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竞逐固态电池:新能源战场新一轮号角已吹响

评热辣科技 2025-03-20 20:34:38

新能源汽车行业迅猛发展,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全固态电池被视为电池技术的未来,被视为行业的终极目标,甚至被戏称为“投资固态电池就像押注国产光刻机,输家认栽,赢者通吃”。本文将带大家从市场、技术、未来趋势等角度来了解固态电池赛道情况。

一、 固态电池是传统车企焦虑的“救命稻草”吗?

固态电池指使用固态电解质代替传统电解液的锂电池,按照固态电解质用量可分为半固态电池和全固态电池。正如燃油车时代,发动机决定了整车竞争力,在新能源时代,动力电池就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安全性、续航、充电效率,这些核心指标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车决策,也决定了车企的市场竞争力。

相比液态锂电池,固态电池安全性更高,这是车企尤为关注的关键点。不管是传统车企,还是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纷纷布局固态电池,其目的也显而易见,都是为了提前卡位这个千亿级市场。百年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激烈的震荡,尤其是2025年,被公认是淘汰赛加剧的一年,价格战之外,技术战打得更凶残。

固态电池正引发全球车企的激烈争夺。奔驰近日官宣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基于奔驰EQS打造的固态电池原型车,已开启道路测试。本田、日产、现代官宣已有投产专门的产线试生产固态电池。国内厂商上汽、长安、比亚迪、岚图等也都给出明确的固态电池量产时间,目前看到的信息,基本聚焦在2027年实现小批量上车,2030年实现规模化量产,将会率先搭载在高端车型上。

二、资本狂热背后的隐忧,全固态电池量产卡在哪?

2025年1月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新型储能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其中多处提及支持固态电池的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发展。中信证券预计,2025年将是半固态电池的量产拐点,而到2030年,国内固态电池设备投资额有望达到178.1亿元。高工产业研究院则预测,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毫无疑问,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其对固态电池的敏感嗅觉。一方面,技术进步与市场需求正在催生千亿级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在当前投资环境下,资金倾向于涌入具备成长性的科技板块,这推动了固态电池相关股票的价格飙升。如果业界普遍预期的2027年量产目标未能兑现,相关企业的估值或将遭遇大幅回调。未来2-3年,技术路线的成熟度与商业化落地速度,将成为这一赛道真正的价值分水岭。

固态电池的最大挑战在于使用寿命、极端环境稳定性及安全性。即便固态电池相比液态电池在防自燃方面表现更优,但在极端情况下(如碰撞导致电池破裂)仍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目前,固态电池主要有三条技术路线,分别是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比如宁德时代采用的是硫化物技术路线,赣锋锂业是氧化物技术路线的代表,而清淘能源、太蓝能源则是采用的聚合物技术路线。

这三条技术路线都有各自的优劣势。硫化物路线:尽管离子电导率高(10⁻² S/cm),但化学稳定性差,暴露于空气易产生有毒气体,需依赖惰性气体封装,大幅增加生产成本;氧化物路线:热稳定性优异(耐600℃高温),但界面阻抗高,需高温烧结工艺,易引发锂枝晶生长,导致电池短路风险;聚合物路线:加工便捷,但室温电导率低(需加热至60℃以上),难以满足动力电池快充需求。

此外,固态电池的生产工艺复杂度高、良率低,其制造成本目前是液态电池的2-3倍。传统湿法电极工艺无法直接用于固态电池,而干法电极设备尚未大规模应用,设备投资和工艺验证周期长。从实验室到量产需重构产线,设备投资动辄百亿元,不是一般企业能够敢贸然进去押注。

总之,全固态电池的量产并非单一技术难题,而是材料、工艺、成本、产业链协同的复合型挑战。尽管2027年被普遍视为小批量量产节点,但大规模商业化仍需跨越从实验室到工厂的“死亡之谷”。

三、固态电池的未来,可能不止新能源汽车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固态电池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除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外,全固态电池在储能、航空航天、低空飞行、智能机器人、特种应用等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储能领域,全固态电池能极大降低热失控风险,安全性优势显著;在航空航天与低空飞行领域,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高,可使eVTOL等飞行器续航时间大幅延长,提升有效载荷;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也都需要高效能电池支持高速运动和高强度作业。

新能源电动汽车领域,全固态电池同样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全固态电池的应用可使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轻松突破1000公里,同时充电时间缩短一半,并有效降低电池起火等安全风险,使动力电池技术迈向全新高度。

对车企而言,固态电池不仅是技术突破的竞赛,更是一场关于“未来汽车定义权”的博弈。技术突破、供应链重塑、政策红利交织下,谁能率先抢占用户心智,成为这场竞赛的获胜者,谁就有可能再次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领导者。

0 阅读:9

评热辣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