。

这下就十分明显了,在阎锡山所报送的平型关捷报中,将全部功劳都归结于自己的国民党军部,也就是说得益于阎锡山的英明指挥。而对于实际战斗中的主力八路军115师,却只是寥寥几笔。这样的春秋笔法对于阎锡山这个在过去二十多年里长期盘踞于西北政坛的老油条来说,简直是家常便饭。

当然,这样明显的邀功行为自然是欺骗不了蒋介石。不过对于蒋介石来说,他非但不相信阎锡山在平型关战役中的“英明指挥”,更为重要的是,蒋介石压根不相信这次战斗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在蒋介石的刻板印象中,无论是阎锡山还是八路军,都不具备在这样的会战中能够快速取得胜利的能力。

阎锡山方面,蒋介石对于其太过了解,这个自称是在“蒋、共、日三个鸡蛋上跳舞”的阎老西,是绝不会有这样的作战谋略和魄力的。而对于加入第二战区不久的八路军,蒋介石深切地清楚这支农民军队的装备之差,是绝不可能在正面战场上战胜素有“钢军”之称的板垣师团的。

在蒋介石看来,这不过是八路军一贯爱用的夸大战功的手法,而阎锡山这一次不但没有将其看穿,还邀功心切地配合着欺骗自己,真是蠢得要命。所以,对于阎锡山的这份快马加鞭的战报,蒋介石甚至没有想要回复的意愿。

蒋瑞元

毕竟在联合抗日之前,蒋、阎二人之间的矛盾与权力斗争也是举世皆知,所以尽管这次委任阎锡山为第二战区的总司令官,但是蒋介石对其并未寄予厚望。

“阎锡山,阎老西,他不守自己的老地盘谁来守?”

蒋介石对于阎锡山的成见从他对待这第一份电报的态度中可见一斑。

“准嫡系”的葫芦药

发给蒋介石的第二份战情速递是来自其准嫡系李仙洲,而这份电报仅比阎锡山的迟来不到两个小时。

李仙洲作为黄埔军校一期学员,虽然是蒋介石的直属门生,但是由于其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刚升任师长,率部进入山西之后尚未建功,这也正是这位“准嫡系”急于向蒋介石通风报信的主要原因。

然而,和李品仙并称国民党“二仙”之一的李仙洲,此时还是一个嫉贤妒能、一心邀功的狭隘小人。

在这封发给蒋介石的电报中,李仙洲对于八路军115师的贡献只字不提,更没有提及当日发生的平型关胜利:“此间作战不利原因:一是指挥官能力薄弱,二是指挥不统一,三是上下欠联络,四是友军互不信任,各不相救。”

李守瀛

这份十分及时的前线电报,全篇都充斥着李仙洲对于阎锡山的不满与抱怨。

这样的“人前配合、人后告状”在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比比皆是,尤其是新锐蒋介石嫡系与阎锡山这样的老牌军阀将领之间的明争暗斗,在整个太原会战过程中都是频频发生。这也或许正是国民党军队内部无法形成合力,最终导致了内战失败而逃离大陆的重要原因。

那么,蒋介石是否相信这样一份只字不提战斗获胜、满篇都是对阎锡山的刁难告状的前线情报呢?蒋介石十分相信这位“准嫡系”将领,在他看来,无论李仙洲说的是真是假,最起码李仙洲不会害他、更不会和他唱反调。

一个党派的领导者在思考问题时总是以个人的利益是否受到损害为前提,那么这个党派从上到下,都将陷入腐朽的泥淖。

而李仙洲之所以这样置平型关胜利事实于不顾,一心致力于抹黑阎锡山,其目的也无非就是想要提升自己在蒋介石心中的地位,进而觊觎阎锡山在第二战区的权力。

简而言之,李仙洲之流名义上是国军的中流砥柱,但是其言行的根本还是为了争权夺利、丰满自己的政治羽翼,而没有丝毫的家国情怀。

蒋瑞元

这样两封内容相悖的电报自然让蒋介石有些将信将疑,但是随着第二天一早八路军朱德元帅发来的密电如期而至,蒋介石反而陷入了怀疑的误区。

八路军的平型关捷报

“至二十四时止,将平型关以北东跑池等多个阵地完全攻占,计已缴获汽车六十余辆、小摩托车三辆、大炮一门、炮弹两千余发。”

在朱德总司令的电报中,不但如实报告了战斗的进程,还将缴获的物资与歼敌数量进行了详细地汇报。

然而蒋介石对这样一封来自战斗前线的“真材实料”竟然选择了置若罔闻,面对着这接踵而至的三则电报,蒋介石既不相信阎锡山,更不愿相信八路军。他唯一信赖的信息来源,只有自己的准嫡系李仙洲。

