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年军区召开会议,邓华被安排在角落,秦基伟的一个行为令他暖心

历史也疯狂了 2024-08-02 01:34:54

1960年,四川省走马上任一位新的副省长,此人并不是四川人,却在任职的五年多里兢兢业业,呕心沥血,深入学习农业机械的相关知识。

为了解百姓们使用农业机械的真实情况,光是调研,他就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辗转于170多个当地的县市,深入考察数百个厂矿的作业情况和机械使用需求,还走访了上千个农村社队。

这位认真尽责的副省长就是开国上将邓华,早年他最擅长的是带兵打仗,曾立下过赫赫战功,当他被调至四川时,也毫无怨言,只询问了当时的西南局第一书记李井泉自己可以做些什么。

李井泉思考过后告诉他,目前农业机械这一块比较缺人,希望他能去研究下。

邓华没有拒绝,虽然最开始的他并不了解农业机械,但是,秉持着“活到老,学到老”,一定要把交代给自己的任务好好完成的心态,身体力行地践行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原则,学习与调研并重。

当邓华把调研成果带回农业机械研究所时,专业人员就通过这些真实的反映与需求改进农业机械的功能用途,不断精进。

后来,有这么一位心系农民的副省长的消息,在当地的百姓中传开了,甚至最后连毛主席也听到了四川人民对邓华的赞扬。

于是,在1968年,邓华受邀参加党的第八届十二中全会,在会议进行到一半时,毛主席还特地询问邓华在不在,邓华连忙回应,毛主席夸赞道:“邓华同志,我们也好久没有见面了,听说你在四川的工作做得很好,人民群众都在夸你。”

邓华谦虚地回应,后来的几次会议,毛主席还点名他一定要来参加。

其实,毛主席对邓华的欣赏和照拂也不是第一次。

1950年,朝鲜半岛的战争爆发,波及到了我国边境,当时中央还没有下达抗美援朝的指示,而是准备先组建一支东北边防军团,毛主席就钦定当时刚刚解放海南岛的邓华,来担任这支军团的首长。

当时,他评价邓华是个冷静睿智的人,战术水平、领兵能力都非常优秀,是个值得信赖并委以重任的好将领。

随着半岛局势白热化,我国边境更是受到了美军的轰炸袭扰,中央最终决定进行抗美援朝战争,邓华就当时所知的情报进行分析,判断美军将会通过海陆空全方位立体式的作战方式达成他们的目的。

之后,邓华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进行军用物资的补充准备,完成战前的思想动员,毛主席亲自将调令给到邓华,让他担任志愿军的第一副司令以及第一副政委,与彭德怀一起奔赴朝鲜作战。

正是在朝鲜战场上并肩作战,经历过数次生死危机时刻,相互扶持赢得战役的胜利,让邓华与彭德怀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1952年彭德怀因病回到国内休养,临走前他放心地将重担交给了邓华,邓华也不负他所望,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后又成功赢得金城反击战,最终,让当时世界上第一强大的美军第一次在战役中未取得胜利,退出了朝鲜。

因为在朝鲜战场上优异的表现,邓华得到了升迁,深受重视,然而好景不长,1959年的庐山会议后,邓华也因与彭德怀交好而受到牵连,所幸的是,毛主席为他说话:“邓华虽然是彭德怀的属下,但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人。”

这一句话救了邓华,没再让他受到太多的波及,地位还是大不如前,被调去了四川。

1973年,成都军区招考会议,曾经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做过邓华下属的秦基伟在会议的角落里发现了邓华的身影。

当时,邓华虽然受毛主席的重视,然而,大家还是不敢随意把他放到高位上,秦基伟曾在战场上受过邓华的照顾,就没有这些顾忌,他直接走过去对邓华说:“首长,这座位的安排不合理,是我们的失误,您坐在这里太委屈了,请首长到主席台坐。”

邓华也知道自己的处境尴尬,不想连累秦基伟,便拒绝了他的好意,表示自己坐在哪儿都是开会,自己耳朵还不聋,坐在角落照样能听得清楚,没有关系。

见状,秦基伟干脆直接把人拉了起来,带到了主席台上,并对邓华说:“没事儿,我都已经和政委说好了,您就应该坐在这里才对。”

秦基伟的敬重让邓华深受感动,也让他更加思念自己曾经的战友,因此在后来恢复工作时,他第一个要求就是将一些昔日的老战友调回到军队继续工作。

1978年,邓华参加了彭德怀的追悼会,老战友的去世对他打击很大,很快就因此而病倒。

浦安修来探望他时为他带来了一个烟盒,说这是彭德怀生前想要送给他的,之前彭德怀去过一次四川,还特意去见过邓华,只是他没有告诉过邓华,也不想因为自己打扰到邓华,这个烟盒就一直没有送出手。

邓华手捧着烟盒,心里愈发思念老友。

1980年7月,邓华因病逝世,他为祖国与人民奋斗一生,也将被祖国与人民一直怀念。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