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肾功能的5类药物,越早作用对肾脏越有益

经络穴位理论敷熨 2025-01-25 09:38:05

《柳叶刀》揭示全球肾病严峻形势: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超1.3亿

根据《柳叶刀》(The Lancet)发布的《全球肾病负担研究》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慢性肾脏病患者人数高达7亿,其中中国独占1.3亿,占比显著。该研究数据来源于2017年。随着慢性肾脏病的进展,尤其是进入中晚期后,患者的肾功能(以肾小球滤过率为衡量标准,正常值90以上)会明显减退,步入肾衰竭阶段。

中国肾功能减退人数众多,但知晓率低。据估算,我国肾功能衰竭(2-5期)的患病率约为5.13%,基于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14亿人口),这意味着我国肾衰竭患者数量高达7000万,平均每20人中就有1人患病。然而,由于肾衰竭早中期(2-3a期)患者多数无明显症状,且知晓率较低,这使得许多人未能及时察觉并采取措施。一旦病情发展到中晚期(3b-5期),肾功能损害将变得不可逆。

改善肾功能的探索与实践

自1960年国际肾脏学会成立以来,肾病学界已对如何改善肾功能进行了长达60年的深入探索。尽管提出的理论和设想众多,但真正能转化为临床应用的成果却寥寥无几。目前,已发现以下五种药物对肾功能有益:

1、中药合剂

在各类改善肾功能的药物中,中药合剂因其辨证施治、千人千方的特点,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我们自配的中药合剂,由怀山药、白术、六月雪、土茯苓、丹参、生牡蛎等多味中药精心熬制而成,通过健脾益肾、活血化瘀、泄浊排毒等多种机制,有效改善肾功能。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服用该中药合剂的治疗组平均血肌酐降幅达24%。

2、ACEI类药物(普利类药物)

这类药物可降低血压、减少尿蛋白,具有保护肾功能和心功能的作用,能延缓肾功能下降速度。但需注意,部分亚洲患者服用后可能出现咳嗽反应。

3、ARB类药物(沙坦类药物)

与普利类药物机制相似,沙坦类药物同样具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且降压效果更可靠,无咳嗽副作用。但其在保护心功能方面略逊于普利类药物。

4、SGLT-2抑制剂(列净类药物)

这类药物可降低尿蛋白、减慢肾功能下降速度。其中,达格列净已被证实可有效治疗原发性肾病(不伴糖尿病),其肾脏保护作用是沙坦类药物的两倍。但需注意,并非所有列净类药物都适用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

5、碱剂

肾衰竭患者常伴有酸中毒和氢离子潴留,这会进一步损害肾功能。因此,使用碱剂(如碳酸氢钠、枸橼酸钠等)进行改善是必要的。临床上最常用的口服碳酸氢钠价格低廉,性价比突出。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