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蜀国损失惨重。
然而,战后,曹魏并没有趁机伐蜀,而是接连三次伐吴。
这是怎么回事呢?
夷陵之战后魏国对吴、蜀的态度夷陵之战结束后,魏国立刻发起了三道伐吴之战!
222年九月,曹丕以10万以上的兵力在长江中游一带,开始三道伐吴。
次年,223年三月,魏军全线撤退,伐吴无功。
又过了一年,224年,曹丕再次发起伐吴之战,耀兵江边而还。
然而,仅仅四个月后,曹丕再次发起伐吴之战。当然···再次无功而返!
短短3年多的时间里,曹丕亲率大军,三次伐吴,无岁不征,只是皆未如愿。
然而,对于此时正处于“危急存亡之秋”的蜀汉,曹魏却十分“友好”。
曹魏不但没有大举伐蜀,就连小规模的进攻也没有,只是让王朗、陈群、许芝、诸葛璋等人,致书诸葛亮,陈说天命人事,劝蜀汉举国称藩。
夷陵之战,吴胜蜀败。而且,吴国是大胜,损失并不大;而蜀国是大败,精锐丧失大半,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加之此后刘备去世,“主少国疑”,算是在ICU里躺着了!
不对蜀国“趁你病要你命”,却一次又一次去讨伐“健康”的东吴,曹魏是怎么想的呢?
夷陵之战期间曹魏原本的决策:无策夷陵之战结束前,东吴潘璋等人建议,继续趁胜追击!
陆逊则表示:不能追啦!魏国在大规模集结军队,名义上是要帮助我们对付蜀国,实际上是包藏祸心,要来搞我们!
也就是说,在夷陵之战结束前,陆逊已经清楚认识到:不管谁胜谁负,曹魏反正都会伐吴。
显然,陆逊是从曹魏在夷陵之战中的表现,看出了曹魏的动向。
夷陵之战爆发前,孙权为避免两面受敌,向曹丕称臣,并请求曹丕出兵攻蜀。
一开始,曹丕还真的企图伐蜀,遂召集群臣商议。
然而,满朝文武,没有人支持曹丕伐蜀!
当时,文武大臣分为两种意见。
一种是以刘晔为代表,建议趁蜀伐吴而趁机也去伐吴!
曹丕否决:人家孙权来称臣你还去讨伐人家,这样以后谁还敢来归顺你?
一种是王朗等三公为代表的,绝大多数重臣的建议:谁也不要打!
王朗虚头八脑讲了一堆,说什么天子大军应该如泰山、华山一样持重,反正就是反对出兵。
如此,曹丕伐蜀的想法得不到支持,自己又否决了刘晔的想法,最终选择按兵不动,实际上就是听从了王朗等三公的建议。
有既定战略,就可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按部就班推进;没有既定战略,就可能随波逐流被推着走。
伐吴之事,就是这么发生的!
伐吴决策并非深谋远虑做出的,只是“应激反应”既然“无策”,没有定下策略,因此,夷陵之战期间绝大部分时间,曹丕没有做什么准备,只是在和孙权扯犊子。
一方面,曹丕出于领导的责任(孙权已经向其称臣),做出随时准备支援吴国的样子,但其实并不打算出兵。
另一方面,曹丕虽不愿趁机伐吴“以绝远者归顺之心”,但却企图趁机加强对东吴的控制。
曹丕如此,孙权也就陪曹丕玩,并把曹丕玩得很窝火!
既然曹丕假装做出要援吴的样子,孙权也就配合曹丕:多次汇报,请求曹丕出兵攻蜀,企图把曹丕拉入夷陵之战。
当然,曹丕本就是做假样子,也不可能真的出兵,只是以吴汉等人的事迹鼓励孙权好好干!
反正大家都是虚情假意,那就都玩虚的,没有关系。
但是,曹魏企图加强对东吴控制,这就是“实招”了,孙权就得接招。
孙权既不能完全不配合,过早摊牌,陷入两面受敌的局面,又不能真的被你曹魏控制!
