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即将过去,总体来看,今年中国经济发展状况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经济增长率预计在5%左右。多家机构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有望保持5%左右的增长速度。国际金融论坛的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巨大的增长潜力,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将保持5%以上的增长速度。
尽管今年中国经济在诸多不利条件下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但目前也面临发展困境。
一、债务高企
2024年,中国经济的债务问题依然严峻。尽管M2货币供应量高企,但实体经济却难以吸收这些资金,居民和企业对借贷持谨慎态度,形成了“钱多不敢花”的现象。
截至目前,中国的负债总额已超过300万亿元人民币。这一数据包括了政府债务、企业债务和家庭债务等多个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的债务与GDP的比率已接近300%,人均负债14万。全国际金融协会(IIF)在其全球债务报告中指出,中国债务规模已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00%,占据全球总债务的15%。
根据相关调查报告,中国的负债人口已达到数亿人。中国的成年人中,约有60%的人至少承担了一定程度的负债。其中,年轻人和中年人是负债的主要群体,我国已进入全民化债时代。
目前,我国居民的存款总量已经突破了147.5万亿。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存款新增11.46万亿元。近四年时间,老百姓竟然存了61万亿。而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人均负债也大幅飙升。
根据尼尔森此前发布的《中国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我国有86.6%的年轻人在使用信贷产品,人均负债12.7万,总体的债务和收入比例为18.5。这意味着,年轻人要用18.5个月的工资收入才能还完所欠债务,民众庞大的负债数字着实令人震惊。
此外,国家、居民和企业之间的债务转移正在进行,国家加杠杆,居民和企业去杠杆,地方政府则被动加杠杆。这种债务转移不仅是一场数字游戏,更是一场经济体制的大调整。例如,青岛农商银行的取款限额措施使得企业和个人的资金周转困难,资金流动不畅,整个经济体系难以焕发生机。
二、消费疲软
2023年以来,中国GDP平均指数增速弱势运行,经济持续处于低物价状态。企业“增收不增利”,公共财政收入增速偏慢,消费者信心指数也有回落。日常生活中,店铺更替频繁,消费降级现象普遍,线上线下各行各业压力增大,情况反馈大多是业务减少、日子不好过。
消费疲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居民收入增长放缓
2024年,居民收入增长的速度显得格外缓慢,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上升了5.2%,但与去年相比减少了1.1个百分点。尽管收入有所上升,但钱包的“轻盈感”却愈发明显,似乎每一张钞票都在悄然变小。
2、信心不足,导致出现消费降级趋势
随着生活成本的上升,许多家庭开始进入消费降级,转向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例如,人们不再频繁外出就餐,而是更倾向于在家做饭;购买衣物、背包和鞋子的行为变得更加理性,许多人选择更具理性和高性价比的品牌。
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担忧加剧,选择将钱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这进一步削弱了消费市场的活力。
3、物价上涨
近年来,猪肉、水果等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大幅上涨,给居民的生活成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尽管收入水平并未同步增长,但物价却持续攀升,使得居民在消费时不得不更加精打细算。
4、市场难以容纳新增劳动力,面临巨大就业压力
就业市场难以容纳新增劳动力,导致压力剧增。近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连续创新高,而就业市场的吸纳能力却相对有限。失业率的上升和就业稳定性的下降,使得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变得悲观,进一步压缩了消费空间。
三、经济内循环受阻
目前楼市股市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内循环的两大堵点,尽管管理层几乎动用了政策工具箱中所有的压箱底存货,但是两大市场仍不为之所动。2024年前三季度楼市数据显示,中国房地产市场整体表现疲软,成交规模和销售额均出现显著下降。
新房成交面积,今年前三季度,重点100城新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32%;重点30城二手房成交同比下降2%。1-8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6.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8.0%;销售额为6.0万亿元,同比下降23.6%。更令人头痛的是,全国7.46亿平方米天量库存,不知何时才能得以消化?
而股市虽然在9.24利好政策的刺激下出现了一波短暂反弹行情,但由于市场信心不足,后续资金乏力,终究又回到3000点徘徊不前的老路上去了。
此外,产品供给与需求错配,导致市场上许多产品仍然停留在过去的水平,无法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这种供需错配使得消费者在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时,难以找到真正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从而抑制了购买欲望。
四、外贸增长放缓
外贸出口行业也处于收缩状态。尽管外贸出口在“三驾马车”中的份额有所增加,但总量和增量均有所下降。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疲软进一步影响了外贸出口。2022年之前,外贸出口快速增长,但近年来增速放缓,显示出外贸出口行业本身也处于收缩状态。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是影响中国消费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受俄乌冲突、通货膨胀、加息等全球性事件的影响,全球经济面临巨大压力,外需疲软。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出口导向型企业自然难逃波及。
五、投资受阻
投资受阻也是当前经济面临的问题之一。尽管政府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推出了一系列增量政策,但传统增长动能和新兴增长动能接续转换加速演进,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增多。工业和投资保持稳定增长,但整体投资环境仍需改善。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中国经济仍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增长潜力。多家机构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5%左右的增速。高科技制造业的强劲表现和创新驱动型产业的发展潜力,已为中国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对外贸易方面,中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出口预计将增长6.3%,显示出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总之,中国经济在面对多重挑战的同时,也存在着机遇,目前正处于积极调整和转型,寻求新的增长点和发展动力的进程之中。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热点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