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权没有永恒”。
万万没想到《魔兽世界》游戏里的经典台词,在暴雪自己身上应验了。
微软宣布一掷千金,以每股 95 美元的现金收购游戏开发和互动娱乐内容发行商动视暴雪,交易总金额约为 687 亿美元,创下游戏行业收购金额新高,这一数字是微软一年多的利润,相当于2021年全球游戏行业的38%,几乎是中国游戏行业一年半的总产值,震惊全球科技圈和游戏圈。
微软使出复活大招:“英雄不朽”,拯救废墟里的暴雪,为什么?
本文将从动视暴雪的处境、微软的野心以及元宇宙三方面来分析一下这一举动背后的原因。
暴雪绝境求生动视暴雪是全球市值最高的纯游戏公司之一,但在这场收购中它本身的视角无足轻重,不客气的说只是权力游戏中的一枚棋子,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要看清动视暴雪的处境。
“暴雪出品,必属精品”,在全球数亿游戏玩家心中,暴雪堪称游戏界OG,它是由三名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毕业生在1991年创立的,最初叫“硅与神经键”,后来被维旺迪收购。
动视的前身同样建立于1991年,创立后的十几年里收购了约25个独立游戏工作室,做成了《托尼·霍克的滑板》、《使命召唤》、《吉他英雄》等一系列游戏。
两家公司的交集源于《魔兽世界》的爆火,当时在线角色扮演游戏风靡全球,成为里程碑事件,2007,单机时代的成功者动视处于转型期,看上了暴雪,合并后的新公司就是动视暴雪。
起初动视暴雪也是赚得盆满钵满,动视团队掌握了暴雪的主导权后,打造精品游戏变得很被动,为了公司利益,《使命召唤》主创被开除,此后的暴雪不断被资本绑架,砍掉一切不盈利的游戏,虽然靠着《守望先锋》重新起步,但经历了各种动荡,项目夭折,人才出走,口碑连年下滑,到最近两年,更是丑闻不断,从万千开发者向往的游戏帝国,沦落成如今令人嫌弃的模样。
如今动视暴雪想要自救,怕是只能靠躺平了。
这不,微软来了!
那微软到底是接盘侠还是千金买骨呢?
微软的野心暴雪求生,微软则谋求头把交椅。
微软是全球第二大市值的上市公司,单单从财务角度看,微软吃下动视暴雪,还是一笔不错的交易。
2020年动视暴雪营收接近81亿美金,净利润在22亿美金左右;2021前3季度营收合计67亿美金左右,经利润加总为22亿美金基本与2020全年持平。2021保持25%以上EPS增速是较为乐观的。
全球游戏市场规模超过了1500亿美元,游戏仍是当前不可多得的一个高增速赛道,行业平均增速超过20%。动视暴雪增虽然企业文化每况愈下,但营收与利润增速则一直保持在这一水平之上,不亏。
动视暴雪的用户数量虽然是呈现滞涨趋势的:月活不足2000万,但活跃用户总数依然高达4.35亿,这些用户是游戏产业的基石,相当于买下了“正当年轻”的一代人,可以很好地装点微软游戏业务的门面。
有关数据预测,微软全球游戏业务的市场份额也将因为这次收购增加4%。
短期来看,微软看重的是游戏业务硬实力,长期来看,微软对游戏主机市场也势在必得。
目前家用主机圈,主要呈现三足鼎立的形式。
任天堂代表主机Switch,主要靠马里奥、宝可梦、塞尔达、动物森友会等IP盈利;
微软和索尼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两大主机游戏品牌玩家,微软无论在主机硬件还是游戏产品方面都落后于索尼。索尼(PlayStation系列)和微软(Xbox系列)除了自己公司旗下的独占游戏之外,也要争夺一些大游戏厂商的代理权。
收购暴雪无疑是丰富优质IP的快捷方式,可以吸引玩家们用脚投票,选择自家主机。
剑指元宇宙元宇宙的概念提出时间并不久,也没有达成统一的认知和理解,扎克伯格将脸书改名“Meta”后加了一把火,英伟达推出工业版元宇宙Omniverse,这个未知又魔幻的概念成为全球资本市场追逐的新热点。
现实世界向着虚拟数字世界迁跃的过程中,硬件端和软件端需要双管齐下,硬件诸如VR/AR设备,软件聚焦游戏和社交,基础设施端则是5G、AI、云计算、区块链这些。
而游戏产业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其软硬一体性,AI最活跃与发达的领域也是游戏,可以说游戏就是离元宇宙入口最近的地方。
“微软收购动视暴雪,目的就是将游戏、新技术、社区跟商业模式进行结合,以推动元宇宙发展。”微软CEO纳德拉直言不讳进军元宇宙。
据慧芽数据显示,暴雪现今拥有的专利储备中共有560余件专利申请,可适用于相关元宇宙技术领域且均为发明专利,其中420余件已获得授权。
十余年积攒下的专利树是暴雪现金流和大IP外的宝贵财富,也是微软看中暴雪的主要原因之一,左手拿着军方大订单,右手持信仰图腾,来获得更大的描绘元宇宙世界结构的话语权,恐怕这才是微软的意图。
在全球科技巨头内卷的当下,谁掌握了新的增长曲线,谁就有可能成为主宰,奋勇者机会多,微软已经开了新棋盘,能否带领暴雪重生,静观新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