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坐拥3500万粉丝的偶像级科普男神出新书了,狠狠心动!

衷心书院 2024-02-13 07:07:30

他是我们家人气最高的科普男神。

他的招牌开场白响彻全国:“鉴定一下网络热门生物视频”。

距离2020年无穷小亮第一次说出这句话,已经过去了四年。

这四年,他收获了几千万的粉丝和“科普男神”“水猴子之父”“狐主任”等爱称,让网络上曾经信众甚多的水猴子谣言无处容身,也教会了大小朋友路边的野花都叫什么。

不过从比这更早的时候起,小亮一直在默默耕耘另外一件事。2016年,他的“现象级”科普作品《海错图笔记》一经出版,就被粉丝们抢疯了,“中国自然好书奖”等各种大奖直接拿到手软;

2020年,《海错图笔记》入选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

2023年,《海错图笔记》系列终于迎来了收官之作——《海错图笔记·肆》。

至此,小亮考证了《海错图》300多幅古画中的241幅,基本上将这本古籍中有来源、有故事的生物都考证了个遍。9年辛劳,终得圆满。

但是,在线下见了5000名读者朋友之后,我们发现了一个问题——

无穷小亮在小朋友中的人气高到超乎想象!很多家长都说,小亮是自己孩子“唯一的偶像”,不仅喜欢看小亮的短视频,还主动要求买小亮的书来读。

为了回报小朋友们的喜爱,时隔4年,《海错图笔记》再次推出青少版——《海错图笔记·青少版2》。

专为青少年进行特别设计,一书看懂小亮式博物知识学习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提升阅读力。

这也是《海错图笔记·青少版》的完结篇,一本专门送给孩子的海洋科普笔记!

与《海错图笔记》相比,青少版开本更大、图片更大、价格更低!

青少版采用16开大开本,四色全彩印刷,放大部分展示物种特征的图片,更利于小读者辨识、理解;

全程环保印装,保护海洋从我做起;

特别设计物种知识栏目“海错图笔记的笔记”,提炼生物学、博物学相关知识点,带领小读者领略科学探查的趣味;

增加生僻字注音,让阅读更顺畅,让小读者们可以轻松阅读;

随书赠送5张物种探察图鉴卡,学以致用,在快乐阅读中学会探索方法,像无穷小亮一样开启自己的观察与记录;

56幅清代《海错图》原图,24篇海洋生物探究笔记,丰富自然科学知识,塑造正确生态观!

阅读本书就好似进行一次有趣的博物学大探查,同小亮老师一起踏上穿越古今的探究之旅,感受融会贯通的快乐和成长。

1跨越300年的对话

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位民间画家,叫聂璜。

他还是一位生物学爱好者,游历了河北、天津、浙江、福建多地,实地考察了不同生态环境中各种水生物的习性,询问渔民,查询古书……

在经过几十年积累以后,利用自己所擅长工笔重彩博物画技能,终于完成了这部描绘了300多种海洋生物、颇具现代博物学风格的奇书《海错图》。

所谓“海错”,并不是说它有海量的错误,“错”实际上是表示种类繁多、错杂的意思,出典于《尚书·禹贡》:“厥贡盐公式,海物惟错。”

《海错图》里的动物,你能猜出对应的现实中的哪种吗?

《海错图》成书之后整整沉寂了28年,直到雍正继位,才重现江湖。根据雍正四年的皇宫档案记载,太监苏培盛把《海错图》带入了宫中。

之后,乾隆、嘉庆、宣统等皇帝都翻阅过这部图谱。

《海错图》和里面画的生物。图:《博物》

小亮第一次接触《海错图》是中学时期,在故宫的一次展览上看到了它。

这本画谱里全是稀奇古怪的海洋生物,说它是工笔画吧,动物的神态又十分卡通。说它是漫画吧,可又一本正经的样子。从那时起,小亮心里就埋下了一颗海洋的种子。

2014年,一听说《海错图》被故宫出版了,小亮立马跑到故宫神武门旁的售卖点,买了刚出炉的一本。

翻阅之后,这扇新世界的大门彻底在小亮面前打开了。但他也同时发现,书中不靠谱的地方有很多。比如有些动物聂璜未曾亲见,根据别人描述绘制,外形有很大失真。关于习性的记载,也是真假混杂。

