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二章这样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己。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己。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在这里,老子提出了对立面转化的规律,这种认识的基础应该是从太阳运行法则而来的。《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在秦国相邦吕不韦的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杂家名著。此说以“道家学说”为主干,以名家、法家、儒家、墨家、农家、兵家、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
世界汉字节创立者张胜利
《吕氏春秋》是集先秦诸子百家之大成,是战国末期杂家的代表作。在物质的起源问题上,《吕氏春秋》把宋尹学派的“精气”说拿过来加以发展。宋尹学派认为:“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而《吕氏春秋》说:“万物所处,造于太一,化为阴阳。”也就是说:“太一”是万物的本源,世界万物都是从“太一”那里派生出来的,并由阴阳二气变化而成的。“太一”是什么?它说:“道也者,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不可为状………道也者,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谓之太一。
“道”就是“太一”,“太气”就是“精气”。老子因其母吞“日精”而孕,“赵公明乃”日之精,这种说法也就不足为怪了。值得注意的是在其《圜道》篇中有这样的话:“物动则萌,萌而生,生而长,长而大,大而成;成乃衰,衰乃杀,杀乃藏。圜道也。”《吕氏春秋》把物质运动看作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
世界中医日创立者张胜利书法作品
《吕氏春秋·似顺论》开篇写道:“一曰,可多似倒而顺,似顺而倒。有知顺之为倒,倒之为顺者,则可与言化矣,至长反短,至短反常,天之道也”。关于这段话,东汉时期训诂大家高诱作过注。高诱生卒年月不详,史书有关他的记载也很少。《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淮南子注》是高诱著名的“三书注”。今存高诱注书音义并重,兼采众说,旁证博引,为后世训诂学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段话高诱这样做注:“化,道也,夏至极长,过至则短,故曰至长反短。冬至极短,过至则长,故曰至短反长也。天道有盈缩之数,故曰天之道也。”这里所说的盈缩之数的天道也就是太阳的年周期变化规律。事物发展到某种极限程度时,便会改变方向或性质。
世界中医日创立者张胜利书法作品
转向其自身的反面了,也就是所谓的“物极必反”了。在科技欠发达的古时,人们的很多思想来源大都是通过观太阳运动而来。太阳从东方冉冉生起,在西方慢慢落下,先升后降。白昼,太阳自东向西运动于天上,夜晚。将会自西向东运行于地下,也就是阴间,合起来构成一个封闭的圆形轨道,也就有了《吕氏春秋》的《圜道》篇了。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周行而不殆,独立而不改。老子也“强字之曰“道”,强为之曰大,大曰逝,逝而远,远则反,也不就是太阳的运行状态哲学升华和真实描写嘛?古代自然朴素哲学就是这样来的。
夏天傍晚我们看落日渐渐的向西消逝并落下。地球是圆的,其实是从地底在悄悄的返回东方,也就是“逝曰远”,“远曰反”太阳就这样不断的重复,往返。没有谁能够改变这一切,所以“独立不改”,永远也不会停止。所以“周行而不殆”,太阳就是这样自然而然的发生,一切都那么自然。所以老子得出“道法自然”,那也太自然不过了。一切就是这样的。什么是规律?所谓规律就是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世界中医日创立者张胜利书法作品
这种关系不断重复出现,往往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有这么几个特点:①必然、本质、稳定和反复出现的关系。②有节奏,不是杂乱的。③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④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等特点,也就是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的“反”“复”两字。“反复”合起来也就是“道”,也就是宇宙变化的规律过程。四时变化、昼夜变化都是因太阳而引起的,所以宇宙的变化也就是太阳的变化。什么是“反复”?反复就是一遍又一遍来回重复,上升到哲学上那就是:依循反复的规律而变化,也就是“常”,事物在一方向上演变,达到极度无可再进,则必一变而为其反面,如是不已。
事物由无有而发生,既发生乃渐充充盈,进展以至于极盛。乃衰萎、堕退而消亡,而终则有始,又有新的事物发生。凡事物由成长而剥落。谓之反,而剥落之极,终而又始。则谓之复。反即是否定,复亦即反之反,或否定之否定,一反一复就是变化规律。所以老子的哲学思想就是神话原型的循环,哲学的发展就是来源于神话思维的。缘起缘落,复归原处。
文化长征创立者张胜利世界哲学思想纵横(第298回)收录于张胜利哲学思想系列专著《大道汜兮》。
康清浊录音整理 薛金银录制
张胜利著作:《吉祥如意经》、《大华般若波罗妙法经》、《大圆满经》《明月照千江》、《德道经》、《大道汜兮》、《大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