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传统节日的文化溯源与名人雅事

零零看文化 2024-12-22 08:58:55

赵孟頫书法

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的双重内涵,作为“二十四节气”之第 22 个节气,是冬季的第四个节气。其节气特点如下:

天文特点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时间最短,晚上时间最长,且太阳照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白天最短,晚上最长,所以冬至又称日南至或“南至”。过了这天,太阳光线才逐渐由南回归线向北移,北半球的白天一天比一天长起来。正如杜甫诗中所云:“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形象地描绘出冬至后阳气渐生,新春即将来临的变化。

气候特点

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即人们常说的“数九寒天”。但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由于地表尚有“积热”,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中国北方大部地区平均气温普遍在 0℃以下,南方大部地区平均气温 6℃至 8℃左右。东北大地千里冰封,黄淮地区也常常是银装素裹。江南地区冬作物仍继续生长,华南沿海平均气温则在 10℃以上。岑参的“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生动展现了冬至时的寒冷景象与万物蛰伏之态。

物候特点

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初候蚯蚓结,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二候麋角解,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三候水泉动,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已经开始暗暗流动。“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这句诗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冬至物候变化背后蕴含的阴阳交替之理。

诸多冬至传说流传至今。其中,较为著名的是“冬至馄饨夏至面”的传说。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深恶痛绝,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便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以纪念那段历史,也祈愿阖家团圆、生活安宁。

在历史的长河中,冬至也与诸多名人轶事相伴。据说,冬至曾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极为重视的节日。在他的诗中,就有描绘冬至时节的景象与心境之作。彼时,冬至一到,朝廷上下放假休息,人们互赠美食,白居易也会与友人相聚,饮酒赋诗,共赏冬日盛景,他在《邯郸冬至夜思家》中写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在冬至的寒夜,白居易孤身一人于驿站之中,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而这种情思也成为了后世感受古人冬至情怀的重要窗口,让我们得以一窥当时冬至的节日氛围与文人士子的内心世界。

宋代的苏轼在冬至也有着独特的经历与感悟。彼时他被贬谪黄州,生活困窘却不失乐观豁达。冬至时节,他见黄州的百姓们忙着准备过冬的食物,自己也参与其中,用当地廉价的食材烹制出美味佳肴,并写下“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的佳句。在这简单的冬至餐食中,苏轼领悟到了平凡生活中的乐趣与真谛,他的豁达胸怀与对生活的热爱在冬至这个特殊的背景下得以彰显,也为后人在面对困境时如何保持积极心态提供了典范。

又如,明代的徐渭,在冬至日会闭门谢客,于书房中挥毫泼墨。他将对冬至的感悟、对自然的崇敬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融入书画作品之中。其笔下的书画在冬至的静谧氛围里更显深邃意境,仿佛每一笔每一划都诉说着冬至的故事,展现出这位艺术大家在节日里的精神追求与创作激情,为中国艺术史增添了一抹独特的冬至色彩。

冬至这一古老的节日,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岁月的流转中,其独特魅力延续至今,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0 阅读:0

零零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