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二世乃遵用赵高,申法令。乃阴与赵高谋曰:“大臣不服,官吏尚强,及诸公子必与我争,为之奈何?”高曰:“臣固愿言而未敢也。先帝之大臣,皆天下累世名贵人也,积功劳世以相传久矣。今高素小贱,陛下幸称举,令在上位,管中事。大臣鞅鞅,特以貌从臣,其心实不服。今上出,不因此时案郡县守尉有罪者诛之,上以振威天下,下以除去上生平所不可者。今时不师文而决于武力,愿陛下遂从时毋疑,即群臣不及谋。明主收举余明,贱者贵之,贫者富之,远者近之,则上下集而国安矣。”二世曰:“善。”乃行诛大臣及诸公子,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无得立者,而六公子戮死于社。公子将闾昆弟三人囚于内宫,议其罪独后。二世使师令将闾曰:“公子不臣,罪当死,吏致法焉。”将闾曰:“阙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廊庙之位,吾未尝敢失节也;受命应对,吾未尝敢失辞也。何谓不臣?愿闻罪而死。”使者曰:“臣不得与谋,奉书从事。”将闾乃仰天大呼天者三,曰:“天乎!吾无罪!”昆弟三人皆流涕拔剑自杀。宗室振恐。群臣谏者以为诽谤,大吏持禄取容,黔首振恐。《史记注解》之秦始皇本纪25
于是二世皇帝依旧重用赵高,让他来管理宫廷之内命令发布的事情;二世皇帝和赵高暗中商量说大臣们心中不服,他们拥有很强的力量,宫内其他的公子也必定会跟我争夺帝位,面对这种局面应该怎么办呢?
赵高说这件事我考虑很久了但是不敢和陛下说;先帝重用的那些大臣,都是出身名望望族的人,他们建立功劳被世人熟知已经很久了。
我赵高出身卑微,地位地下,承蒙皇帝看重,让我身处重要的位置,管理宫中的有关法律的事情;来往拜见我的大臣很多,他们虽然表面上对我很恭敬,其实心中对我很不服气。
现在皇上外出巡视树立了威严,何不借这个机会诛杀那些有罪的郡县尉官,这样可以展现自己皇帝的权威,也可以除掉那些自己平常不喜欢的人;在这样的危急时候不能够进行长久的谋划而应当用武力来决断,希望陛下不要犹豫不决,这样大臣们也没有相互商量的时间。
圣明的君王统治天下,提拔地位低下的人让他显贵,让贫穷的人富足,让边远地区的人能够来到繁华的地区生活,这样上下一心,国家也就安定了。
二世皇帝说很好;于是开始诛杀大臣及各位公子,利用各种罪名逮捕了宫中地位低下的近臣郎官,没有一个能够幸免于难的,六位公子在社庙中被诛杀。
公子将闾兄弟三人被囚禁在宫内,在最后审问他们的罪过;二世皇帝派使者去向将闾宣布命令说公子有不臣之心,按罪应当处死,官吏按照法律执行。
将闾说宫廷的礼仪,我从来都是按照规定施行的;祭拜宗庙,我从来没有做出违背礼节的事情;受命回答皇帝的问题,我从来没有言词不当的时候;这怎么能够说是不臣之心呢?我希望能够得到确切的罪名在死。
使者说这件事我也不知道,我只是奉命行事而已;将闾于是仰天大喊了三声天啊说上天啊,我没有罪;兄弟三人便流着眼泪拔剑自杀了;秦朝宗室的人听到这个消息心中都十分害怕;大臣们进行劝谏的都被处以诽谤罪,大臣们都是看皇帝的脸色说话做事,天下百姓都十分害怕,
一个人的决策取决于个人心中是否无愧,当个人心中有愧疚的时候,自身的行为必然会出现偏差,最终必然会出现巨大的行为错误,从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对于企业而言,很多事情虽然可以进行掩盖,但是心中的愧疚却无法掩盖,当行为决策因此而出现错误的时候,在想要改变会变得更为困难,长久形成的良好形象也会毁于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