《海错图》中的鲸鱼

聂璜在书中多次留下“以俟后有博识者辨之”的文字,希望后世能有人解答他弄不清楚的生物问题。

很多现象其实今天的科学已经可以解决了,但是没有人去解决。小亮决定接下聂璜的挑战:从今天生物学的角度,对《海错图》中的生物进行分析考证。

他翻阅各种资料,还去辽宁、福建、广东、广西、天津以及日本、泰国等地搜集素材、实地考证,拜访一线科研工作者……这些年来,厦门甚至几乎成为小亮的第二故乡。

《海错图笔记》写作中。供图:张辰亮

功夫不负有心人,凡是聂璜在《海错图》中发问的地方,小亮在《海错图笔记》中基本都做出了回答。

这套书是两位博物学者,跨越三百年的对话。

2跟着小亮老师求真知小亮这些年一直在社交网站和短视频平台坚持科普,全网积累了几千万粉丝,但是在他看来,书才是真正的好东西。他在书里花的精力、投入的知识量,比视频里多了无数倍。小亮说:“好东西都在书里。我用视频把人聚过来,再请他们看我的书,现在就得这么着才行。”短视频受限于篇幅,而在《海错图笔记》中,小亮可以放进更多干货。他梳理了每种生物鉴定清晰的科学考证过程,并且参考了海内外的权威文献,结合了大量海洋生物领域的权威专家的研究成果。书中包含了大量的独家海洋生物照片和民间趣味故事,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这些丰富的课外阅读内容也可以与课本上的知识融会贯通,让孩子也成为科普知识小达人。例如,聂璜记载了一种长相十分特别的“鬼面蟹”,他发出疑问,螃蟹背上为什么会长出鬼脸?聂璜画的“鬼面蟹”聂璜自己给出的解释是,螃蟹的身体像太极图,双钳代表两仪,八条腿代表八卦,背部有十二颗星斑,呼应十二地支,长着鬼面的蟹,肯定蕴含着更神妙的奥义!聂璜的思维方式是“格物致知”。没有科学的思维模式,再有一腔热血,也无法获得正确的知识。而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卡尔·萨根,对蟹背上的鬼面又有另一种曲解。卡尔·萨根在《日本平家蟹》里写道,传说死去的平家武士化为了蟹,后背长有武士面孔。日本渔民捉到这种蟹就把它们放回海里,以纪念这场海战。卡尔·萨根认为:“如果你是一只蟹,你的壳是普普通通的,人类就会把你吃掉,你这一血统的后代就会减少;如果你的壳跟人类的面孔稍微相像,他们就会把你扔回海里,你的后代就会增多……随着世代的推移,那些模样最像武士脸型的蟹就得天独厚地生存下来。”浮世绘画家歌川国芳的这幅画里,战败的平家大将平知盛随巨大的船锚沉入海底,成为怨灵。他的士兵纷纷化成了平家蟹。但是这个想法只是卡尔·萨根一厢情愿的想象,现实中就算真有一只关公蟹恰巧长得不像人脸,又被日本人捞到了,还是会被扔回海里,因为它又小又薄,没有食用价值。既然长不长人脸都要扔,那就不存在人工选择了。推翻了两种错误的观点后,张辰亮详述了现代科学对于蟹壳为什么形似人脸的推测:关公蟹背上的“鬼面”,正好符合螃蟹的内脏分布,这是大自然的一种巧合。蟹壳分区图(以蜘蛛蟹为例)。看图可知,关公蟹的鬼面纹并没有逃出这些基本的纹路至于为什么关公蟹的鬼脸如此突出,是由这种螃蟹的生活习性造成的:为了贴合海底,关公蟹让自己的身体尽可能扁,反衬得内脏形状突出了。中国海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关公蟹:伪装仿关公蟹可以看出,小亮写的书和他的“鉴定网络热门生物”短视频是同一种风格:在幽默平实的文风下,有着扎实的考据和理论支撑。他的科学精神值得所有青少年学习,而他的语言风格又让科学不再遥远。3德智美全面发展除了有趣的科普知识,《海错图笔记》还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融会其中,这本书除了能给孩子智力的挑战,更有品行熏陶和美学教育。