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不等于穷官

二楼象女士 2024-12-18 14:06:15

纠正一个错误的印象:清官不等于穷官。

说到大明第一清官海瑞,也不知道从哪开始,海瑞被描绘成一个自幼丧父、孤儿寡母、相依为命、穷困潦倒、发愤图强、伸张正义的励志案例。

实际上,除了“自幼丧父,孤儿寡母,为人正直”,所有跟海瑞成长有关的“苦难正能量”全是胡说八道。

海瑞是清官廉吏,但不是穷官。海瑞的起点,放在任何朝代都是“凤毛麟角”,对你我蝼蚁众生来说,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

① 海瑞的“穷”是怎么来的

关于海瑞的穷苦出身,来自明史中闽浙总督胡宗宪说的一句话:

<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

海瑞担任淳安县县令时,闽浙总督胡宗宪对人说,海瑞为老母亲过生日,只买了两斤肉。“海瑞买肉”的故事,从那会开始疯狂传播开来。

后来越传越神,传成了海瑞是封建社会第一“穷官”。

事实上,海瑞可不穷。

这一点,从海瑞的婚姻中,可以发现蛛丝马迹。海瑞一生拥有五段婚姻,“三防二妾”——三个正房夫人,纳了两个小妾。真是穷到母亲过生日只能买两斤肉,哪来的钱娶妻纳妾。

这样的婚姻“配置”,放在任何朝代也都不是穷人能够办到的。

那海瑞的真实家境什么样呢?

② 官六代

笔者说一句“诛心”的话,封建社会没有“穷人”翻身逆袭的案例,一个也没有。所有史书中记载某个人“出身低微”,那只是相对来说,可不是绝对的“出身低微”。

这种“出身低微”也是蝼蚁众生永远触及不到的高度。

海瑞也不例外。

说出来,或许让很多人有点接受不了。海瑞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官六代”。

海瑞的高爷爷(爷爷的爷爷)叫海逊子,是跟随朱元璋开国的广州卫指挥佥事,正儿八经的正三到正四品武职,明朝正四品官员放到现在最低是高配的正师级或者正厅级职务。

明朝的“卫”,相当于后来的军区,明朝一共有十六个指挥使司。广州都指挥使司,下分二十四个卫,海逊子是广州卫的指挥使。

注意细节:广州都指挥使司——广州卫。还不是普通的卫指挥使,是一个军区“核心卫”的负责人。有可能不只是正师级那么简单,副司令都有可能。

海逊子的儿子海答儿(海瑞的太爷爷)史书上没有记载从官经历,只是简单说海答儿受到海逊子的影响下,在洪武十六年入伍到海南,海家从此在琼山所金花村定居下来,成为当地有名的大族。

即使海答儿没有科举入仕,肯定拥有相对不错的生活,有一个这么高级别的父亲,想过穷日子也难。

海家第三代同样没有任何建树,海答儿有四个儿子,只有海福和海宁这两枝流传下来,另外两枝无嗣而终。害福单传一子海宽,海宁单传一子海方。

海氏定居海南是从第四代开始发迹,第一个出人头地的是海瑞的爷爷——海宽。

海宽是明代宗景泰八年丙子科举人,没有考上进士,但举人也非常了不起,范进不就是被“举人”乐疯的吗。

举人具备当官的资格,只不过起点稍微低一点,但好歹是一个吃皇粮的差事。海宽最高做到福建松溪县知县,再不济也是一县之长。海方那一枝还没有起色,但很快这一枝崛起了。

第五代时(海瑞叔父辈)出了一个能人,海瑞的二爷爷海方的长子海澄,成为四川道监察御史,相当于一省最高纪检长官(副省部级常委)。海瑞的爸爸海瀚,只考中了廪生。

廪生,类似明朝的“尖子班”。朝廷出钱资助的学生,全称廪膳生员‌。名额非常稀少,成为廪生的话,后续基本上举人进士问题不大。明朝规定,廪生府学40人、州学30人、县学20人‌。差不多是现在升级版的强基计划。

海瀚还没来得及发挥,在海瑞四岁那年病故,只给海瑞母子留下数十亩地,海瑞的苦难生活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嘉靖三十三年,海瑞考了两次会试都没考中,心灰意冷放弃科举。以举人身份入仕为官,第一站是福建延平府南平县教谕。“教谕”是明朝正八品文职,等于当地县的教育局长。后来,海瑞相继到浙江省淳安县和江西省兴国县。

在封建社会,一个县教育局局长跨省任知县,没有“伙计”关照一下,调动一次试试?你问问身边的人,什么样的机遇能办到?

海瑞敢“上怼皇帝,下怼权臣”,主要是他性格刚直的一面决定的,但这种家庭背景也给他带来了不少的影响。

普通穷人出身的孩子,哪来的勇气和底气逮谁骂谁。真要学海瑞如此奔放的话,在明朝这种环境下,活不过半集就下线了。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