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关系中的“松弛感”,有多珍贵?

伊诺育儿成长 2024-07-13 16:43:34

01

前几天,带孩子去同学家聚会。

同学妈妈点了肯德基套餐。

她儿子过来帮忙倒可乐。

结果用力过猛,可乐一下子溢出杯口,迅速流到桌面上,旁边的手机也被打湿。

只见同学妈妈迅速拿起手机,并用纸巾擦干。而她丈夫也赶紧拿抹布擦桌子。

孩子则跑到厨房拿出垃圾桶。

一家三口配合得无比默契。

更重要的是,全程没人责备孩子一句。

看到他们一家人的相处模式,我不禁感慨:

拥有松弛感的家庭,实在是太舒适了。

教育学家钱志亮老师曾说:

“家庭关系中的松弛感,本质上是遇到事情时积极的思维方式、较强的情绪管理能力以及平和的沟通方式。”

这样的家庭,拥有稳定、轻松的氛围,孩子能在其中感受到安全感、归属感。

这样的孩子,能够得到更多心灵滋养,成长路上会更有自信,幸福满满面对未来。

02

然而,并非每个孩子都拥有这样的幸福感。

对不少家庭来说,松弛感是一件奢侈品。

同一件事,我曾在聚会上见过不同的处理方式。

那次,坐我旁边的是亲戚家女儿。

只见她拿起饮料往杯里倒,接着顺手就将饮料瓶放右手边。

结果一不小心,手肘碰到瓶子,饮料撒满一地。

我见状,赶紧问服务员要拖把。

而女孩妈妈,则“啪”地一声,用力地打了女孩右臂一巴掌,并狠狠训斥女孩。

在公共场合”闯祸“,女孩本就受到惊吓。

结果,妈妈非但没有安抚,还劈头盖脸对她又打又骂。

她委屈地”哇“一声哭了出来。

看到她哭,妈妈更生气,骂得更凶......

类似的情景,相信你并不陌生。

身边总有这样的父母,他们情绪不稳,耐心不足,容错率低,时常因一些小事便大动干戈、指责埋怨。

而处在这种环境下的孩子,则特别容易紧张、害怕,过得战战兢兢。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只要做错一点事,就会被批评、指责、吼叫、打骂。

所以,他们会害怕犯错,安全感不足,容易焦虑,也容易失去探索欲,缺乏试错的勇气。

而长此以往,孩子长大后也容易习得父母的模式,变得容易指责、挑剔,斤斤计较,事事归因别人。

03

其实,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

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很多时候也经由父辈而来。

自己未能拥有的东西,确实很难给到孩子。

然而,我们这一代父母,是属于觉醒的父母,是懂得寻求改变的父母。

如果你在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感觉到自己特别容易紧张、焦虑,

时常为小事内耗,处理不好和孩子的关系,也让整个家庭陷入高压状态,

那么,我们一起学着尝试改变自己,学会做一个拥有松弛感的父母。

1、积极转念

费斯汀格曾说:

”人生中10%的事件,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90%,则是你对事情如何反应决定的。“

也就是说,我们如何看待一件事,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想法。

养育孩子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

如果我们消极应对,凡事觉得”糟透了“,那么它就真的会”糟透了“。

而假如我们能够乐观应对,积极转念,那么这件事便会从”糟透了“变成”好极了“。

就好比倒饮料这件事。

如果妈妈觉得孩子笨手笨脚,在大庭广众之下丢脸,自己感觉”糟糕“,想法也会消极,便容易对孩子发火。

而假如能够积极转念,便会意识到,那只是孩子不小心犯下的小错,无需过度解读,只要帮她一起解决问题,再告诉孩子下次该如何正确处理便可。

犯错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必需品,经由错误,他们才能习得正确应对方式。

而我们如何对待孩子的错误,则决定了他们如何应对自己的未来。

2、管理情绪

我们对待孩子的粗暴方式,很多时候就是在那一瞬间完成的,根本来不及思考。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父母打骂完孩子又后悔自责的原因。

粗暴对待孩子,并非父母本意。

只是那个当下,遇事情绪上头,他们实在无法冷静下来好好思考更好的解决方法。

心理学上有个”12秒“原则。

说的是,当我们情绪上来时,如果能够冷静12秒,心情便会慢慢平复。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尝试不断练习管理情绪,下一次情绪上来时,

心里默数12下,也许我们便能用更好的方式去应对孩子带来的挑战。

养育孩子,情绪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功课。

不吼不叫,才是为人父母最好的模样。

3、平和沟通

比起简单粗暴吼孩子一顿、打孩子一顿,学会平和沟通,才是打开养育大门的正确方式。

这里推荐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方式。

也就是,先描述事实,再说出自己的感受,自己对对方的期待,最后再提出请求。

比如,还是倒饮料那件事。

妈妈可以这样说:

看到你把瓶子碰翻倒地,我感觉有些烦躁。因为我希望你做事时可以再谨慎小心一些,

下次你倒完后先检查一下瓶盖,确认拧紧了再放到安全的地方,可以吗?

当我们能够这样跟孩子沟通,你会发现,整个人会平静许多,家庭氛围也变得更轻松自在。

而在这样的氛围下生活,孩子会感觉更加愉悦舒适。

正如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所说:

“孩子只有感觉更好的时候,他才能做得更好。”

拥有松弛感的孩子,才能拥有更自洽的能量,积极乐观面对人生坎坷。

写在最后:

毕淑敏曾说:

“人唯有松弛才可达久远,唯有松弛才能更深入地开放潜能。”

由此可见,松弛感对每个人来说都弥足珍贵。

然而,松弛感并不容易拥有。

当然,它并非天生。

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努力、不断修炼,最终习得更松弛的心态,过上更松弛的人生。

为了自己,也为了孩子,值得我们努力一把,你说呢?

0 阅读:4

伊诺育儿成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