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人的童年都有过印象深刻的记忆,或者一生都无法忘记的奇异感受。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只有童年才会有的奇异感,仿佛是只针对童年发的专享福利,长大后再也无法重遇。
如果回忆对比的话,会不由地觉得,大人的世界并没有童年时的丰富多彩,生动真实;长大后对周围世界的体验,似乎也没有童年时那样的细微特别。
据研究者调研资料显示,大多数儿童(2~4岁居多)能看到与大人完全不同的世界:有的儿童可看到多维空间,比如3.5维空间(有量子研究者指出,3.5维空间是精神意识穿梭往返三、四维空间时偶尔停留歇脚的“临时驿站”,很多梦境的形成即在3.5维空间);有的可看到更多的色彩,对光的频率接收能力远超成年人;有的有很强烈的第六感或超感官知觉;还有的可看到平行世界里的生命。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仿佛周围的世界正在一点点地关闭,多维空间变成了三维空间,可见光范围缩小了,第六感几乎消失了,平行世界里的景象变成了爱丽丝梦游仙境般似梦非梦的记忆。当整个世界都关闭的时候,生命也走到了终点,一生的旅程也就结束了。
难道我们一生中的黄金点不是成年后,而是在童年?难道人一出生,就在走下坡路?是谁在一点点地关闭我们的世界?探索科学,探索宇宙,水木长龙与您继续我们的探索之旅。
生命科学家研究发现,我们很可能存在两套生命系统——一套是物质世界的生命系统,存在于三维空间(四维时空);一套是精神意识世界的生命系统,存在于高维空间。
两套生命系统相辅相成,处于量子纠缠态。为什么很多儿童能看到与大人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生命研究者给出的解释是:
一个健康正常的生命体,两套生命系统会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即物质生命系统与精神意识生命系统会彼此协调平衡,共同成长。
如果生命天平出现倾斜会发生什么状况呢?
当物质生命系统强于精神意识生命系统,甚至远超于精神意识生命系统时,等于是物质生命正在将精神意识生命的位置给一点点地霸占,精神意识生命被排挤无法“自由呼吸、舒展”,那么该生命体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就会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症状。
当精神意识生命系统强于物质生命系统,甚至远超于物质生命系统时,等于是精神意识生命正在将物质生命的位置给一点点地霸占,物质生命无法得到应有的“发展空间”,便无法承载起精神意识生命的入驻,该生命体就会呈现出消瘦羸弱,体孱多病。所以生病的时候,医生总是告诉病人“不要多想,好好休息”,目的就是为了让物质生命系统赶紧恢复到健康正常状态。
如果一出生精神意识生命系统就强于物质生命系统,可能会成为天才,但物质生命系统过于弱于精神意识生命系统,又会导致夭折,英年早逝,“天妒英才”有时候即与此有关。反之,一出生物质生命系统远强于精神意识生命系统的话,往往会出现头脑思维缓于常人的现象。
也有天生两者皆弱的,往往会导致夭折早逝;反之,皆强者,大多有可能成为世界精英人物。
当生命弥留之际,大多数都会突然出现头脑从未有过的清晰,像播放电影似的,能快速连贯地回忆一生中的点点滴滴,甚至可以看到另一个维度空间的存在,看到更加明亮的世界,整个精神世界一下子都豁然开朗了。
为什么会如此呢?正是因为物质生命已经走到了终点,基本上已经将所有的“空间位置”腾出来让给了精神意识生命系统,精神意识生命此时基本上不再受物质生命系统的任何约束,可以超越空间维度去追前溯后,甚至跨越时间的限制。当物质生命彻底终结后,精神意识生命也就彻底解放了,此时便会离开物质身体载体,回归到高维的精神意识本源空间。
物质生命系统与精神意识生命系统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在整个生命体发展的进程中,也是处于时时刻刻的量子纠缠态。生命系统的天平无论倾斜于哪一方,都会导致整个生命体出现不健康的症状,或体弱多病(生命天平倾向于精神意识生命系统时,或可造出脑袋异于常人的世界人物,比如霍金,罗斯福,乔治六世,维多利亚,贝多芬等,但却都有着不同的物质生命系统上的缺憾),或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生命天平倾向于物质生命系统时,比如汉初功臣樊哙,三国时的吕布,隋唐时的李元霸,宋朝时的李逵等)。
所以,儿童之所以能看到与大人不一样的多维多彩世界,正是因为儿童时期的物质生命系统比较脆弱,精神意识生命系统占着上风,自由活跃度比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物质身体的不断发育成长,物质生命系统逐渐增强,慢慢达到与精神意识生命系统平衡的状态并一并成长,儿童时期的“特异能力”也就随之渐渐消失了。由此可见,生命的黄金点并非是儿童时期,我们也并非在走下坡路。
释、道皆讲究“天人合一,身心合一”,不正是对两套生命系统平衡统一的一种阐释吗?那就让我们同时加强升级自己的两套生命系统,保持好它们的天平不倾斜,让自己在生命发展的进程中能一直拥有健康的体魄。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对水木的支持。
本篇文章「水木长龙」原创,转载标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