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借助天文望远镜向宇宙深入窥望,首先发现,宇宙的一部分结构与人的大脑很有相似吻合之处。人的大脑中有一种被称之为“网状系统”的结构,分布着丰富而又错综复杂的神经元,是管控人这台复杂“生物机器”整体协调运作的关键组成部分,是人感触认知这个庞然宏观世界的信息传导媒介,更是人的“意识”加工厂。天文学家发现,宇宙整体结构似乎也是以“网状系统”构建起来的。
宇宙的网状结构,从“普朗克”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宇宙全景图中可以分辨得出。宇宙全景图主要通过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绘制出来。天文学家分析,宇宙的网状结构,很可能就是宇宙的整体构造框架,是承载宇宙整体能量的载体,也是宇宙能量整体流动循环的管道。
如果仔细分析的话,会发现宇宙中的每个天体,都分布在宇宙能量网格线的交汇点处。也就是说,宇宙中所有的天体——无论行星,恒星,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等——无不通过“宇宙能量网格线”与其它天体彼此相连。由此可知,宇宙中所有的天体——无论大或小——都不是独立的,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的,连系线即为宇宙能量网格线。
人的大脑具有“意识”功能,能通过有意识或潜意识,对身体的整体功能进行协调,从而保证人体这台智能机器正常有规律地运转。而宇宙,又何尝不是呢?
抬头仰望星空,繁星满天,似乎毫无规律可循;用太空望远镜扫视苍穹,星系凌乱散布,仿佛互不关联。而这都只不过是我们局限的视界所看到的表象而已。实则,每个星体的位置,宇宙中每个星系的运作,无不遵循着有规律的章法。
试想,如果太阳系一颗行星的运行轨道,被通过某种外力作用而使其稍微偏离或靠近太阳一点的话,结果会怎样呢?有研究者给出的答案是:可能直接导致整个太阳系的销毁,还会波及影响到最近的恒星系。
由此可见,宇宙中天体的分布排列,必须在遵循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才能正常安稳地运转。
但有的时候,宇宙中的天体也会因某种外因而违触规则,偏离自己的运行轨道,这样情况会导致怎样的结果呢?
这时候,宇宙就会发挥类似人脑网状系统的功能——进行自动的自我调节修复,从而在最快的时间内让自己恢复到整体的协调状态。仿佛有意识而为之般。
尤其,科学家通过计算机建模进行宇宙演变模拟发现,无论赋予宇宙怎么的演变初始值,设置怎样的演变条件参数,宇宙在演变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不寻常事件,而导致的宇宙一时紊乱,最终都会被恢复还原为宇宙原先正常的状态。
这令天文研究者不由自主地思索到:难道宇宙真的有自我意识?是宇宙的自我意识在主导着宇宙内的一切发展变化?
研究者思索分析:如果宇宙真的有自己的意识,必然比人脑意识强大不知多少亿兆兆倍。根据量子力学里的最新理论观点(由几个著名量子实验呈现的怪异现象得出的推论,“水木长龙”量子文章多有提及详解),观察者的意识作用,可能才是宇宙万物形成和发展演变的关键。那么,我们进一步可以思考:是否宇宙就是一个有意识的生命体?宇宙的意识在控制着宇宙内部的一切?
如果以上分析推理正确,那么,不难推测:我们很可能活在宇宙成千上万亿个意识中的某一个里,也就说说宇宙意识创造出来的其中一个意愿或梦境里。这也就证明了为什么有研究者推测说“宇宙是幻象的呈现,现实不是真实的存在”。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对水木的支持。
本篇文章「水木长龙」原创,转载标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