这样的行为如今看来的确荒唐,但是置身于蒋介石的处境,也的确是符合其行为处事的作风。

蒋介石并非不愿意八路军打胜仗,因为在他眼里,无论是八路军还是晋绥军,只要是能打败日本人,都是他蒋介石指挥作战的功劳。只不过自“七・七事变”以来,无论是平津抗战的29路军,还是在淞沪会战中的上百万精锐部队,都没能抵挡住日军的侵略。而此刻让他相信刚加入第二战区不久的、武器装备低劣的八路军竟然获得了大规模的胜利,这在蒋介石的潜意识中,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服自己相信的。

蒋瑞元

既然不相信,那就要提出领导者的质疑。于是,在给朱德总司令的回电中,蒋介石充分发挥了他“舞文弄墨”的功底:“朱总司令、彭副总司令:漾亥电悉。部署周详、至深嘉尚,希奋勉杀贼,以完成民族革命之大业为盼。”

其中的“漾亥电”是指三天前朱总司令发来的报告八路军部署情况的密电,言下之意,蒋介石的这份回电,主要是针对三天前的部署情况予以肯定,对当日凌晨发来的平型关大捷密电竟然只字不提。

这份电报无非就是在敲打朱总司令和彭副总司令,让八路军不要得意忘形,更不要谎报战功,要一切都听从国民党第二战区总司令的安排。

然而,令蒋介石措手不及的是,他的这份给朱总司令的回电刚刚发出,他派往平型关的战地“监军”便发来了战情实况的报告

这位国民党军的“监军”叫介景和,尽管他的驻军身份并不招人待见,但是其本人却是一个履职负责、实话实说的称职参谋。介景和在这封看起来有些“迟到”的密电中,详细地介绍了昨天发生的平型关战役的前情后果,并将八路军115师在战斗中的突出表现进行了如实汇报。

尽管如此,对于已经发出回电的蒋介石来说,仍然执迷不悟,不愿相信八路军可以在前线取得如此大的战功,相反,他认为前线的“监军”也被共产党的宣传洗了脑。直到蒋介石位于第一战区的嫡系将领徐永昌、林蔚先后在9月28日向他发来电报,电报中证实八路军的115师确实在平型关战役中取得了大规模的胜利,并明确指出日军的坂垣师团被打得节节败退。

除此之外,徐永昌在密电中还指出其亲眼见到在八路军115师缴获的日军物资中,有一份挂在日军第21旅团指挥部的日军作战地图。

蒋介石这才幡然醒悟、接受现实,并立刻发挥了他作为“战斗总指挥”的作用,向八路军朱德总司令致以贺电:“朱总司令、彭副总司令勋鉴:寝寅电悉。有日一战,歼寇如麻,足证官兵用命,指挥得宜。捷报南来,良深嘉慰。”

迟来的“贺电”

这份针对朱德总司令最新战情汇报的回电,可谓是调转了一百八十度的口吻。

电报中不但肯定了八路军115师所作出的贡献,更是褒扬了朱德总司令的指挥得当,可谓是对前一份阴阳怪气的电报的全面否定。而这似乎还不足以表达蒋介石的嘉奖之心,其随后又分别给朱德总司令发送了几份密电,电报内容尽是溢美之辞,甚至还一改之前的“朱总司令”的上下级称呼:“朱总司令玉阶兄:电悉,接诵捷报,无任欣慰,着即传谕嘉奖。”“朱总司令玉阶兄:贵部林师及张旅,建奇功,强寇迭遭重创,深堪嘉慰。”“朱总司令玉阶兄:贵部忠勇之气,益害敌胆,特电驰贺,续候佳音!”这里的“林师”自然是林彪的115师,“张旅”则是三五八旅。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第2军团和红军第28军在陕西省富平县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卢冬生任旅长,但未到职,旋由张宗逊任代旅长、旅长。

从之前的玩弄文字游戏,到如今接二连三的称兄道弟,蒋介石的“变脸”把戏属实是有些令人不齿。

平型关战役的意义可谓是非凡的,虽然说论规模,并不是特别大的一场战役。但是对于我国上下军民来说,这都是一场极具鼓舞性的战争。由于战术得当,打破了当时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同时让我们中国将士的士气得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鼓舞和提升,就连人民也在当时对于日本的畏惧减弱了很多,八路军将士在老百姓的心里留下一个非常美好的印象。

如果没有这样一场精心策划的平型关大捷,其实就不会有后来抗日战争那么多的胜利,以及我国全国上下,军民同心,一起抗拒日本鬼子的勇气。这样的一场战役值得在史册上留名,同时也值得今人传诵。

0 阅读:83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