因此,孙权以“勾践之奇”,接受曹丕册封,并满足曹丕对金银财宝的索取!
同时,对于最核心的问题,“遣子为质”的问题,孙权则开启“拖”字诀。
孙权先是答应一定“遣子为质”,让孙登去做人质,但却想一切办法拖延!为此,孙权甚至不惜曾指天发誓!
经过多次拖延后,到了夷陵之战取胜后,孙权摊牌了,直接拒绝遣子为质!
这是把曹丕当猴子耍呀!
曹丕实在受不了,遂集结兵力,发起三道伐吴之战!
此时,孙权仍然来谢罪,请求曹丕罢兵。
曹丕仍然表示:你儿子孙登早上来,我晚上就退兵!
曹丕开的条件,不是什么要“会猎于吴”,只是要求孙权兑现曾经答应,甚至发过誓的承诺!
可见,曹丕在大举兴兵后,依然留下了足够的余地,并不是真的下定了非要伐吴不可的决心!
孙权拒绝,战事虽开!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曹丕首次伐吴,并不是什么深谋远虑、全盘考虑的结果,只是与孙权外交斗法受辱后的“应激反应”。
曹丕如果早早定下伐吴之心,自然要完全按照军事规律办事,应当如刘晔所建议的,在吴蜀交兵期间大举南下!到夷陵之战结束后才姗姗来迟出兵,违背了规律,显然不是全盘考虑,深谋远虑的结果!
蜀远吴近既然如此,那么,夷陵之战结束前,在孙权还没有直接拒绝遣子为质的时候,陆逊怎么知道曹丕要伐吴呢?
很简单:如果曹丕是要伐蜀,必然要早早在长安治军,精心准备,否则,就只能是“就近”伐吴。
这是因为:蜀远吴近!
对曹魏来说,伐蜀比伐吴,要难太多了!
曹操时期,“四越巢湖”,说打就打,虽然无功,但却进退自如。甚至直到最后,仍留夏侯惇督二十六军在淮南,威服东吴,保持足够威慑!
而曹操两次对汉中用兵,就累得半死,且代价惨重!
曹操第一次征汉中,对付的是张鲁。
当时,曹操从河东等地千里征调,耗费无数,结果在被阻阳平关时,还是因粮尽而险些失败,尽管最终侥幸拿下汉中,但这个曹操口中的“妖妄之国”还是让人心有余悸!
曹操第二次用兵汉中,就是与刘备争夺。
当时,曹操在长安治军大半年,僵持了两个月就匆匆退兵了!而且,为了支持对汉中作战,曹操在南阳等地的大举征调,引发了宛城起义等事件,导致荆州方向空虚,而在关羽“水淹七军”后,许都以南各地起义的“贼寇”,甚至一度使曹操考虑迁都···
因此,对于伐蜀,曹魏群臣都是心有余悸的。到后来曹真伐蜀时,陈群以曹操征张鲁时的例子来劝阻;曹爽伐蜀时,司马懿又以曹操征刘备于汉中的例子来劝阻!
伐蜀,实在令曹魏心有余悸!
这是因为:1、关中地区在东汉末年受李傕、郭汜的毁灭性破坏,人口稀少,已不能承担起伐蜀后方基地的作用,需从其余各地大量征发才能支持伐蜀;2、伐蜀,多是“山行千里”,所行险峻,运输困难;而伐吴则可依托水路,便利得多;3、曹魏统治中心、经济中心皆在关东,距离东吴很近,便于集结、出征;4、魏蜀以秦岭阻隔,不翻越秦岭则无法征伐;而魏吴虽以长江阻隔,但在长江以北仍有大片可争夺地区。
因此,无论是曹操时期,还是曹魏大部分时间,魏国对伐蜀都十分谨慎,相反,伐吴则比较多。
如此,曹丕不伐蜀而伐吴,咱们就可以理解了。
1、曹魏初立,仍不便大举征调而伐蜀。
夷陵之战,蜀国虽损耗巨大,但是,其综合实力总比当年张鲁要强,诸葛亮、魏延的素质,总比张鲁、张卫强得多!
