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津乐道“性”、头头是道“情”、泛泛而谈“爱”

紫易觉悟兴时态 2024-03-02 04:52:21

《津津乐道“性”、头头是道“情”、泛泛而谈“爱”》

一、性和爱的关系

爱情,作为兽性和神性的混合,本质上是悲剧性的。

兽性驱使人寻求肉欲的满足,神性驱使人追求毫无瑕疵的圣洁的美,而爱情则试图把两者在一个具体的异性身上统一起来,这种统一是多么不牢靠。

由于自身所包含的兽性,爱情必然激发起一种疯狂的占有欲,从而把一个有限的对象当作目的本身。

由于自身所包含的神性,爱情又试图在这有限的对象身上实现无限的完美。

爱情所包含的这种内在的矛盾在心理上造成了多少幻觉和幻觉的破灭,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导演了多少抛弃和被抛弃的悲剧。

人不是木石,有一个血肉之躯,这个血肉之躯有欲望,需要得到满足。

人又不仅是动物,有一个灵魂,灵魂要求欲望在一种升华的形式中得到满足,即具有美感,这差不多就是爱了,柏拉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把爱情定义为“在美中孕育”。

在精神的、形而上的层面上,爱情是为自己的孤独寻找一个守护者;

在世俗的、形而下的层面上,爱情又是由性欲发动的对异性的爱慕;

现实中的爱情是这两种冲动的混合,表现为在异性世界里寻找那个守护者。

在异性世界里寻找是必然的,找到谁则是偶然的。

当一个人不只是把另一个人作为一个异性来爱慕,而且认定她就是那个守护者之时,这就已经是爱情而不仅仅是情欲了。

爱情与情欲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包含了这一至关重要的认定。

也许爱情的困难在于,它要把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种东西结合在一起,反而使它们混淆不清了。

假如一个人看清了那种形而上的孤独是不可能靠性爱解除的,于是干脆放弃这徒劳的努力,把孤独收归己有,对异性只以情欲相求,会如何呢?

把性与爱拉扯在一起,使性也变得沉重了。

那么,把性和爱分开,不再让它宣告爱或不爱,使它成为一种中性的东西,是否轻松得多?

事实证明,结果往往是更加失落,在无爱的性乱中,被排除在外的灵魂愈发成了无家可归的孤魂。

人有灵魂,灵魂必寻求爱,这注定了人不可能回到纯粹的动物状态。

那么,承受性与爱的悖论便是人的无可避免的命运了。

爱情是两个整体的人之间的情感关系。

在这个情感关系中,两人的人生观是否相洽,相洽到什么程度,一定会发生重要的作用。

所谓高质量的爱情,一个必要条件是相洽的程度高。

但是,爱情又不只是人生观相洽的事情,相洽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在爱情的发生中,性吸引和审美方面的强烈感受往往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你在热恋中?

尽情地享受吧。

不过请记住,没有人能够生活在爱的本质之中,我们都生活在现象之中,都只能通过现象来领悟本质。

可恨又可爱的现象世界,给我们快乐和苦恼,给我们昨天和明天,还给了我们不确定性。

无论你此刻陶醉于一个多么热烈的爱情,都不可用它来否定你曾有的人间情感的价值。

你要在你的天地中给它一个恰当的位置,这天空是你的一生的灵魂追求,这大地是你的一生的尘世经历。

二、爱远非仅是性的欲望

大多数人对于爱一般持有两种态度,这两种态度都是很奇怪的:

一方面,爱是诗歌、小说和戏剧的主题;

另一方面,爱完全得不到大多数严肃的社会学家的重视,从未被视为是经济或政治改革中的一件迫切的事。

这种态度是错误的。

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因此,任何干涉爱的自由发展的制度都视为是坏的制度。

爱,如果这个字眼能够得到正确的应用的话,并不是指两性间的一切关系,而仅是那种包含着充分的情感的关系和那种即使心里又是生理的关系。

现代生活中理性以外的三项主要活动是:宗教、战争和爱情。

这些活动都是超理性的,一个有理性的人能够理智地去享受爱的存在。

在现代世界中,爱情有一个比宗教更危险的敌人,这就是事业和经济成功的事实。

人们普遍认为,不应当让爱情去妨碍他们的事业,如果不这样做,那就太愚蠢了。

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和人类其他的问题上一样,平衡是必要的。

为了爱情而完全牺牲事业是愚蠢的,虽然有时也许属于一种悲壮之举;

