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内电商行业开始迎来拐点,过去一年奉行的“低价策略”被逐步修正,品质、体验等被越来越多消费者所重视,而在海外市场,跨境电商也同样面临着新趋势。2025年是跨境电商的关键转折年,中国卖家迎来在全球市场大展拳脚的理想机遇。全球经济复苏和跨境电商技术的快速进步,将催生新的市场趋势。本文将呈现2025年电商赛道关键信号,剖析行业新机遇。

每隔数年,便会有强劲对手,悄然出现在亚马逊的航道之上。十年前,是美国的eBay、沃尔玛、谷歌,如今,是来自东方的新兴力量,中国“出海四小龙”SHEIN、TikTok Shop、Temu、速卖通。
尽管亚马逊多年来凭借其深厚的底蕴、庞大的物流网络和先进的技术,稳坐全球电商行业的霸主宝座,但如今,那看似平静的海面下,实则暗潮涌动。尤其是异军突起的Temu,其商业模式与亚马逊越来越像,如同一个不断模仿并试图超越的影子对手,使得亚马逊不得不直面这场残酷的低价风暴。为了捍卫自己的市场份额,亚马逊在11月上线了低价商城Haul,调整船帆回归到了最初始的“亚马逊”,试图在这汹涌的价格战浪潮中找到新的平衡与方向。

全球消费者对个性化的需求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从定制化产品到个性化服务,尤其是Z世代与千禧一代,更倾向选择符合个人风格与价值观的产品。中国卖家可以提供可定制产品,如服装、配饰、家居饰品等,同时分析消费者行为,优化个性化推荐,提高购买转化率。
与此同时,数字技术创新将为跨境电商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例如,5G技术的普及将极大地提高网络速度和稳定性,降低跨境物流的成本;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则有助于实现个性化推荐、精准营销等功能,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此外,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也将为跨境电商提供更加安全、透明的数据存储和传输解决方案,进一步增强消费者对跨境购物的信任。
信号三:撒钱铺货失灵,内容电商崛起近年,亚马逊不止一次调整产品的价格力,试图通过“低价”来夺回市场份额,包括针对低价商品推出降低佣金、提高物流速度等扶持措施;在网页端上线“商品价格力标签”“价格历史查询功能”等,亚马逊也开始“拼多多化”。
据拼多多2024年三季报显示,虽然Temu的营收同比增长了44%,但已是自 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低增速,且调整后净利润环比下滑 22%;Shein今年上半年的营收为180亿美元,营收同比增速从去年的40%降低至23%,利润率从8%降至2%。
低价策略使得各家的议价能力和利润空间被压缩。据雨果跨境数据,2023年仅27%卖家表示利润高于上一年同期,今年第一季度,有44%的卖家表示利润同比下滑,近七成卖家的成本出现上涨;其次,“低价策略”也不再是国内跨境电商平台的“独门武器”,国内跨境电商平台的优势也被不断削弱。
信号四:半托管模式兴起,带动新一轮红利全托管模式虽曾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但其局限性也逐渐暴露无遗。轻小件依赖小包直邮的方式,虽然省去了备货烦恼,却也限制了商品的客单价提升空间以及品类的丰富程度,因此全托管模式的发展天花板有限。
此时,半托管模式就成为了破解 “跨境新版本” 谜题的关键答案。通过半托管模式,Temu、SHEIN、速卖通、TikTok Shop吸引了大批亚马逊大卖家的加入,利用亚马逊卖家早已搭建完善的跨境物流体系,实现了物流效率的大幅飞跃,将送货时间从2周缩到1周内。同时,半托管模式也丰富了平台的商品供给,食品、图书、家居大件货等品类显著扩充。半托管模式带来的红利远不止于平台的繁荣,对于亚马逊卖家们而言,同样是一场甘霖。据赛维时代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赛维时代在Temu平台的销售额达6062.65万元,Temu一跃成为其第三大营收平台。

多渠道布局,意味着出海品牌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平台或某一个市场。过去,许多跨境电商企业过度依赖于少数几个大型电商平台,一旦平台政策发生变化或者竞争加剧,企业就会陷入被动。而现在,企业开始布局更多市场,并走向当地的本土平台。
此外,拓展线下渠道也成为了跨境电商企业的重要策略之一。不少出海品牌已经意识到,线下渠道仍然占据着海外的重要市场份额,通过与当地的零售商、经销商合作,将产品推向线下市场,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覆盖率。
在多渠道布局的过程中,VC号也成为了企业补充稳定收入的重要手段。VC号,即Vendor Central账号,是亚马逊为供应商提供的一种合作模式。通过VC号,企业可以直接向亚马逊供货,享受平台的流量和资源支持,同时也能够获得相对稳定的收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跨境电商凭借数字化程度高、市场覆盖面大、交易便捷性强等优势,为中国产品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新途径。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外贸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数字化绿色化进程加快,跨境电商一定能带来更多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