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向来将寒窗苦读而后金榜题名视为人生一大要事,此乃人生四大喜事之一,而当家里有人高中或者金榜提名的时候,升学宴也就盛行了,一方面彰显家庭成员实力,其次也是光宗耀祖的大事件!
然而如今,升学宴、谢师宴逐渐演变为一种常态化的仪式。
每年高考分数一经公布,似乎就掀起了一场席卷华夏大地的庆祝浪潮。家长们纷纷为考上理想大学的孩子筹备升学宴,一方面是为庆祝孩子的辛勤付出终得回报,另一方面也是期望能收获亲朋好友的祝愿以及礼金。
但是,我们也需对此加以思考:升学宴真的有必要吗?
黑龙江一位家长的遭遇,为我们呈现出了这场热潮背后的别样一面——人情冷暖,乃至尴尬处境。
这位家长在当地一家酒店预定了 34 桌宴席,想要为孩子的升学好好庆贺一番。她满心欢喜地向亲朋好友发出邀请,期望能与他们一同分享这份喜悦。然而,当天的情形却大大出乎她的意料。
按照安排,宴会于中午十一点半开始。可到了十一点二十四分,大厅里却是冷冷清清,只有寥寥几位客人到场,其中还有一个是孩子。
望着空荡荡的大厅,这位家长焦急万分,不断给未到场的客人打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的答复各式各样。有的客人敷衍地表示临时有事无法前来,有的则借口工作繁忙请不了假。
更有甚者,直接不接电话。站在酒店门口,这位家长心中满是无奈与愤怒。她不禁自问,这些人是不是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来?如果是这样,为何不早说呢?
然而,现实再度让她失望。记账人员摊开双手,无奈地表示:“哪有什么钱,我在这儿坐了半天,才收到不到两千块。”
翻开记账本,那寥寥无几的名字格外刺眼。这令她寒心不已,她不停地在心中追问,为何孩子考上大学这般重要之事,却无人愿意前来捧场?
她将这段经历拍摄成视频发布到网上,借此宣泄自己的委屈。在视频中,她气愤地说道:“我家难得办次事,孩子考上大学想要庆祝一下,却没人来捧场,实在是太让人心寒了。”
升学宴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
一些人认为家长为孩子举办升学宴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是对孩子成就的认可和鼓励,能够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努力。
提供了家庭成员共聚一堂、分享喜悦的机会,有助于维护人际关系。
然而,也有一些人对升学宴存在不同的观点:
部分升学宴更多是出于父母之间的人情往来以及维护“面子”的需要。有些家长不论考生成绩如何,都会以孩子的名义举办升学宴,其主要目的在于收取礼金,这使升学宴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可能导致铺张浪费,一些升学宴规模较大、花费颇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容易引起相互攀比的风气,比如在办宴成本、礼金金额、到访宾客数量等方面进行攀比。
对于一些考生来说,可能会带来压力和尴尬。例如,有些考生可能并不愿意参加这种场合,或者考得不太理想而不想大肆庆祝,但却不得不遵循家长的安排。此外,在一些升学宴上,考生可能会被当作“工具人”,全程参与度不高。
为了让升学宴更有意义,可以考虑以下方式:
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意愿和参与度,让孩子真正成为升学宴的主角,例如让孩子参与策划、决定邀请的宾客等。
避免过度追求排场和奢华,注重情感的表达和交流,而非物质的展示。
可以采用更有创意和个性化的方式来庆祝,如制作回忆 PPT、举办小型家庭聚会等,以表达对孩子的祝福和感恩之情。
对于收到升学宴邀请的人来说,如果觉得被人情“绑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与邀请人的关系来决定是否参加,同时也要注意避免铺张浪费的礼金支出。
总之,升学宴本身并无绝对的对错之分,但应该避免其异化为铺张浪费、攀比敛财的不良风气。重要的是,通过升学宴能够真诚地表达对孩子的祝福和鼓励,同时不增加过多的人情负担,让这个庆祝活动回归到其原本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