但是为了事业而牺牲爱情同样是愚蠢的,而且绝称不上是壮举。

然而,在一个普遍以金钱掠夺为基础的社会里,这种情形是常有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

以一个现代典型的商人生活为例:

从他成年之日起,他就把他所有的经历全部放在经济成功上,而且其他的一切不过是可有可无的娱乐而已。

年轻时他不断嫖妓,以满足肉体上的需要,后来虽然结了婚,但他的兴趣和他妻子完全不同,因为他从来没有和她真正亲近过。他很晚才回家,而且由于公务早已疲惫不堪;他第二天早晨起床时,妻子仍在梦中;星期日他要打一天高尔夫球,因为运动对于他能有足够的经历和体力去挣钱是不可缺少的。在他看来,他妻子的兴趣完全是女人所特有的。所以他即使赞成她的兴趣,他也从不打算与她共享这些兴趣。与他在婚姻中的爱一样,他也没有时间去从事非法的爱,虽然在外出差时,他也许会偶然去逛一逛窑子。他的妻子在性方面也许一直对他很冷淡,但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从来没有时间与她调情。从下意识说,他是不满意的,但他并不知道原因何在。他排泄不满的主要方式是工作,但也通过其他一些不大称心的方式,例如通过观看有奖拳击比赛或是制裁激进分子得到一种变态的安慰。他的妻子也同样不满意,于是就在第二流的文学中找出路,而且还折磨那些慷慨和自由的人,借表面上还是以公益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标准为假象。

这种不幸的情形主要归咎于我们对于性的需要和错误的观念。

圣保罗显然认为,婚姻中唯一需要的是性交的机会,这种观念总的来说是为基督教的道德学家们的学说所赞同。

他们对于性的厌恶使他们看不到性生活中的美好方面,结果,那些在年轻时深受其学说之苦的人糊涂一世,竟不能正视他们最伟大的潜力。

爱远非仅仅是性交的欲望,它也是免除孤独的主要手段,因为大多数男女在他们的大部分人生中都会有孤独之感。

在大多数人中都存在着一种对于世界之冷酷和人类之残暴的巨大恐惧,同时还存在着一种对爱情的渴望,尽管这种爱经常由于男人的粗鲁、暴躁或霸道,以及女人的无事生非和碎嘴唠叨而荡然无存。

那种持久而热烈的相互之间的爱情会消除这种感觉,它会摧毁自我主义的坚壁,产生出一种合二为一的新东西。

自然没有造就一种可以独处的人,因为人无法满足自然的生理目的,除非得到别人的帮助。

而如果没有爱情,有文化的人也将无法充分满足他们的性本能。

这种本能是无法得到充分的满足的,除非一个人的整个生命,精神的和肉体的,都进入了这种关系。

那些从未领受过两个人之间的爱所具有的那种亲密关系和深厚友谊的人,失掉了生活中所给予我们的最美好的东西。

他们无意识地,假如不是有意识地感觉到一点,而这种不满则使他们朝妒嫉、压迫和残忍的方向堕落。

因此,让热烈的爱得到它应有的地位应当成为社会学家的责任,因为如果没有这种经验,男人和女人都无法进入完善的境界,而且也无法从世界上的其他人那里感受到那种热烈的情感,而如果没有这种热情,他们的社会活动将无疑受到损害。

