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了!女子地铁扇男子耳光,男子还手双双被罚,网友:又是互殴?

佳航 2025-02-18 10:48:25
导读

近几日在北京地铁上,一场因占座引发的争执居然演变成了肢体冲突,最终双方都被警方带走!这事儿真是让人匪夷所思,究竟是谁理亏?到底是正当防卫还是互殴?来看看这起事件的详细经过,或许你也会对这场“地铁争斗”有不同的看法!

事件经过

近日,在北京地铁昌平线,一起争执引发了乘客们的围观和议论。

事情的起因是一名41岁的女子张某,因为一名男子李某将其背包挪动,导致双方发生争执。

起初,双方仅仅是口头上的争吵,但随着争吵的升级,最终演变成了肢体冲突。

这两人都被北京公交警方带走调查。

经过调查,张某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并处罚款300元,而李某则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并处罚款200元。

两人都因扰乱公共秩序而受到处罚。

对此,网友们纷纷表示:“这也太冤了吧!”

但有些人则表示:“这都是活该!”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来看看这起事件的详细经过。

据悉,张某在地铁上占用了一整排座位,并用背包占座。

李某见状上前理论,认为这样做是不文明行为,应当让人坐下。

面对李某的理论,张某并没有收起背包,而是与李某发生争吵。

起初,两人只是口头上的争执,但随着双方情绪的失控,争吵最终演变成了肢体冲突。

双方都有动手,结果就是两人都被警方带走调查。

张某被罚款300元,行政拘留5日,而李某则被罚款200元,行政拘留5日。

事件发生后,很多网友纷纷为张某喊冤,认为李某根本没有权利去指责张某。

也有部分网友表示:“就应该这样!”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正当防卫还是互殴

根据北京公交警方通报,此次事件的双方都有动手行为,因此无法明确区分出谁是受害者,谁又是加害者。

面对这种情况,警方则会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判定,一般来说,如果双方都有攻击行为,就会被认定为互殴,而不是正当防卫。

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其实并不难发现,有很多时候双方都存在攻击行为。

如果其中一方受到了侵害,是否就能够进行正当防卫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

“公民对于正在实施的不法侵害行为,可以对侵害人实施制止或者打击,不受刑事处罚。”

那么,正当防卫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呢?

第一,对方正在实施侵害。

第二,防卫行为针对侵害者。

第三,防卫行为不过当。

如果满足以上三个条件,那么就可以被认定为正当防卫,而不受法律的制裁。

比如说:甲在酒吧内,与酒吧工作人员发生争执,酒吧工作人员为保护自己,与甲发生肢体冲突,而甲则可以进行反击,只要甲反击的力度不超过酒吧工作人员对甲实施侵害的力度,就可以认定为正当防卫,不受处罚。

但反之,如果甲在酒吧内对酒吧工作人员进行无故殴打,就无法被认定为正当防卫,而是会被认定为寻衅滋事罪。

所以说,在不明白自己是否属于正当防卫时,最好不要轻易动手,以免陷入更为被动的境地。

面对不讲理的人,我们更应该冷静处理,不要与其发生肢体冲突,而是选择报警来维护自身权益。

并且在与他人发生争执时,要尽量保留证据,以便后续处理。

比如录音、拍照等,这些都能够很好的证明自己的清白,也能有效的维护自身权益。

为何占座不会被处罚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占座问题,那么为什么占座问题却不会被处罚呢?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规定:

“在公共场所使用暴力或者威胁方法强迫他人接受自己不正当要求,对他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也就是说,如果在地铁上因为占座问题而大打出手,就会面临十天以上的拘留和500元以下罚款的处罚。

所以说,占座问题虽然不违法,但用包占座属于不文明行为,应寻求地铁工作人员处理。

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时刻保持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要做出损害他人权益的行为,这样才能够避免与他人发生争执冲突的可能性。

结语

这起事件让我们看到了在公共场合,如何处理冲突是多么重要。面对不讲理的人,冷静应对绝对是明智之举,别让小事变成大麻烦。你们觉得这两位乘客的处理方式如何?占座的行为该不该受到惩罚?快来评论区聊聊你的观点!

0 阅读:0

佳航

简介:才华有限,水平一般,多谢抬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