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6日,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并且关税适用于进口乘用车和轻卡车以及关键汽车零部件。
马斯克表示,“需要注意的是,特斯拉并非毫发无损。关税对特斯拉影响很大。”而特朗普则安慰道:“特斯拉在得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有工厂,任何在美国有工厂的人,都将受益。”
到底特斯拉受不受到影响?
公开信息显示,特斯拉美国工厂的汽车玻璃、车身板、印刷电路板等零部件主要来自墨西哥和加拿大,其它部分电池材料则是来自中国。
提高关税,短期定然会推高特斯拉的生产成本,相关产业链企业迅速在美国建厂的可能性恐怕不是很大。即便在未来几年建厂,也会推高特斯拉的经营成本,因为美国的人力成本要高过其他国家。
特朗普的关税动作,也会招致其他国家的反制,美国车企最受伤再明显不过了,尤其是马斯克在美国政府中扮演的身份,对特斯拉的影响预计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都难以消除。2025年前两个月,特斯拉在欧洲销量同比下滑45%就是最典型案例。

特朗普的关税战对全球来说是一个挑战,如果勇于接受挑战的话,就能发现机遇。由于美国是以一国之力“单挑”全世界,这就导致美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会疏远与盟友之间的关系,拜登政府时期联合盟友遏制中国的威力被化解掉了。尤其是中欧之间,又有很多谈判的机会。这为中国汽车品牌走出去,创造出了一个难得机遇。
再加上国内刺激消费力度空前,为中国汽车品牌大幅扩张,奠定了基础。
恰逢汽车智能化的科技变革大浪潮,不仅要考虑技术领先优势,还要考虑全球市场优势。要知道,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特斯拉一直都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标杆。在关键时刻,特斯拉却掉队了。
2024年特斯拉全球销量为178.9万辆,比2023年下滑了1.1%,明显后劲不足了,根本原因,恐怕还是跟马斯克支持特朗普总统大选有关。
2025年,马斯克终日忙着“政务”,特斯拉一度陷入重大危机,无论是在美国本土市场,还是在欧洲市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的全球销量为427.21万辆,比2023年增长了41.26%!

日前,王传福闭门讲话被媒体曝光,比亚迪2025年销售目标为550万辆,其中海外市场80万辆,内部摸高销量目标高达600万辆。
海外市场这一块,2024年比亚迪销量为43.3万辆,比2023年增长了71.8%,2025年的目标显然是奔着翻倍去的。
王传福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其实一点也不意外,要知道,就在3月份,比亚迪在港股市场刚刚完成了435亿港元配售,这被誉为10年来汽车行业最大股权再融资。
有句话,叫英雄所见略同,不仅仅是王传福,雷军也行动起来了。
3月25日晚,小米集团宣布配售8亿股,预计筹资金额为425亿港元,目标仅仅比比亚迪少了10亿港元,足见雷军野心同样也不小。募集资金的目的主要用于加速业务扩张、研发投资及其它用途,目前来看,小米集团处于加速状态的业务,莫过于小米汽车了。
闲闲财经观察,不出意外的话,小米汽车将是国产汽车品牌中最快实现盈利的品牌,甚至是全球汽车品牌中从投产到盈利,速度最快的品牌。
非常有意思的是,看到机会的并不止二位,3月27日,蔚来汽车发布公告称,拟发行不超过1.1879亿股A类普通股,将用于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