通过与聂璜时代的海洋古今对照,书中处处体现着小亮的人文关怀与环保意识。例如,《海错图》中记载了一种奇观:蠔山,是指牡蛎附着在礁石上,长成6~9米高的小山。长满牡蛎的礁石,科学界称之为“牡蛎礁”。但张辰亮多番求证,查阅资料,请教厦门、福建等地的专家,都没能找到如聂璜描述般的牡蛎礁。甚至连低矮的牡蛎礁,也由于长期的过度采挖、水体污染、海洋开发,在渐渐消失。比如天津大神堂牡蛎礁,2000年尚有35平方千米的牡蛎礁,到2013年,保存良好的礁体只剩0.6平方千米!那些聂璜见证过的完好海洋生态系统,如今只能在古籍上一窥。好在经过科学家们的努力,社会各界渐渐意识到了海洋保护的迫切性,尝试各种方式修复海洋生态,禁渔、投放牡蛎壳、复育珊瑚......也许未来的某一天,聂璜笔下的蠔山能重现。保护工作者向国外的牡蛎礁海域泼撒牡蛎壳,给幼蛎提供附着点,试图恢复牡蛎礁规模书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通过讲述海洋环境的变迁、自然环境恶化对生物造成的危害、科学家和渔民为了恢复环境做出的努力,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让孩子在趣味中学到东西,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爱。此外,《海错图笔记》中也不乏美学教育。《海错图》中收录了聂璜手绘的300多幅工笔重彩画,其中有一些是他亲眼所见、亲笔写生的,也有一些是根据渔民讲述而推测想象的。小亮不仅从这些画中找到甄别物种的线索,也品味其艺术价值。一天,福宁州渔民送给聂璜一只“牛角蛏”。聂璜“见之大快”,拿回家仔细观察。他发现,这种贝类“略如马颊柱,而纹各异”,打开壳后,“其肉五色灿然”。聂璜想把整个肉质部分画下来,可它们都软趴趴地黏在一起,“层次细微,不能辨”了。他想了个好办法,把牛角蛏蒸熟,肉就挺立起来,再把肉剥下,泡在水里观察,避免反光干扰。就这样,聂璜画出了肉质部分的样子,真是动脑子了。画完后,聂璜似乎不太满意,说:“其色黄赭浅深相错,虽善画者难绘。”《海错图》里的“牛角蛭“图但小亮觉得他谦虚了。这幅牛角蛏图,小亮认为是《海错图》贝类部分里最精彩的一幅,可称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且看小亮如何鉴赏:首先,壳和肉画得非常准确,尤其是壳的尖端突然变细这一特征,使人能鉴定到种——江珧科的旗江珧(别名牛角江珧)。前后闭壳肌、外套膜、内脏团也鲜明可辨。最可贵的是,他竟把这堆肉画出了一种中国画特有的美感。小亮还找出1801 年英国人绘制的多棘裂江珧作为对比。这幅画显示出了江珧金黄色的足丝,科学有余,但和聂璜的“牛角蛭”相比,少了—些艺术感。1801 年,英国人绘制的多棘裂江珧4像小亮一样科学思考《海错图笔记·青少版》中,共有24篇海洋生物探究笔记,考证了44幅《海错图》原图。感知博物精神,习得科学思维,体会生活美学。而《海错图笔记·青少版2》,又精选了第一册中没有收录的24篇文章,共考证56幅《海错图》原图。这本书从“青少年认知度高、与中华饮食相关、物种亟待保护、解谜难度高和与中国滨海地区生活文化相关”五个维度展开,物种涉及甲壳类、鱼类、藻类等生物类群。阅读本书就好似进行一次有趣的博物学大探查,同小亮老师一起踏上穿越古今的探究之旅,感受融会贯通的快乐和成长。56幅《海错图》原图,24篇海洋生物探究笔记,5张物种探查图鉴卡;学习小亮式博物知识学习方法,培养问题解决思维方式,提升阅读力;海洋生物与美味佳肴,给孩子新奇而又贴近生活的阅读体验;习得科学思维,像无穷小亮一样开启生物观察与记录!
0 阅读:3

衷心书院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