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同道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共同学习和交流的主题是,国医大师张震疏调气机的学术思想与银屑病。
之前我们谈了“疏”和“调”的含义,那么现在我们要说一个观点。疏调是国医大师张震研究员首创,现已形成了系统的、成体系的疏调人体气机学术思想和学说。为什么这么说,先给大家报告一个现象。
我们在跟国医大师张震老学习和工作的过程当中,以及总结他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过程当中发现,张老经常倡导“疏调”二字。那为了把这个“疏调”的含义搞清楚,我们查了许多工具书,期望从工具书上得到有助于认识和理解“疏调”的相关内容。我们查过中华大字典、辞源、辞海,我们查到的是疏导、疏忽、疏浚、疏理、疏密、疏远等等,也见到调停、调剂、 调节、调和等等,但我们查不到疏调一词。我们当时就很疑惑,为什么这些工具书上面没有这个词,复查了一遍结果还是没有,后来我们才发现“疏调”一个词最早是在张震老的论文里出现的。
在国医大师张震之前,没有人把“疏”和“调”结合起来成为一个词,更没有人把“疏调”一个词赋予中医学或者医学的特定的含义。疏调一词是国医大师张震教授创造使用并赋予特定医学含义的专用词汇。
那么“疏调”一词是张老创造使用的,那么它又是怎么来的呢,它是凭空想象出现的吗?我们觉得不是,张震老也说这不是一拍脑袋就想出这个词的,它怎么来的呢,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来源于临床实践。疏调来源于国医大师张震研究员70多年的临床实践,是对成千上万的病人进行诊疗后得到的规律性的总结。张震大师发现临证治疗中合理使用疏调法常常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其“一体两翼”的疏调气机治疗学,值得大家关注,值得大家学习的。
②来源于经典。我们的医学总是有承接的,疏调与中医学的前人的观点、认识和经典是有联系的,张震老师也告诉我们,疏调在中医的经典著作里有其影子的。

《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在这里我们看了疏和调。疏什么,疏其血气,目的是什么,令其调达,最后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而致和平。
《素问·至真要大论》:“逆之从之,逆而从之,从而逆之,疏气令调,则其道也。”在这里我们也看了疏和调。疏什么,疏气;令调是什么,是达到调的那么一个状态;则其道也,这是治疗的大道。虽然它们还不是一个词,但我们在经典里看到了相似的表达,还讲了这是治疗的大道。
那么我们讲了中医学,也讲了疏和调,同时还讲了疏调这个词,接下来我们来谈一谈气和气机。
气是一种极其细小精微而又十分活跃的物质与功能的统一体。大家一定记住这句话,它是物质与功能的统一体,只谈物质或者只谈功能都是不全面的。通常情况下我们看不到气的形态,但是我们能够感受到它的一些活动存在。
人体诸气的相互联系与运行机制简称“气机”。从字面词意解释“机”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枢纽或核心。“机制”表示人体组织器官与其功能相互联系之运行规律,人体气机则是脏腑经络诸气之联系与运行活动规律之概括或总称。

那么我们把这些词全部串起来,疏调气机治疗法是什么意思呢。疏调气机治疗法,就是通过疏通调节的方法使人体气血阴阳等达到平和状态。也就是就是疏调脏腑经络诸气及其功能活动,使之符合生理和平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健康状态。
讲到这里,我们就对中医学疏调气机治疗法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了,我们认为疏调气机治疗法非常重要,甚至提出了一个观点,认为它是我们中医临床治疗的基础方法之一,为什么这么说,这是因为中医学疏调气机治疗法本身具有两个重要的属性。
①它有实用性。实用性即有实际使用价值的,可实际应用的。有些理论虽然很重要很合理,但是它在临床上有一定的距离,不能在临床上直接使用。但疏调气机治疗法是能够在临床上直接进行使用的。云岭中医疏调学派的专家在日常诊疗工作中,使用疏调法和疏调汤加减治疗的几率是比较高的,统计后发现其使用率有60-70%。
②它有通用性。即使用范围广,能普遍适用。在《国医大师张震气机疏调论治》一书中,记载了11个疏调汤的使用方法和原理,用于内、妇、儿、外、皮肤等科。国医大师张震老的学术继承人们,也并不局限在某一专科或者某几个病种上,不同的科室的学术继承人们在结合了疏调气机学术思想和本科的特点后,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正因为国医大师张震研究员的中医学疏调气机治疗法具有实用性和通用性,所以我们认为疏调气机治疗法是临床治疗的基础方法之一。那么既然是基础方法之一,就值得大家学习,值得大家在临床上尝试着来使用,用实践来检验其是否确能够使临床效果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