只要有适当的环境,大多数男女都会在他们生命的某个阶段感受到热烈的爱。

然而,对于那些没有经验的人,是很难把热烈的爱情和单纯的性欲区分开的,对于那些在优越环境中长大的少女,尤其是这样。

她们因为所受的教育是:她们绝不能和男人接吻,除非她们爱这个男人。

一个要保持自己在结婚时仍为处女的姑娘,经常为急切和浮躁的性吸引所迷惑,而一个有性经验的女人却容易把这种性吸引和爱情区别开。

毫无疑问,这种情形是时常造成不愉快的婚姻的原因。

即使双方之间存在着爱情,这种爱情也会因为一方或者双方认为它是罪恶的而遭到破坏。

当然,这种认识也是有其根据的。例如,帕内尔无疑因奸淫而毁掉了自己的健康,结果他推迟满足爱尔兰人的希望达数年之久。

即使这种犯罪的感觉是没有根据的,它同样会损害爱。

凡是能够带来各种善的爱,一定是自由的、热烈的、无拘束的和全心全意的。

传统教育把爱,甚至包括婚姻中的爱,和罪恶联系到一起。

这种犯罪的感觉常在男女双方的下意识感觉中存在着,这种感觉不但在那些旧传统的继承者身上存在,就是在那些思想解放的人身上也是存在的。

这种态度的影响多种多样,它常使男人变得残忍、愚蠢、做爱时缺少同情心,因为他们做爱时即不会说那些能够确定女人感觉的话,也不懂得如何对待女人才能逐渐进入最后一幕,而这对于激起大多数女人的快感是至关重要的。

的确,男人经常意识不到女人应当体验快感的,如果女人没有这种体验,那完全是男人之过。

在那些受过传统教育的女人身上,时常存在着某种冷酷的自负、肉体上的自我克制以及对男人随意亲近她身体的厌恶。

一个灵活的求婚者也许能够战胜女人的羞怯,但是一个敬重并称赞这种羞怯的,而且将它视为是贞节女人标志的男人,大概是要失败的。

结果,即使在婚后数年,夫妻之间的关系仍然拘禁刻板。

在我们祖先的时代,男人从不要求看到他们妻子的裸体,对于这种要求,他们的妻子会吓得魂不附体。

时至今日,这种态度仍然比较普遍,这是我们始料不及的,即使在那些摆脱了这种态度的人中间,也还存在着不少的拘谨之处。

在当代世界中,还存在着一种更属于心理上的障碍在阻止爱情的充分发展,这就是许多人在担心不能保持他们个性的完整。

这是一种愚蠢的,为现代所独有的恐怖。

个性的目的并不存在于个性本身;个性是一种必需与世界广泛接触的东西,所以他非要抛弃他的孤独之癖不可。

放在玻璃杯里的个性一定枯萎,而那种能够在人类交往中自由发挥的个性才会丰富起来。

爱情、孩子和工作是增加个人与世界接触的主要源泉。

在这三者当中,爱情,按时间而论当居首位。

此外爱情对于父母爱子之心的正常发展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孩子习惯于模仿父母的特点,如果父母不能相互爱,那么,当这些特点在孩子身上体现时,它们所体现的只是一个人的特点,而与另一个人的特点截然不同。

工作绝非总能使一个人与外界有广泛的接触,况且能否做到这一点,全取决于我们从事工作时所具有的精神。

纯粹为了金钱工作是没有价值的,只有那种包含着某种爱的工作,无论是对人、对物或仅仅是对幻想,才会有价值。

仅仅是为了获取的爱是没有价值的,因为这种爱和那种以金钱为目的的工作毫无二致。

为了得到这种价值,爱必须觉得那被爱者的自我和他本人的自我一样重要。

而且还必须认识到别人的感觉和愿望就像是他自己的一样。

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根据我们的意识把我们的自我感觉传达给他人,而且也应当根据我们的本能去这样做。

在解放了的人们当中,我们所以谈及这种真正的爱,正面临着一种新的危险。

由于这些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再感觉到性交的道德障碍,甚至一点轻微的冲动都会导致性交,于是他们把性和真正的情感以及爱情看成是两回事,甚至把性与恨的感觉视为同一。

把性交当成单纯的生理发泄,而对于那些与性交有关的更高的价值,他们却一无所知。

这种态度唯一的结果就是禁欲主义的恢复。

爱有其自己正当的理想和固有的道德标准。

这种理想和道德标准在基督教的说教和对于一切性道德不分皂白的反抗中消失了。

没有爱的性交不能使本能得到充分的满足。并不是说这种性交不能有,因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设置难以逾越的障碍,结果爱也难以产生了。

要说的是,没有爱的性交没有多少价值,应当从根本上把性交当成以爱为目的的尝试。

正如所看到的,爱强烈要求在人生中占有公认的地位。但是,爱是一种无政府的力量,如果放任自流,它是不会安于法律和风俗所规定的范围的。

如果这事与孩子无关,那倒算不上什么大问题。但是,这事一旦与孩子有关,我们就处于一个不同的范围,在这个范围里,爱不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为人种的生物目的服务的。

因此,必须有一种与孩子有关的社会道德,一旦发生冲突,这种道德便能支配热烈的爱的要求。

理智的道德将会把这种冲突减低到最低限度,因为爱不但对其自身有益,对孩子也是如此,只要他们的父母彼此相爱。

理智的性道德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保证爱没有多少的保障,因为它是与孩子的利益有关系的。

三、结婚的理由

你为什么要结婚?