而曹魏初立国,国力不比曹操时期恢复多少,用兵并没有把握。
更重要的是:曹丕是在世家大族的支持下称帝的。倘大举伐蜀,大举征调,不符合世家大族利益,危险大,甚至可能动摇国本。
王朗等三公代表的世家大族强调不动如山,贾诩等人建议曹魏“先文后武”、立足农耕,恢复经济,都反映出当时曹魏统治集团并不愿支持曹丕大举征调。
曹丕去伐吴,都是在顶着三公反对的压力进行的,至于成本大得多的伐蜀,恐怕是无法组织的!
2、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曹魏只能就近伐吴。
曹丕如果魄力足够大,下定伐蜀决心,早早准备,或许还可能伐蜀。
但是,既然都没有做准备,就不可能伐蜀,要集结兵力,就只可能是就近伐吴。
毕竟:自曹操时代以来,统治中心在洛阳、许昌,而在淮南又长期驻扎雄厚军力,具备紧急发起战役的条件!
所以,夷陵之战前后,曹丕只有三种可能:1、精心准备,按照计划伐蜀或者伐吴;2、彻底躺平,什么都不干;3、既不充分准备又不愿躺平,就只有仓促就近伐吴!
曹丕无策,未做准备,只能只剩下“选项三”。
陆逊在与刘备斗法之余,尤能对曹魏洞若观火,确有帅相之才!
内部原因:加强对东部的统治当然,曹丕一心伐吴,其实也不全是真为了伐吴。
曹丕三次伐吴,但其实只有第一次真的打了,后两次基就是“耀兵”,基本上连打都没有打!
跑那么远去阅兵,曹丕自然不是吃饱了撑的!
事实上,第一次伐吴失败后还军途中,曹丕就诏告三公,进行反思:穷兵黩武,古人早有巡戒。何况连年水旱,战士人民损耗都很大,而兴师动众和劳役却比从前倍增。我曹丕要“迷途知返”呀!
可见,第一次征吴失利后,曹丕事实上就认识到不应再征了。
然而,此后,为何还是无岁不征呢?
而且,后两次北伐,孙权不再兵分多路,而只走广陵。
要知道:在南北对峙中,广陵方向是最不容易突破的,很少有人考虑在这个方向用兵。
这是因为:醉翁之意不在酒。曹丕伐吴,却不是冲着东吴去的。
曹丕是冲着徐州、青州去的!
大家知道,徐州,当初为吕布、刘备所盘踞。
曹操破吕布后,一则因当年征陶谦时在徐州屠杀太多,不得当地人心,二则因急于转入对袁绍决战,没有办法加强统治;因此,将”东面之事“委托给了臧霸等”泰山贼“。
所以,青州、徐州,一直保持半独立状态,为臧霸、孙观等地方割据势力所盘踞。
臧霸、孙观等割据势力虽然归顺曹操,但长期保持独立地盘,算是半割据状态。
曹操去世时,在洛阳的青、徐兵作乱。青州兵与臧霸以为天下将乱,竟然擅自击鼓离去。
当时,曹丕初继位,稳定压倒一切,只能采取安抚手段。
但是,青徐不定,曹魏事实上就没有真正完成北方的统一。
因此,曹丕第一次伐吴时,就借机解除了臧霸的兵权;第二、三次伐吴时,又镇压了利城兵变,消除了当地的割据势力!
由此来看,曹丕在夷陵之战前后,在征吴伐蜀问题上错失良机,表现拙劣,但其借机消除内部割据势力,巩固北方的统一,也不失为一个有手段的青年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