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想要战胜中国只有一个办法,但这道鸿沟美国几十年都不敢跨越

刘灵萱丫 2025-04-24 13:31:35

中美关系的本质,是两个“重量级选手”在全球竞技赛场上的战略博弈。

在此期间,美国这个坐了七十余年“头把交椅”的老牌霸主,眼看着东方大国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

其中经济总量更是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全球第十,直接跃升至全球第二,如何能够甘心?

甚至如今在科技领域,东大的5G、人工智能AI等高精尖技术,已经成为全球行业的领跑者。

东大也快速从劳动力廉价的“世界工厂”,一跃转型为科技、军事现代化强国,美国还如何能坐得住,坐得稳?

也难怪华盛顿的战略精英们会长期如坐针毡,单方面将东大视为美国最强劲的“假想敌”。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逆袭之势如此盛大的东大,美国难道就没有一点能够克制的办法?

当然不是!

这不,不知从何时起,在美国智库圈就暗中流传着一个心照不宣的所谓共识,那就是:

想要遏制中国的崛起,只有使出军事手段最为立竿见影!

但不巧的是,虽然美国觉得能够战胜中国目前只有这一个办法,但这道鸿沟美国却几十年如一日不敢轻易跨越。

众所周知,在中、美各自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也不可避免地爆发过一些军事冲突。

而其中最关键的两次直接交锋,也算是教会了美国人如何在中国面前做人。

首先,如果提起二战后美国在军事上遭遇的最大失败,无疑非朝鲜战争莫属。

而对东大来说,这段历史就是大名鼎鼎的“抗美援朝”。

在此战中,美国不仅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也深刻地觉醒了自己对亚洲战场的战略预估能力。

这也是为何,这场战争不仅在战后重塑了,几乎整个东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更让美国在此期间吸取到不少的经验、教训。

并深刻影响着其时至今日还在延续的各种对外政策,尤其是对华政策。

对美国而言,当时只因在战争初期,严重低估了东大维护自己国家核心利益的决心,便贸然派出自己的士兵,悍然越过中朝边境的三八线。

结果就让美军一败涂地,没有尊严不说,代价也是相当地沉痛。

在当时,时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麦克阿瑟最初也只是认为,东大一再警告美军不得越线,不过是“虚张声势”,甚至自信扬言可以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

结果,他的傲慢不仅导致美军直接无视中国参战的可能性,肆意在中朝边境挑衅,惹怒中国。

更是在之后被中国志愿军光速从鸭绿江打退至三八线附近,颜面无存。

正如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雷德利所言:

这场爆发在中美之间的军事较量,完全就是美国在“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同错误的敌人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而此战过后,中国军民灵活的战术和钢铁的意志,也给美军带来了不小的震撼,让他们至今都在军事上对中国格外忌惮。

按照他们之前参战的退伍老兵们回忆:“中国军队在战斗中所展现出的纪律之严和忍耐力之高,无论用什么标准衡量都是非凡出众的”。

因此,此战后,美国基本不敢在军事领域真正触碰中国的“红线”。

而东大以此营造的地缘威慑和中国“红线”不可逾越性,也深刻地影响了全世界。

这也是为何在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后,美国即便又在越南发动了战争,却还在战争中严格遵守中国划定的北纬17度线,丝毫不敢逾越。

除此之外,因为抗美援越和抗美援朝基本上同一个性质,所以在这里我们先跳过不谈。

而着重谈一下1965年在海南岛上空,中美之间的又一次正面较量。

当时时值1965年4月9日,美军一架F4B战机在没有得到我国任何许可的情况下,悍然侵入了我国海南岛领空。

见状,毛主席一点都不惯着他们,直接下达了“坚决打下来”的战斗命令。

最终,在这场被西方称之为“鬼怪式溃败”的空战中,驾驶歼5战机的我空军谷德合中队,用落后美军战机至少一代的低性能飞机,迫使美军误射导弹。

成功将美方自己的另架战机击落,闹出了一个世纪笑话。

而事后更令美国五角大楼震惊的是,在此后的五年间,中国海军航空兵又陆续以9:0的战损比,接连击落了5架美军先进侦察机。

最终,这场持续六年之久的“南海猫鼠游戏”,还是以美军的战败落下帷幕。

而这些案例,也让美国再次意识到,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在当下或者将来,美军战胜中国军队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

甚至在中国近海,美空军连用引以为傲的战机技术代差,都无法战胜中国,那美国还能在什么方面和中国硬碰硬?