或许有些人的答案是:

因为父母催婚;因为要生孩子;因为到了年纪就该结婚;因为再不结婚就老了…

当然,有的人是因为爱情而选择婚姻。

两个人很相爱,所以想结婚,认为结婚了两个人就能从此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永远在一起。

如果这是你的理由,那么,等到结婚5年、7年之后,你还会这么想吗?

你还会相信结了婚之后,两个人就能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吗?

1.为什么不想结婚?

年少的时候,我们憧憬甜蜜浪漫的爱情,也向往美好幸福的婚姻。

在我们的信念体系中,结婚生子就是人生的默认选项。

那时候,我们觉得自己不仅要结婚生子,而且要生三个孩子。

可惜,我们最终没有走进婚姻,甚至还因为无休止的争吵,以及对方强烈的控制欲,而对感情产生了深深的恐惧。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逐渐看清了现实:

婚姻根本不是什么“happy ever after"式的完美大结局,而是另一个充满挑战的人生阶段的开始。

当然,我们也会恋爱,但即便是身处感情之中,我们也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

不依赖,不控制,不承诺,不谈论婚姻。

我们很清楚,这种“理性”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因为内心有很深的恐惧。

而且我们太喜欢独立、自由的生活了,我们害怕失去自由,也不愿意面对婚后双方家庭之间的琐事。

所以,我们真的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结婚。

我们可以找到的唯一理由就是,父母想要我们结婚。

我们心里很清楚,虽然他们能够接受我们不生孩子,但是他们还是无法接受我们不结婚。

总而言之,婚姻这件事情,一直是件让我们挺苦恼的事情。

潜意识中,我们的确觉得自己要结婚。

但在理性层面,我们又实在找不到说服自己的理由:

我们究竟可以从婚姻中获得什么?

究竟什么才能让我们心甘情愿地放弃部分自由和掌控权,然后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经营一段不知道是否会长久的关系?

2.从两个角度思考婚姻的意义

思考人生意义的两个维度:

一个是纵向的自我超越、自我成长;

另一个则是横向的,与他人的积极连接。

可不可以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婚姻呢?

没想到的是,这个问题给我们打开了全新的思路。

我们发现,其实完全可以从这两个角度来思考婚姻的意义。

婚姻本身就是一种连接,它可以说是我们能够体验到的最亲密的连接形式,而这种亲密感是其他连接和关系所无法给予的。

在这短暂的一生当中,如果能够找到这样一个人,我们彼此相伴,一起携手前行,不也是一件十分美好幸福的事情吗?

当然,我们也知道,拥有美好和谐的婚姻,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可这不正是婚姻的另一个意义所在吗?

婚姻的经营需要沟通技巧,需要学习如何去爱,需要学会尊重,学会宽容……

这些都是我们想要获得的成长。

从这个角度来说,好的婚姻绝不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完美婚姻”,而是:

彼此都愿意沟通,都渴望成长,并且能够在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更好的伴侣。

不过,仅仅是想通了为什么还不够,我们还必须消除内心的恐惧。

事实上,我们之前的不愿意走进婚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害怕受伤,因为我们的潜意识中存在着这样一个根深蒂固的信念:

没有什么感情是可以天长地久的,我们怎么可能一辈子就只喜欢一个人,就对一个人忠诚呢?

我们不仅不相信对方,就连自己,我们都不相信。

如果注定了要失去,注定了会结束,那为什么还要开始呢?

