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治疗晚期BRAF突变右肺腺癌伴肺、心包转移病例速递!
BRAF是恶性肿瘤的驱动基因之一,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BRAF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传统的化疗和新型的免疫治疗疗效有限,针对这类患者,如何进行精准诊疗才能实现患者的长期生存呢?本期“少靶实战荟”带来了一例BRAF突变阳性IVA期右肺腺癌伴肺、心包转移患者的一线治疗经过。
该病例2021年7月确诊后,一线治疗接受达拉非尼+曲美替尼双靶治疗方案,一个月后快速达到部分缓解(PR)。截至2022年11月末次随访时间,该患者仍处于持续PR,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16个月,且治疗期间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该病例由浙江省台州医院陈美芳教授提供,并邀请浙江省台州医院徐有祖教授进行点评。
病例简介
▌ 一、基本情况基本信息:男性,61岁。主诉:咳嗽咳痰3月,再发10天,2021年7月8日入院。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病史。
个人史:有长期嗜烟病史。
辅助检查:
查体:神志清,精神可,生命体征平稳,呼吸音右下肺减弱,未及明显干湿啰音,心律齐,心音弱,未及杂音,腹平软,未及包块,神经系统阴性。
2021年7月7日门诊CT胸部平扫:右肺中叶斑片影,两肺弥漫性粟粒影,建议复查除外肿瘤;纵隔淋巴结肿大;右侧胸腔及叶间裂积液;心包积液;主动脉少许钙化。
图1.2021年7月7日胸部CT
2021年7月7日门诊血常规:红细胞计数 4.12×1012/L,血红蛋白126g/L,红细胞压积 0.374,单核细胞比率10.6%,单核细胞绝对值 0.8×109/L。
2021年7月7日肾功能常规检查:无殊。
2021年7月11日胸部增强CT:右肺中叶结节,首先考虑肺癌,两肺弥漫粟结节,纵隔淋巴结肿大。
图2.2021年7月11日胸部增强CT
头颅MR动态增强:左额叶皮层下区少许腔隙灶。骨骼ECT:未见骨转移。全腹部平扫+增强CT:未见转移。心包穿刺病理:(心包积液)涂片及细胞蜡块切片找到癌细胞(形态结合免疫学细胞化学染色结果首先考虑肺来源腺癌)。
▌ 二、治疗过程
一线治疗:双靶治疗
2021年7月18日,患者接受达拉非尼+曲美替尼一线治疗,一个月后复查胸部CT,疗效评估为PR。在治疗8个月、10个月和16个月后,患者先后进行胸部CT复查,疗效均评估为PR。此外,在一线治疗期间患者未出现发热、皮疹,监测肝肾功能正常,胃纳好,无恶心、呕吐及腹泻。
图4.基线对比一线治疗1个月后胸部CT
图5.对比一线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胸部CT
图6.基线对比一线治疗期间胸部CT
★ 专家点评徐有祖教授:达拉非尼+曲美替尼一线治疗BRAF突变晚期肺腺癌带来持续PR
NSCLC是肺癌中常见的病理类型,占所有肺癌的85%,患者整体预后并不理想,但是针对特定驱动基因突变的精准治疗药物正在迅速发展,帮助许多NSCLC患者实现了长生存。在NSCLC的治疗靶点中,BRAF突变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少见驱动基因变异”之一,近年来基因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少见驱动基因的检出率,在我国肺癌基数较大的情况下,携带BRAF突变的患者为数不少。且研究显示,BRAF突变与NSCLC患者的PFS和总生存期(OS)较差有关。
2016年的《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报道了2012年-2013年法国人群晚期NSCLC分子筛查项目(n=17664)的数据[1]。结果表明,以化疗为主的治疗BRAF突变NSCLC人群预后较差,一线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仅为23%,中位PFS为7.5个月;二线治疗的ORR仅为9%,中位PFS仅为3.1个月[1]。
随着近几年免疫治疗进入临床实践,一部分患者尝试了免疫联合化疗的治疗模式。欧洲的IMMUNOTARGET研究探索了驱动基因阳性的NSCLC中免疫治疗的疗效[2],共入组551例患者,其中包括43例BRAF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结果显示,尽管相较于其他突变位点,BRAF突变的患者PD-L1表达较高,但免疫治疗的疗效无明显提高。
BRAF突变肺癌患者预后较差,且以化疗、免疫治疗为主的治疗疗效不佳。达拉非尼+曲美替尼是针对BRAF和MEK的靶向药物,联合用药能够从上下游全面阻断MAPK通路,从而达到更好的抗肿瘤效果[3,4]。
