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婿与养子孰亲?对于现代人来说根本不是问题,一个女婿半个儿,算的上至亲,而养子除了随姓,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但对古人来说,则是个大问题,尤其是对帝王。
最典型的例子是后周世宗柴荣。郭威造反全家被诛,只剩下了他自己和一个女儿,但他传位时却选择了养子柴荣,而放弃了女婿张永德,只是让后者担任了一个殿前都检点,后周禁军系统的二把手(一把手是还没有分立的侍卫司马步军都指挥使)。
同时期的还有朱温的养子朱友文(原名康勤)。朱温共有八子,长子朱友裕早死,次子朱友珪,四子朱友贞,即后来的梁末帝,其他四子分别是福王朱友璋、贺王朱友雍、建王朱友徽和康王朱友孜。但朱温病重后,却是欲召朱友文前来托以后事,并下诏让最年长的朱友珪远任莱州刺史。
即便朱友珪是亳州营妓所生,“事主”存疑,但朱温还有六个亲生儿子,四子朱友贞业已年满25,不存在主少国疑的情况,而朱友文也是嗜酒怠政,并不是一个多好的继承人。这只能说明,在朱温眼中,养子与亲子并没有多大差别,与女婿相比就更不用说了。朱温三个女婿,罗绍威之子罗廷规(娶朱温两女)、赵犨之子赵岩、王镕之子王昭祚,他根本没有丝毫考虑让他们承嗣的问题。
朱友珪兵变篡位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老父亲太不把儿子当亲儿子了。
另外还有南吴权臣徐温的养子徐知诰(原名李昪),即后来的南唐烈祖。徐温去世前,虽然严可求等谋士以及宠妾陈氏一直力劝其以亲子取代养子,但他却一直不同意,临死前他虽略有悔意却也为时已晚,次子徐知询因折返奔丧,让徐知诰得以继位。
实际上,徐温一直就把徐知诰当继承人来培养,他掌权以后,徐知诰便代其长子徐知训管理政事,后来更是他回金陵,让徐知诰坐镇润州(徐闻虽为大丞相,但其实权却来自镇海、宁国二节度使,镇润州)处置一切政务。
徐知诰对徐温也非常恭敬,徐温临死前有意更储,他也算配合,请辞求外任镇南节度使,只不过表文还未送达,徐温已死,他便没有辞职。
还有北汉睿宗刘钧的外甥兼养子刘继恩。刘钧有两亲子,但都年幼,因此传位于养子,刘继恩死后又是刘钧养子刘继元继位,另外,刘钧还有一个著名的养子刘继业,也就是后来那个归顺北宋战死陈家谷口的杨老令公。
总体上来说,五代十国的养子地位一点都不差于亲子,更是远胜女婿。
五代养子成风,地位颇高,其他朝代也不遑多让,比如三国时曹操的养子何宴、秦朗。
何宴是东汉大将军何进之孙,母为尹氏,曹操娶尹氏后,便将何宴如同亲儿子一般宠爱,何宴长大后,曹操甚至将自己最宠爱的女儿金乡公主嫁给了他。金乡公主夫妇吵架,甚至何宴穿着世子服招摇过市,曹操都是向着假子(曹丕厌恶他,一直以“假子”称之),女婿与养子孰亲,在曹操心中再明显不过了。
一同受宠的还有秦朗,秦朗是秦宜禄之子,白门楼之后曹操从关羽口中抢到杜氏后不久就生下了秦朗,曹操对他甚是疼爱,甚至公然称:“世有人爱假子如孤者乎?”
对于女婿就不用说了,汉献帝就是曹操的女婿。
历史上大多数的傀儡皇帝差不多都是权臣的女婿。
还有那些和亲的公主,异族的女婿……
历史上大约500多位帝王,其中以养子身份承嗣的有八九位,其中还不包括哪些同宗过继过来的,而以女婿身份承嗣的好像没有一个,杨坚是以老丈人的身份夺权的,此前还备受猜忌;老朱勉强算一个,但他更重要的一个身份是郭子兴的养子……
养子与女婿在古代孰轻孰重,一目了然了吧!
那么为何会出现与现代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关键原因应该有二:
其一,在法理上养子是可以承嗣的,而养子在继位后也不会轻易抛弃养父这杆大旗。就比如柴荣,他继位后,其生父柴守礼尚在世,但他既没有封亲爹为太上皇,也没有多少特殊照顾,甚至一生再未与生父见面,这都是为了避嫌。在帝位尚不稳固的情况下,擅自更嗣都会导致江山不稳,因为前朝的那些旧臣忠臣、七大姑八大姨都不会答应,他们甚至巴不得你改弦更张。而让女婿承嗣就等于变相的认可变了国旗颜色,嗣君更不会将你奉入太庙,世代香火,就像武则天选择继承人的“姑侄与母子孰亲”之辩,这时候,姓氏是很重要的。
第二,多数情况下,养子往往比女婿更有过人之处。
养子一般都是在缺父少母的情况下被收养的,他们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用价值不贬值,必须要努力奋斗,而女婿则一般是门当户对,高门大族,自小生在蜜罐之中,成长环境的不同也造就了两者能力的天差地别。
另外,养子与养父一般都是依附关系,甚至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捆绑关系,而女婿则一般是政治联姻的产物,不说相隔十万八千里,根本帮不上忙,就是近在咫尺,可能也是背道而驰的竞争对手(尤其是与亲家公,不是割据的敌对势力就是需要防范的对象)。
在这样的情况下,古代帝王自然会更亲近养子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