关于这个问题,也想得明白了。

我们之前的想法,其实是典型的“外控者”思维,也就是认为结果是注定的,自己对结果没有任何掌控权。

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感情能否长久,婚姻能否持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

尽管爱情中的激情是短暂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但爱的感受是可以一直存在的;

只要我们懂得如何通过爱的行动和言语,让彼此一直拥有被爱的感受,那么这段感情就可以一直维持下去。

谁会舍得离开这种“被爱”的感觉呢?大家之所以会选择离开,通常都是因为感受不到爱。

无可否认,婚姻的确是有风险的,因为“失去”的可能性永远存在,

但即便如此,我们也没有什么好怕的。

因为我们不需要婚姻,我们只是想要而已。

没有婚姻,我们依然可以活得快乐,生活依然可以丰富多彩。

没有了伴侣陪伴,我们还可以有好朋友的陪伴,还可以结识新的朋友,还可以有新的恋情。

3.选择婚姻的理由:不是我需要,而是我想要

这些思考,可以算得上是一种自我疗愈。

我们曾经拥有过海誓山盟的浪漫爱情,也曾在爱的名义下相互折磨,直至遍体鳞伤。

成长之后,我们才明白,那些伤痛其实都是不懂如何去爱的结果。

现在的我们对于婚姻依然会有一些担心,但相比之下,我们内心更多的其实是憧憬和期待,因为我们知道,婚姻的幸福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我们愿意重新相信爱情,我们也已经为婚姻做好了的准备,

但我们愿意选择婚姻的理由,不是因为我们需要,而是因为我们想要:

我们想要遇到那个可以一起携手成长的你,想要和你一起去感受爱情的甜蜜和美好;

想要和你一起学习如何去爱,如何把感情经营好;

想要和你一起去创造属于我们的幸福生活......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等着你的到来。

四、有情不必终老,暗香浮动恰好

人生不过如一场黄粱梦,在频繁的美丽与曲折的悲欢之后,悠然醒转,新炊却犹未熟。

在这人世间,有些路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的,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地走下去。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如何地去追索。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

含着泪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在长长的一生里为什么,欢乐总是乍现就凋落,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

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们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为了周遭的人对我们满意而已。

为了博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们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

走到途中才忽然发现,我们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你以为明天一定可以再继续做的;有很多人,你以为明天一定可以再见到面的;于是,在你暂时放下或者暂时转过身的时候,你心中所有的,只是明日又将重聚的希望,有时候甚至连这点希望也不会感觉到。

因为,你以为日子既然这样一天一天地过来的,当然也应该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昨天、今天和明天应该是没有什么不同的。

但是,就会有那么一次:在你一放手,一转身的那一刹那,有的事情就完全改变了。太阳落下去,而在它重新升起以前,有些人,就从此和你永诀了。

现在我们能够做的,是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让自己静静的思考,明白该如何做,才能够不让珍贵的东西,重要的人再次失去,明白该如何做,同样的错误不会再次发生。从中吸取经验,吸取力量,继续坚定的前行,寻找喜欢的东西,碰到真爱的人,去做正确的事。

原来岁月并不是真的逝去,它只是从我们的眼前消失,却转过来躲在我们的心里,然后再慢慢地来改变我们的容貌。

年少时,我们因谁因爱或是只因寂寞而同场起舞;沧桑后,我们何因何故寂寞如初却宁愿形同陌路。

每一条走上来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跋涉的理由;每一条要走下去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选择的方向。

在年轻的时候,在那些充满了阳光的长长的下午,无所事事,也无所怕惧,只因为我们知道,在生命里,有一种永远的等待。挫折会来,也会过去,热泪会流下,也会收起,没有什么可以让我们气馁的,因为,我们有着长长的一生,而你,你一定会来。

其实,岁月一直在消逝,今日的得总是会变成明日的失,今日的补赎也挽不回昨日的错误,今日朦胧的幸福也将会变成明日朦胧的悲伤,可是无论如何,我们总是认真而努力地生活过了。

世间总有一些事,是我们永远无法解释也无法说清的,我们必须接受自己的渺小和自己的无能为力。

人生不过如一场黄粱梦,在频繁的美丽与曲折的悲欢之后,悠然醒转,新炊却犹未熟。

月光衣我以华裳,林间有新绿,似我青春模样。青春透明如醇酒,可饮可尽可别离,但我俩多少物换星移的韶华,却总不能将它忘记。

你在人群中对我微微一笑,因为这个微笑,我已经等了好久。等待是一生中最初的苍老,是令人日渐消瘦的心事,是举著前莫名的伤悲,是记忆里一场不散的筵席,是不能饮不可饮,也要拼却的一醉。

丁俊贵

2024年1月10日

0 阅读:0

紫易觉悟兴时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