目前达拉非尼+曲美替尼治疗BRAF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的方案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循证医学证据。BRF113928研究是一项多队列、多中心、非随机、开放性II期试验[5,6],于2014年4月-2015年12月入组了8个国家19个中心的36例患者,旨在评估达拉非尼+曲美替尼治疗既往未经治疗BRAF V600突变转移性NSCLC患者活性和安全性。结果显示,独立评估委员会(BIRC)评估的达拉非尼+曲美替尼一线治疗的中位PFS高达14.6个月,中位OS高达24.6个月,超过半数以上的患者获得两年以上的生存获益。此外,在BRF113928研究中,同样作为BRAF抑制剂的达拉非尼单药后线治疗BRAF V600突变NSCLC的疗效显示,ORR为33%,中位PFS为5.5个月,充分诠释了BRAF通路双靶治疗的疗效优势。
凭借着达拉非尼+曲美替尼带来的长生存获益,最新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以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均将达拉非尼+曲美替尼作为优先推荐[7,8]。
本例患者为BRAF突变的IVA期肺腺癌伴肺、心包转移患者,肿瘤负荷大,且伴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其一线使用达拉非尼+曲美替尼治疗,肿瘤得到快速缓解,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截至2022年11月最后一次随访时间,患者的疗效评估为持续PR,PFS达16个月。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该患者的治疗经过再次验证了达拉非尼+曲美替尼治疗BRAF突变晚期NSCLC患者获益明显,且安全性可控,期待后续随访的跟进。
值得一提的是,达拉非尼+曲美替尼治疗方案在国内获批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纳入了国家医保。在国家政策的帮助下,BRAF突变患者将以更低的价格获得获得靶向药物精准治疗,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患者“因病致贫”,同时保障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获益。
此外,靶向治疗难以避免耐药的问题,期待未来能够开展更多关于BRAF/MEK抑制剂耐药机制的探索性研究,为达拉非尼+曲美替尼治疗进展后的患者带来更多的全程管理策略,助力患者更长生存。
专家简介
主任医师
台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区主任
浙江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常务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危重及呼吸治疗专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介入微创呼吸分会委员
台州市医学会呼吸分会常务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呼吸内镜联盟委员
专家简介
主任医师
台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浙江省医学会呼吸分会青年委员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职业病专委会青年委员
浙江省基层呼吸疾病防治联盟委员
浙江省肺血管联盟委员
台州市211人才
台州市医学会呼吸分会青年委员
参考文献:
[1]LBarlesi F , et al. Routine molecular profiling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results of a 1-year nationwide programme of the French Cooperative Thoracic Intergroup (IFCT)[J]. Elsevier, 2016(10026).
[2]Mazieres J, et al.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lung cancer and oncogenic driver alterations: results from the IMMUNOTARGET registry. Ann Oncol. 2019 Aug 1;30(8):1321-1328.
[3]Sanchez-Torres, et al. Transl Lung Cancer Res. 2013;2:244-25.
[4][10]Beeram M, et al. J Clin Oncol. 2005;23:6771-6790.
[5]Planchard D, et al. J Thorac Oncol. 2022 Jan;17(1):103-115.
[6]Planchard D. et al, Lancet Oncol 2017; 18: 1307–16.
[7]NCCN NSCLC guideline 2023 v2.
[8]CSCO 2022 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
更多肿瘤前沿内容快来“医生站网页版”瞧一瞧👇精彩资讯等你来*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