更重要的是,美军的这种对中国军队威慑失效的阴影,截至如今的2025年也依旧在不断显现。

这不,在不久前中美台海博弈中,当美军的杜鲁门号航母群试探着逼近我国沿海海峡时,解放军立马就同步官宣了歼20B隐形战机,直接换装涡扇-15发动机的消息。

以此为基础,我军新配置下的歼20B隐形战机,其最快1.8马赫超速巡航能力,已经可以碾压美军的F22战机。

除此之外,我军部署在沿海的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其乘波体弹道甚至能使美军的反导系统失灵,直接沦为摆设,吓得美军航母灰溜溜地逃走了。

事后根据兰德公司提供的模拟推演可以看到,在这种情况下,美军在西太平洋的胜算已然不足四成,基本能够给出“打不赢”的预判。

如此,美国如何还有跨越最后一道鸿沟,和中国直接在军事上较量的胆量和勇气?

且无独有偶,后来只要翻开五角大楼的那些机密档案,先前他们进行的关于台海、南海的战争推演,最终结果无一例外都是那么触目惊心。

更重要的是,中国还是一个核武大国。

以此为前提,如果两个核大国直接爆发军事冲突,其所可能引发的毁灭性连锁反应,就是十个美国也扛不起。

最终,这种“打不赢又输不起”的战略困境,也渐渐成为了横亘在华盛顿决策者面前的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

因此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历任美国总统,无论是奥巴马还是拜登,又或者是如今的特朗普,都只敢在经济贸易上,或者是科技封锁等“安全区”里,对中国大做文章。

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试图通过经济、金融等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对中国进行收割和围剿,手段也渐渐地开始失去作用。

就拿现在的贸易战来说,美国试图通过向中国企业加征关税,让大部分的外资企业回流到美国,成效不能说没有,但也是杯水车薪、微乎其微。

毕竟现在的中国,已经可以通过成熟的经济产业链威慑,对美国进行降维打击。

就如当年美国喜欢在各个方面对中国“卡脖子”一样,现在我们也完全有能力,用同样的手段回敬给美国。

这不,面对着美国无理由征收的各种报复性关税。

我国若是直接断掉对美国的稀土供应,那其境内的洛克希德、雷神等知名航空公司,战机生产线将全面崩盘。

有经济学者预测,一旦中国的反击措施落实到实处,那美国的战机生产线在三个月内将全面停摆。

而类似这种“工业断氧”的有效威慑,正是源于我国已经掌控了全球约85%的稀土精炼能力。

而美国所需的稀土资源的近80%,基本都依赖中国供应。

因此,当如今特朗普政府对我国的半导体产品加征关税时,东大反手就将84种稀土技术列入出口限制清单。

导致美国光是科技企业总市值就迅速蒸发掉260亿美元,损失惨重。

自然,这种“你打我芯片战,我就断你军工粮”的反制逻辑,也很快让美国尝到了被制裁“反噬”的滋味。

也难怪现在特朗普说话都软下来了,甚至公开表示:“中美博弈的皮球,其实一直在中方这边。”

可对于特朗普在既得利益受损后被迫做出的让步和妥协,我国如今已经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选择无视。

并且最终,我国所构建的完善的产业链威慑威力,也在不久前的“关税地震”中达到顶峰,让全球金融资本都看到了东大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影响力。

美国这波,也算是又帮东大做了一次宣传。

如今看来,美国如今深谙拿捏中国之道,但却不敢贸然使用。

这种战略困境的形成,既源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南海对抗的历史阴影,更植根于21世纪这些“没有硝烟的战争”的惨痛教训。

以此为基础,中美之间的这道战略鸿沟,估计再给美国几十年他们都不敢跨越。

当然,在如今全球经济都息息相关的大背景下,我们还是希望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

也只有这样大家才能一起发展,就看美国后续有没有这个觉悟了。

参考资料:

1、观察者网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影响迅速显现,而特朗普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2. 《朝鲜战争——未透露的内情》约瑟夫·古尔登

3、中国国防报 《南海上空的中美空战:1964年入侵南海美机如何被击落》

4、抗美援朝战争及其历史意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年第7期33-37,共5页

0 阅读: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