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节,牢记:一不吃,二不穿,三不做,迎福接财交好运

小茉莉美食记 2025-02-10 22:13:06

百节年为首,其具有时间跨度长,传统习俗多等特点,笼统来看,从腊月到正月都属于过年,当然这整个过年期间有着很多重要的节令,比如除夕,破五,还有即将到来的元宵节,其在农历正月十五,这是新一年中第一次月圆,而第一个月在传统中还被称为元月,所以也就有了“元宵节”这一称呼。

元宵节在春节期间的重要节气,其由来已久,且经过了漫长的演变才逐渐形成,它的起源与汉武帝在正月上辛日燃灯祭祀太一神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由此来看的话,元宵节距今已经流传了不少于两千年。在汉代“太初历”制定颁行后,便已将正月十五正式确定为重大节日。而后又历经唐代的发展,融入了张灯的内容,并且逐渐流行为民间习俗。

正月十五闹元宵,所以一直以来,这一节日的主题便是“闹”,而围绕着这个字,各地都会开展灯会吃,划旱船,踩高跷,舞狮等传统表演,人们都会参与到节日当中,新年的热闹氛围也在此掀起一个高潮。人们与家人一起享受节日的美好,也借着良宵为新年祈福,这也是元宵节的传统意义所在。

当然作为春节期间的重要节日,元宵节当日的讲究也是比较多的,这些内容让这一天的仪式感更强,节日氛围更浓。正月十五元宵节,牢记:一不吃,二不穿,三不做,迎福接财交好运。在如此美好而隆重的时刻,不妨尊重这些习俗,讨个好彩头。

一不吃

不吃米粥

元宵节当日流传着一项古老的习俗,早在魏晋时期便已出现,那就是逐鼠。一直以来种桑养蚕都是民间重要的经济来源,而老鼠不仅糟蹋粮食,还会在夜里将桑蚕大片的吃掉,人们对此深恶痛绝。于是人们便会在正月十五的晚上煮上一大锅粘稠米粥,然后盛入碗中,在老鼠出没的洞口,墙角,顶棚等处都会放一碗,人们希望老鼠喝了这米粥,以后便不再啃咬桑蚕了。所以这一天的米粥是专门给老鼠准备的,而不是给人喝的。当然在元宵节这天,人们还有很多传统美食要吃,饺子,元宵,汤圆,以及各种吉祥的菜肴等,所以也就没有必要来喝米粥了。

二不穿

不穿破洞的衣服

从年俗文化来看,元宵节是过年期间的一个节点,其依然属于过年,因此有着迎春接福的重要意义,同时在这天,人们通过各种习俗活动,也是在为新年祈福。同时依照道教的说法,元月十五为天官赐福日,在这样的吉祥时刻,要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这是对节日该有的尊重。

同时衣服不仅是用来避体保暖,其还象征着衣禄,而若是衣服破旧,甚至有漏洞,不仅影响美观,也有着漏财,漏福的含义。所以十五元宵节要穿得隆重一些,不能穿着破洞的衣服。

不穿得太单薄

虽然这个时节已经立春,但春寒料峭,尤其是早晚之间的温差还是非常明显的,而我们在赏灯时大多是晚上,天气还是比较冷的。老人们一直讲究“春捂秋冻”,这在初春时节是非常有道理的,此时气候不稳定,忽冷忽热,为了身体更好地适应环境,有必要稍微“捂一捂”,保护好抵抗力。所以届时不要因为漂亮而穿得过于单薄,以免在赏灯的过程中着凉受寒。

三不做

赏灯时不带贵重物品

赏花灯是元宵节当日的“重头戏”,届时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一些特定的地区更是绽放着各种漂亮的彩灯,人们都会走上街头,赏灯看月,享受节日的热闹。行到美景之处往往人潮涌动,摩肩接踵,所以我们在外出时要避免携带贵重物品,以免在拥挤中丢失,给自己造成损失。不仅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同时从传统意义上来看,在祈福的日子里丢失财物,也显得不太吉利。

不说晦气的话

十五元宵节,也是天官赐福之日,届时要保持虔诚的内心,多说一些吉利的话,祈福的话,这样假如真的有天官,才能听到我们的心声,从而降福,帮助我们达成美好的愿望。而晦气的话,扫兴的话,会令我们的内心不悦,也会让亲朋好友不痛快,影响大家的心情,也会浪费了祈福的机会,辜负了这样美好的夜晚。

不到别人家串门

月圆之时象征着团圆,在元宵节这天无论是在家赏月,还是外出看灯,都是与家人一起进行的。届时各家各户都沉浸在节日的美好氛围中,若是有外人前往打扰,会令双方都比较尴尬。纵然平日里关系再好,也会显得不合适宜。所以元宵佳节,尽量不要到别家串门,与自己的家人一起好好过节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

4 阅读: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