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这位小偷可不一般,偷了整整600余万却没人报警。
为啥?还不是因为他只偷官员!还得是那种名声不好的官员!
可到最后事发,不仅小偷和官员进去了,就连办案的警察都进去了。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怎么连办案人都被送进去了?
一、嚣张小偷
这名小偷唤作王胜利,河南人,事发的时候大概30岁左右。
虽说年纪不小了,可此人一直好吃懒做,本身也是个没啥能力的人,可偏偏又有着发大财的梦想,怎么办?
思来想去,王胜利将主意打到了偷窃一事上,当“梁上君子”,去洗劫那些富豪。
可努力了好久,到头来没偷到多少钱不说,自己还多次陷入险境之中,王胜利自我总结归纳了一番,认为是自己找的目标不对。
不少富豪家里的安保机制都特别完善,而他又不是什么神偷,自然对此无能为力,而那些不设防的家中大多数是些不值钱的玩意。
可若是把目标放在官员身上,是不是一切都不一样了?
你想,官员不少都不干净,去偷他们的钱危险性就会小很多。
再一个,很多官员平时根本没人敢惹,不少人的家中基本都是不设防的,这不等于就是白捡钱嘛!
想通了这一点,王胜利当即激动得差点长啸一番,人生30余载,自己终于是要发财了!
2005年开始,他就屡屡针对官员作案。
可官员里不干净的终究是少数,还没偷多少钱,数个月后王胜利被人报案抓获了,直接被判了5年。
2010年,王胜利终于是出来了,可他依然贼心不死,觉得自己不过是又一次找错了目的——
不能随随便便对一个官员下手,必须要打听好这人的风声。
如果是个清官,那就别给自己找麻烦,倘若是个贪官,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于是,自从出狱后,一个江湖大盗的传说就始终笼罩在河南正阳县上,成了无数贪官的噩梦。
王胜利前前后后偷了不少钱,甚至都搞了一个团伙当起了老大。
但常在河边走又哪有不湿鞋?
2012年,王胜利团伙在一次作案的过程中终究是看走了眼,因为一万元而翻了车——第二天,被盗者就报警了。
当地的警局局长接到报案后高度重视,不仅派出了自己局内的老刑警,更是命令他限时必须破案。
结果谁也没想到的是,正是这位老刑警与王胜利的相遇,将一场大戏拉开了帷幕。
二、不安分的警察
这位刑警名叫朱玉东,算是刑警队里的“老资历”了,在他的带队下,不出10天就顺利将王胜利给抓了回来。
结果在审问的时候,朱玉东就审出了不少大麻烦。
这王胜利倒是实诚,直接将自己犯的事情一股脑儿地交代了,到最后盘算下来涉及54名领导,共计600余万!
特别是其中一位叫做赵兴华的领导可是当地的一把手,结果他一个人的金额就有90多万,这钱真的干净吗?
朱玉东不敢私自拿捏主意,当即将此事汇报给了局长。
局长一听大事不妙,立刻封锁了一切消息,随后开始和这些领导一个个通信汇报。
怎么办?大家商量完,决定统统就当此事没发生过,王胜利偷钱这事就当没看见!
最终,众人随手给王胜利安了一个6000多元的罪名就算过去了,甚至连刑罚都没判,走个流程结束。
不得不感慨,这是当真将黑的也要洗成白的,中间的朱玉东差点没累死。
又要做手下的思想工作,又要做王胜利的思想工作,还得篡改各种笔录、记录等等。
总而言之,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这件事情原本就这么过去了,“似乎”一切都仍在正轨上。
其中获利最大的无疑是朱玉东,不仅得到了局长和各路领导的赏识,关键是他还留了一个心眼——
这王胜利偷得有零有整的,这些官员谁知道自己究竟被偷了多少呢?
不费吹灰之力,朱玉东私自截留了一大部分赃款,后续更是用这笔钱来向领导们贿赂——你看看!什么叫空手套白狼!
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种官贼沆瀣一气的事情,终究会有事发的一天。
三、真相大白
事件的最后一位灵魂人物就是前文所述的赵兴华,正阳县的一把手,涉案金额最大的官员。
此人并不是什么好人,在官场上的名声很差,但偏偏靠着一手长袖善舞硬是位子越坐越高。
在当时,此人还有一个外号,叫做赵三千——若是要招待他,餐标少于三千赵兴华可是要发火的!
你想想,一顿饭就能吃掉三千块,其他地方又得是多贪啊!
结果在2013年,纪委可算是盯上了他,直接带走进行调查,赵兴华虽说平时挺严肃的一个人,但在这种时候骨子依然是软的。
没多久就把所有情况说得一五一十,其中就有被王胜利偷走的90余万。
针对这些情况,纪委都是要一笔一笔核查的,但偏偏在王胜利的问题上出现了不对劲的情况。
办案人员翻到了曾经法院的判决记录,王胜利就在不久前落网了,涉案金额却只有区区6040元。
这和90万可不是一个概念!敏锐的纪委人员立刻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再加上他们的走访,明白了王胜利此人一直是一名只偷官员的大盗,一切自然就更加解释不通了。
最终,在一番严查下,所有事情都被调查得一干二净。
无论是警察局的隐瞒行为,还是相关官员的贪污受贿情况,再加上王胜利的盗窃事实,甚至还有法院的不实判决。
明明只查一个赵兴华,最终却有小半个正阳县的官员都进去了,也不得不说命运在有时候确实挺巧妙的。
所有人可以说都是罪有应得,王胜利最终被判了18年有期徒刑,也算是对他行为的一个最好交代。
可别觉得这是什么好人,他归根结底不过是一个小偷,之所以不偷你,不过是嫌麻烦!怕你报警抓他罢了!
朱玉东被判了7年,至于赵兴华,如今可依然在监狱里面呢!所以说啊,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一旦做出违法犯罪之事,终究会有难逃法网的一天!
参考资料:
1、澎湃新闻 《河南小偷牵出反腐案:副县长被盗几十万谎称1万,获刑3年半》
2、新京报 《河南正阳“小偷反腐”生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