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夏季,冬季是冠心病患者非常难熬的时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与冬季的生活方式有关,一方面与气候变化有关,当然部分患者病情的加重,还可能存在“没有规范的药物治疗”等因素。
冠心病患者在冬季究竟怕什么,当然是心肌梗死。这是冠心病非常严重的急性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血管严重狭窄或堵塞,而主要表现则在于剧烈的胸痛持续半小时以上无法缓解,加量硝酸甘油甚至也无法缓解胸痛。因此,冠心病患者在冬季出现无法缓解的胸痛,应及时就医,因为心肌梗死持续的时间越长,后期越难逆转,心肌细胞不可再生,一旦坏死,只能以纤维组织替代,而纤维组织却不能发挥心肌细胞的功能,因此心肌梗死的患者,后期或多或少会出现心脏功能减退,对部分患者而言,心功能减退是最终死亡的主要原因。
冠心病患者的冬季之所以这么难熬,一方面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冬季气候寒冷,户外运动减少,从而更容易出现代谢指标异常,其中血脂异常是最危险的因素。与之相关的还有饮食,冬季为了取暖,多以高脂、高胆固醇饮食为主,而这样的饮食习惯恰好是冠心病患者的禁忌,因为它
可直接升高血脂,使血液更加粘稠,冠脉病变更加严重,从而易诱发急性心血管事件。
其次,冬季冠心病患者还容易出现血压升高。大家都知道热胀冷缩的原理,这个原理可以类推到冠心病患者,夏季气候温暖,血管舒张,血压会降低,冠脉损害相对减轻;冬季气候寒冷,血管收缩,血压会升高,而高血压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因此损害会逐渐加重。正因如此,冠心病患者冬季更难熬,因此预防的关键除开改变上述的生活方式,还需要合理控制相关指标达标,当然不仅仅是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也是关注的重点,毕竟冠心病可能是多种危险因素损害的结果。
相比较而言,冠心病的药物治疗更加关键。大家都知道,冠心病的治疗原则在于抗血小板治疗,稳定冠脉斑块,但仅仅是这两项治疗,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服用改善预后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可减轻心肌耗氧,有助于减轻缺血;还需要服用ACEI等药物,可抑制心室重构,目的在于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在这之上,冠心病患者还需要针对心律失常进行预防或治疗,主要是室性早搏。
诊断为冠心病以后,要想真正预防心肌梗死,一方面需要改变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适当运动、低盐饮食,限制糖脂摄入;一方面需要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然而这并不能完全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因为冠脉病变一旦达到50%,便是不可逆转的改变,即便大家控制住了各种危险因素,却阻止不了年龄这个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冠脉硬化也会逐渐加重,因此还需服用他汀类药物延缓冠脉病变,同时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
阿司匹林之所以可抗血栓,原因在于它可抵抗血小板的聚集,如前所述,冠脉斑块破裂后聚集血小板,是形成血栓的主要原因,但即便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也不一定能完全预防心肌梗死,因为部分人本身冠脉病变严重,需要介入治疗才可预防;部分人病变虽然不严重,但却可能产生阿司匹林抵抗,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的作用逐渐减弱,几乎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以致最终进展为心肌梗死。
对于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可联用其它抗血小板的药物,比如氯吡格雷,但使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不适合长期服用,因为这会增加出血风险,作为推荐,可选择通心络胶囊。相比于常规抗血小板药物,通心络发生消化道出血、尿道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等风险更低,更重要的是,它可改善阿司匹林抵抗,同时通心络还具有改善血管内皮的功能,它可发挥抗炎、稳定斑块等作用,加上通心络本身具有改善循环的作用,因此冠心病患者长期服用可多方面受益。
正因为通心络的多方面功效,《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才会推荐冠心病患者服用通心络胶囊。因此,既往我们强调冠心病患者使用双保险:阿司匹林+他汀,而现在则推崇金三角:阿司匹林+他汀+通心络。中西结合,可发挥1+1+1>3的功效。
以上内容仅供科普使用,并不具备任何的诊疗价值,请合理用药,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