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逸枫
中国房地产何去何从,引起业界高度的关注。房地产底部探索的讨论在2023年延续到2025年,2025年能否迎来触底、反弹,依然是不确定性的话题。
去年12月份摩根士丹利公布《摩根斯坦利:全球及中国经济和市场展望》报告称,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新房将会触底反弹,第四季度房地产可能会出现反弹。
2025年中国房地产第二季度将会触底、反弹的两个前提条件,第一是即政府通过收储政策有效降低库存。第二是银行体系能消化约1万亿人民币的信贷损失。
大摩预测的依据的来看,首先是2024年新房销售超越供应。在排除政府收购的前提下,中国新房的供应速度已经明显慢于销售速度,竣工面积负增长大于销售。
2024年房屋竣工面积73743万平,下降27.7%。其中住宅竣工面积53741万平,下降27.4%。对应的是2024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97385万平,下降12.9%。
再次是政府引导的去库存化。到2025年年中,70城库存水平将降至理想状态。政策措施刺激了楼市需求,未来政府可能亲自下场购房以进一步加速库存消化。
高库存三大压力,一是截至2024年3月,中国共有23亿平方米的新房库存,这个库存的去化周期大约是29个月左右。低线城市的供应过剩问题更要严重得多。
二是目前市面上存量新房超过30%库存实际是“死库存”。所谓死库存,是指位置偏远、户型差、质量差、规划有问题、缺配套、缺手续、补土地出让金和税费。
三是眼下一些在建的房地产项目未来也会有一部分转换为死库存,比例大概在20%左右。所谓的死库存,就是中短期内,房企无法卖不出去的房子。
最后是金融机构消化死库存,房地产下行周期完成要等到这30%的死库存消化消耗完成,“死库存”最终会由各方买单,但最终还是银行承担坏账损失。
眼下银行每年大概可以消化3000~4000亿房地产不良贷款。剩余30%的死库存可能会导致未来2~3年会再有1万亿左右的信贷损失。
被各种市场参与者消化,等到这一批死库存基本消化的差不多了,才标志去库存成功,标志房地产下行周期的全面结束,未来房地产是没有金融风险的。
假如,两个前提条件达到,2025年中国房地产将会在第二季度触底、反弹。反之,两个前提条件做不到,中国房地产2025年二季度将不会触底、反弹。
笔者认为,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新房将会触底反弹、第四季度中国房地产可能会出现反弹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目前政府通过收储难有效降低库存。
首先是政府通过收储,难有效降低库存。主要是存量商品房和空置土地收储政策落地缓慢和收储之后的去化,都是直接影响到收储去库存的效果。
其次是金融机构消化死库存的效果不佳,卖不出的房子或土地,除了可以打包给第三方或者资产管理公司去处理,但是市场库存大,无法短期消化。
最大的可能性是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解决,不管是重新出售,转为保障性住房、安置房、人才房,用作租赁住房,还是政府收回,但是目前情况和政策不允许。
最后是房地产的库存去化,与保交房进展、房企债务化解、房企销售回升等有直接的关系,但情况不乐观。而收储等增加新的需求方式,目前来看,效果有限。
目前唯有一线和强二线城市去年10月以来到2025年2月,整体保持上升的趋势,其他城市的则是波动下降,全国整体市场处于止跌回稳调整阶段。
中国房地产2025年是否会触底反弹,答案已经出来了。笔者认为中国房地产2025年出现触底、反弹的概率不大,依然处于止跌回稳的调整阶段。
一是销售未全面止跌回稳,复苏回暖。而房企财务和经营困难未明显改善。购房有效需求不足,居民收入没有明显改善。购房入市信心不足,房价未反弹上涨。
二是房地产信用风险未解除,延续到2025年。目前万科的风险爆发,到各类房企债务重组困难重重,退市,清盘呈现,被执行人等频现,债务风险依然存在。
三是保交楼的压力依然存在,项目白名单覆盖范围有限。纳入房地产项目白名单的项目来看,基本上是经营正常的公司和项目,其次是符合快交房的项目。
四是库存压力非常巨大,达到天花板,包括存量土地、商品房,涉及的去库存资金非常庞大,目前国家的债务置换和地方专项债无法覆盖,并且收储要求高。
五是房地产市场严重的供大于求局面未明显改善,这是房地产市场问题最严重的。不管是土地和房子,供应端的不断扩大,需求端的萎缩,形成严重的供大于求。
六是供求两端的政策效力缺乏持续性,去库存的城中村专项借款、城中村货币化安置、专项债收储土地和存量商品房进展缓慢,政策落地难达预期。
七是房地产监管和限制措施没有全面取消,其中房地产的三道红线、贷款集中制、限非标,另外是北上深和海南部分区域的限购等未取消,还有限价限售等。
八是房地产业形成销售下降-债务和交房-房价下降预期的负循环和产业链负循环打破、修复未明显改善,融资呈现收缩转精准,房企融资环境未明显改善。
九是宏观经济面临不确定性的因素,消费持续低迷、外商投资减少、随时面临关税大战、面临通缩压力、地方财政面临很大的债务和财政压力。
智商120的聪明人。21年前后就开始卖房子了。 智商110的明白人,22年前后就开始卖房子了。 智商100的普通人。23,24年前后就开始卖房子了是老实人。25年也不卖房子。因为他们听了媒体的虚假宣传,还等着拆迁房价上涨呢。 参考一下天津市滨海新区某一个老居民区的二窒二手房的房价变化如下。 地理位置大致相同,装修基本相的前题下: 21年40~45万。 22年35~40万。 23年27~35万。 24年20~25万。 25年初20万左右。
25春01:房价不可能上涨了。因为房子太多了。全国盖了8亿套房子,中国只有5.2亿个家庭。空置房有两亿多套。30~40%的空置率。拆房子的空地大约有1300多万亩,又可以盖2亿套房子。所以拆不掉,卖不掉。 且每年的房子的需求量只有几百万套。421家庭有3~4套房。 D: 中国从2000年起的20多年间工资涨了5倍。房价涨了18~35倍。房价比收入高了4~7倍。因此房价下跌75~86%。 空置房分类数据,从99--24年新建房数据; 销售面积 149亿㎡。1.86亿套 。 总竣工187亿㎡。2.34亿套 。 待售6000万套 !售后空置约0.7--0.8亿套。 总共新房与次新房约空置1.3--1.4亿套。 到24年底,全国住房总面积约530亿m²。 二手旧房空置7000万套以上。总空置房不少于2亿套。每年新上市商品房约500多万套。 我国未出售的房地产库存将达到93万亿人民币, 2024年我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额仅为7.6万亿人民币,去库存时间约为12年。 12年后421家庭中4位老人驾鹤西行一多半,但房子还在。
先救十万家开发商,解决烂尾楼问题,别老想着触底反弹
今年房价要跌的你吐血都没用。因为现在鼓吹的人太多,到时跌的更凶更猛,就像前两年的恒大。
反弹就大甩卖,最后加速暴跌!
房产公司不是大米公司
谢就是一个大忽悠
疯狗乱叫
说的太好了太正确了点赞
去库存救得是银行开发商,老百姓得不到真正实惠,更多人能消费得起住的上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