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闹了!印度宣布,重启赴华朝圣活动,中方:经过我同意了吗?

刘灵萱丫 2025-04-23 14:48:20

众所周知,印度是一个特别能讲故事的国家。

在他们的嘴里,他们国家的同一个神话故事,即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候都能有不同的版本。

也就是因为他们强大的讲故事能力,让中国吃了好几次亏,结果印度还得寸进尺,妄图再一次蓄势,对中国权益侵犯。

就比如最近的印度直接声明,要重启冈仁波齐赴华朝圣路线,同时声称这是中印友好的象征。

国外很多人都认为,中印关系又有好转,两国即将深入合作。

实际上,中国的边贸企业早就知道,印度暗藏祸心。

两度抢夺中国话语权

很多人可能有些疑惑,为何说印度重启朝圣路线,会是暗藏祸心呢?

这一切都还要从2021年藏区冷链开放计划,以及2022年西部通道试点说起了。

2021年,也是朝圣的时候,我国一些边贸企业一看,这朝圣时期必然有大量的外国游客赴华朝圣。

到时候为了展现出中国的热情好客,必然要去当地好好建设一番才行。

于是很多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在当地建设了冷藏、仓储和物资中转设施。

当时的这些中国边贸企业想着,你们朝圣的时候,如果有需要,完全可以从他们的这些中转设施里购买。

你们解决了需求,我们也赚了钱,大家合作共赢。结果印度媒体倒好,直接单方面宣布,这些中转设施是“区域协同物流样板”。

直接将这些中方边贸商人的贡献,纳入了自己的叙事体系。

很多人可能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举个简单的例子。

你累死累活在外面搬砖,努力了几个月,买了一台高性能的电脑。

结果你邻居家小孩过来做客,看到了你的电脑以后,到处和别人宣扬,这台电脑是你们两个一起买的,并且他给的钱还比你多。

印度现在的行为,就是这样,明明是中国的付出,到了印度嘴里,就变成了两国合作的设施,并且在其他国家眼里,印度的贡献还比中国大。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印度甚至事先了解了物资的种类,并在媒体中详细宣传了出来。

完全是将中国的付出,占为己有,这让中国那些边贸企业心里是气得不行。

结果谁也没想到,印度在第二年,又搞起了同样的操作。当时某西部通道试点项目正在建设,中国一家国有企业已经在那里搞三年多的建设了。

结果印度倒好,他什么都没做,直接来了一句“该设施未来将服务本国游客”。

中国当时就愣了,好家伙因为你要在我国朝圣,所以我在我国境内帮你建设一个设施。

结果现在建完了,你直接给我来一句,这个东西以后只能你们用。这不是明白了要把中国的东西,占为己有吗?

总而言之,印度就是这样,利用自己叙事能力,强行将中国的东西,一句话变成了印度的。

这就是中国那些边贸企业,都不愿意搭理印度的原因。

如今印度又要再启朝圣路线,中国知道,印度估计又是想要故技重演,所以为了应对印度,中国采用了很多的方式进行反制。

中国的反制

事实上今年年初,中国就已经得知了印度想要朝圣的想法,和印度来了一次明确的协商。

当时为了防止印度再一次出现同样的情况,中印副外长达成共识,朝圣活动的恢复,必须协商具体安排。

并且印度的协议里,必须明确写明了朝圣路线主权属于中国,那些香客也在朝圣的时候,也必须遵守中国法律。

并且,为了防止印度再一次搞事情,我们还特意弄了一份“尊重中国主权”承诺书,所有来朝圣的香客们,必须签好承诺书,才能来朝圣。

同时,印度要朝圣的话,必须提前一个月提交详细的行程和人员名单,这些名单,只有在中国同意以后,才能参与到朝圣当中。

为了防止印度间谍的渗透,中国还特意明确告知印度,那些参与朝圣的香客,朝圣路线仅限于传统路线,不能进入中国的军事敏感区域,人数也不能超过200。

做了这些以后,中国本以为已经万无一失了,毕竟只要明确了主权属于中国,印度也答应了尊重中国主权,印度应该也没办法再用同样的方式了。

结果谁想到,印度这个老六还是钻了空子。

在本月,印度单方面宣布重启赴华朝圣路线,并且声称这是中印关系回暖的象征。

要知道,中国对此可一句话都没说,也没有答应让印度来中国朝圣。

结果印度倒好,事先也不说一下,也没有提交行程和名单,直接开始宣传了起来。

当然,印度这里也藏了些心思,他们只说在年内有望恢复。

这也就是说,即使是他们年末才能朝圣,只要在11月上交的行程和名单通过了,就不算违背和中国的协议。

只不过现在中国什么都没说,印度却到处宣传了一番,在国际上看,还以为这一次朝圣活动势在必行,并且还是印度主导的。

如果真的到时候不能朝圣,印度也完全可以找个理由搪塞过去,毕竟他们本身说的也只是有望恢复路线。

所以印度现在,进可攻,退可守,完全占据了主导地位。

只可惜,中国的这些边贸企业却慌了,听到了印度的消息以后,他们也不敢继续去建设那些设施了。

担心到时候印度再一两句话,就把中国的劳动成果,直接占为己有。

对此中国也有自己的应对方法,首先就是官方不进行任何回应,因为我们知道,只要是说点什么,印度绝对会抠字眼。

就比如我可没说什么文化合作或者信仰自由之类的,印度绝对会以这些字眼的名义,将中国的设施,宣传成什么合作设施或者是信仰建设。

到时候,本来属于我们的东西,直接就成为中印合作或者是宗教主义的东西了。

为此,我们甚至直接将边境设施取名为封闭测试站、急转封闭零批通道等,避免用那些敏感字眼。

甚至就连物流中心,我们都直接用代号进行运作,不给印度任何抠字眼的可乘之机。

在朝圣过程中,我国的监测网络也会一直开启,任何违反规定的香客,我们都将拉黑处理。

任何违法犯律或者妄图进入敏感地带的,我们都将启动应急政策,防止损害国家利益。

先做动作再谈事情

当然,中国最精明的一点就在于,我们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在我们没有答应印度朝圣的时候进行的。

简单来说,我们没有急着和印度进行辩解反驳,先一步在朝圣地进行布置。

先把事情安排好,再和你谈话。这样一来,即使是到时候发现你有别的目的,我们也完全可以禁止你印度过来。

事实上,朝圣活动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印度总是借着朝圣的名义,来进行边境叙事。

这也就导致,中国今天刚修了一个中转站,印度第二天就敢说这个是他们建的。

如果是中转站之类的基础设施还好,最怕的就是印度到最后,直接说朝圣的地点属于印度。

毕竟印度也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了,印度在边境上搞事情的能力,在我国的这些邻居里,算是数一数二的了。

并且,即使是印度不搞这些东西,只是派遣特务之类的特殊人员,来到中国探听情报也够中国烦恼的。

毕竟中国说香客可以朝圣,那么印度商人说自己是香客,是不是也能来?特务伪装身份说自己是香客,是否也一样可以?

面对印度朝圣,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不让他们来。

毕竟防是永远防不住的,印度会有一万个办法找中国的漏洞钻进来,最好的解决方式,还是彻底断绝印度的念想。

参考资料:

1、环球时报《印度称将重启赴中国西藏“朝圣之旅”》

2、环球网《印度称将重启赴中国西藏“朝圣之旅”,印媒:能促进旅游业和中印人员交流》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