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天官赐福日”,牢记:1送,2走,吃3样,忌2事,要重视

小茉莉美食记 2025-02-10 22:00:30

不出正月都是年,在月半十五之日,各种庆祝活动将迎来一个新的高潮,因为这天为民间的元宵节。据说早在西汉时期,便有了这一节日,而后到了北魏时期,随着道教的发展,将天,地,水三界分别对应于天官,地官,水官,又以三官匹配三元(圆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十月十五下元),所以也就有了正月十五“天官赐福日”的说法。这一文化的融入,也为元宵节增添了喜庆美好之意。届时大街小巷灯火通明,人们也在各种传统习俗中感受节日的美好,同时也为自己和家人祈福纳吉。

正月十五“天官赐福日”,牢记:1送,2走,吃3样,忌2事,要重视。作为过年期间的一个重要节令,又适逢天官赐福日,所以在正月十五这天的习俗与讲究都特别多,这些也体现了人们对这一节日的重视,无论什么时候,都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延续,下面就来看看具体内容吧~

1送

送灯

送灯也称为“送花灯”,在元宵节期间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习俗,与元宵节的花灯节一脉相承。这一习俗在我国多地都广泛流传。在人们的观念中,灯象征着“丁”,所以送灯蕴含着祝福添丁添子之意。依照讲究,父母会在元宵节前夕准备好花灯,若是新婚夫妇,则会送上一对大宫灯,祝福女儿早生贵子;而若是已经有孕的,则会在大宫灯的基础上,再送上一两对小灯笼,希望其孕期平安。这一习俗表达了父母对女儿的祝愿,以及人们对于人丁兴旺的期盼。

2走

走百病

在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中有记载:“妇女相率宵行,以消疾病,曰走百病,又曰走桥。”走百病也是元宵节期间比较隆重的一项习俗。届时人们三五成群,打扮明丽,穿着盛装,共同出行。遇到城楼要登上去看看,碰到桥也要走上桥,走到郊外,走到田野,边走边聊,同时也欣赏初春的景色。人们认为通过这样散步行走,能够达到强身健体,驱赶病痛的效果。从养生角度来看,这一习俗还是很有道理的,通过行走有助于锻炼身体,同时人们在交谈赏景的同时,可以陶冶情绪,舒畅心情,对健康有益。走百病这一习俗,表达了人们对于身体安康的向往之情。

吃3样

汤圆/元宵

元宵佳节,无论南方还是北方,家家户户都要吃一种圆形的以糯米制作而成的食物,北方称元宵,南方则是汤圆。二者从口感上来看,区别不大,都是软糯粘香的。但实际上,其做法是截然不同的,北方的元宵是以馅料不断摇晃自然裹上糯米粉;而南方的汤圆则是用糯米面团以包的形式做成汤圆。当然无论元宵还是汤圆,所寄托的情感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团团圆圆,生活圆满。这是人们在新的一年里最朴素的心愿。

饺子

在北方的餐桌上,不仅有元宵,饺子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样。其同样彰显着团圆之意,同时还蕴含着招财进宝,财源滚滚之意。

【包菜鲜肉饺】

1、几只鲜虾处理好,不用多,但能够大大地提升饺子的鲜美滋味,将其切成小颗粒的形状。

2、新鲜的肉馅准备好,其中放入姜末,生抽,白胡椒,盐,先搅拌匀。接着放些葱花,另外烧热油,加到里边再次拌匀。

3、包菜切碎之后要将水分攥一攥,继而同虾仁一起放进碗中,继续搅匀,调好味道即可。

4、接着便可以用自己准备好的皮来包了,这天也可以随机放些糖果,花生,红枣等来增添美好的寓意,这样吃起来更热闹。

芋头

除了元宵,饺子以外,十五的晚上家家户户也会准备几样吉祥的菜肴来助兴,其中芋头不仅美味,而且非常适合这样的日子。其代表着“余头”,象征着财富的积累,吃喝不用愁。

【芋头炖鸡翅】

1、将其一一削皮并洗干净,继而切成大块,并浸没于水中待用。

2、鸡翅适量,从中间分开并处理干净,起锅放油并充分加热,将鸡翅和洋葱一起倒进去炒一会儿。

3、芋头也倒里边,并调些生抽,蚝油,炒匀后加热水,与锅里的食材保持平齐。

4、半个钟头所有,其中调些盐,然后用大火炒一炒,待汤汁收浓稠,食物入味后盛出。

忌2事

忌做坏事

正月十五是月圆之日,象征着团圆美好,同时也是天官赐福日,届时人们都会心怀虔诚之意,为自己和家人多多祈福。而心诚的同时也要在行动上加以配合,可以做些善事,帮助他人,尊敬父母,关爱幼子等,都是善良积福之举,那么假如天官看到后,也会留下好的印象,从而赐福庇护。反之若是做坏事,也会被看到,那么也就与福气无缘了,而且终将会自食恶果。

忌吵架

在天官赐福日,要保持和颜悦色,多说吉祥话,无论是与家人,还是在外都要和睦相处。这天很多人都会前往赏灯,在拥挤时要彼此多体谅,多包容,这样大家都能开开心心的。而若是动辄吵架,骂人,会引起麻烦,也会影响了自己过节的心情,实在没有必要。所以十五元宵节,要调整好情绪,更要管住嘴。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