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说老子》第一章(8)道可道:真理,你只能接近,但无法完全掌握。

日月堂易经风水馆 2021-09-11 18:54:44

㊣道可道 , 非常道!

(道可以致达,但致达之后并不是永恒之道)

01

0

“道可道”后面的这个“道”字,一般都被解释为“言说”。意思是:

“道可以说出来,但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之道。”

然而,其实“道”除了“言说”之外还有一个含义,什么含义?首先,第二个“道”是动词,这毋庸置疑。就好比“目”字,本来指眼睛。

但如果说“吾目之”,“目”就变成了“看”的意思。

同理,“道”本来指路,路是走出来的。那么“道”作为动词的时候,就包含了“走“或者”到达”的意思。所以这个“道”另外一个的含义应该是:

“致达。”

你这么说有证据吗?当然。

02

比如《论语•为政》里有一句话: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翻译: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会追求避免受到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原则,有品格。”)

那么请问,孔子口中的这个“道”是什么意思?显而易见,孔子所说的“道”,其实就是“使人民走上某一条道”的意思。说得再通俗一点:

“道之以政”指的是让人民“走”上法律路线;

“道之以德”指的是让人民“走”上道德路线。

所以,孔子口中的“道”,所表达的正是“使其致达”的意思,即:

“使老百姓致达于某种规范之中。”

03

再举一个例子,《尔雅·释宫》曰:

“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

【翻译:“一达是道路,二达是分岔路,三达是三岔路,四达是十字路。”】

显而易见:

上面所谓的“达”,十分明确的指出道路的功能就是“到达”,或者叫“致达”。

所以后来,许慎在《说文解字》里沿用了《尔雅》对“道”的解释曰:

“道,所行道也。从辵[chuò],从首。一达谓之道。”

所谓的“辵”,就是“走之旁”,代表“走”;“首”即是“头”,也就是“引领”。

意思就是:

“道,引领你从脚下走向远方。”

如果说的在形而上一点就是:

“道,引领你从此岸走向彼岸。”

那么到此我们就明白了,无论是孔子口中的“道”,还是《尔雅》和《说文解字》里的“道”,无疑都表达的核心意思其实就是四个字:

“使其致达”。

因而“道可道,非常道”就还可以翻译成:

“道,可以致达。但致达之后,道就不是先前的永恒之道了。”

套用一句古语就是:

“道可求而不可致。”

用我们现代一句话表达就是:

“真理,你只能接近,但无法完全掌握。”

04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道”致达之后,就不是永恒之道了呢?

我们不妨用一个比喻来解释:

“道”就好像是雾,你从远处放眼望去,大雾漫天。但当你真正走进雾中,雾反而会消隐于视线。因为此时的雾,已非你先前眼里的雾了。

所以,我们无法站在雾外去观看身在雾中的自己,就好像鱼无法从陆地去观看自己在水中的样子。

05

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不妨从三个层面来探讨。

第一,世界本身;

第二,人类本身;

第三,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

本期先讲到这里,下一节,我们将展开论述。

你好!欢迎来到新统国学的世界,这里是当代人的国学院!我是紫侠狼,一个立志复兴传统文化的90后,研究《道德经》十四年,累计读书2.5万小时,目前正在全网连载《酷说老子》,每天更新,预计全书120万字。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我会竭尽全力,不做任何保留,秉持“用科学开释国学,以新统承继传统”的理念,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帮你打通各个学科之间的理论壁垒,用我十几年来搭建的知识体系为你架构一条通往《道德经》的天梯!

1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