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央视《顶级实验室》走进长城技术中心的节目火了,普通网友终于有机会看到汽车研发中的各种严苛试验、验证。而更让人惊喜的是,长城全场景NOA还挑战了北京拥堵CBD和狭窄胡同,整个过程不仅做到了0接管,博弈、规划还非常丝滑自然,这样的表现,大大出乎了我们的意料。关注智驾的读者应该都知道,今年,端到端跃升为自动驾驶的主要技术路线,开启新一轮技术周期。端到端能让智驾更像人类驾驶员一样聪明、自然,也能更好地处理长尾场景。华为、小鹏、蔚来、理想今年都在加速推送端到端的落地上车,传统车企似乎又慢了一拍。只有长城汽车,不仅率先落地了端到端,还和新势力一样保持着快速的迭代。相比今年4月挑战六道口“保定”和7月挑战8D城市“重庆”,现在的长城全场景NOA取得了更大的进步。为什么长城能在智驾角逐中杀入第一梯队,这种能力又会给未来的长城带来什么呢?
最靠谱的“第一智驾”
得益于更强的泛化能力,端到端在今年已经代替规则算法,成为了业内广泛认可的高阶智驾方案,甚至有人认为端到端将开启人类通往无人驾驶的大门。作为率先应用端到端方案的传统车企,长城在今年4月、7月就挑战了保定六道口和8D魔幻城市重庆,面对堪称国内最复杂的城市路况,长城全场景NOA表现非常从容轻松。而这次挑战北京CBD和传统胡同,长城全场景NOA展现出了更大的进步。在CBD区域,长城全场景NOA依旧是毫无压力的完成了红绿灯识别、掉头、无保护右转等基础操作。相比之下,小胡同和国子监才是真正的天花板难度,车道狭窄、无车道线,车流中还混行着电瓶车、行人、游客。而全场景NOA能够快速重建世界模型,精确识别到车道宽度和路肩位置,保证基本的行车路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胡同中,电瓶车往往速度更快,方向也非常随机。而得益于全新蓝山全车27个传感器,长城全场景NOA能够精准识别车后电瓶车的位置和方向趋势,在电瓶车超车时,会进行小幅转向避让,并减速让行。
而在著名景点国子监,人流不仅更加密集,游客的注意力也集中在景点上,几乎不会顾及行驶的车辆,动向预判更加困难。而长城全场景NOA的端到端技术展现出了强大的博弈能力。全新蓝山不仅能精确避让拍照的游客、糖葫芦小摊,还能跟着前方行人缓慢蠕行,保证行车效率。同时,在两侧都有游客时,全新蓝山也能找到合适的空隙,并迅速通过。而过去的规则算法面对这样的场景会受限于写死的人车间距,进行无休止的让行,最终困在人流、车流中无法动弹。
在北京挑战中,长城全场景NOA展现出了三个特点:果断、聪明、自然,做到了无安全死角、无问题场景。这些特点非常接近人类老司机的表现,完全达到了智驾第一梯队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就在11月广州车展,长城汽车宣布全场景NOA全国100%开城,这意味着所有全新蓝山智驾版的用户,都能体验到这套“全国都能开,全国都好用”的高阶智驾。《端到端自动驾驶行业研究报告》认为,国内自动驾驶公司的模块化端到端方案上车量产时间可能会在2025年。而市场研究机构 infas发布的《未来出行趋势预测调研报告》指出,有88%的中国消费者希望,甚至必须要在新车上体验到智能驾驶功能。显然,智驾将成为明年中国车市的核心竞争点,而拥有强大的全场景NOA的长城汽车,已经抢占到了新一轮技术竞争的先机。
如何制胜高阶智驾?
科技企业由于对软件、算法的重视,往往在智能化方面走在传统车企前面,从特斯拉、到华为、蔚小理,他们也都是端到端赛道上的头号玩家。而长城全场景NOA之所以能从一众传统车企脱颖而出,保持和科技企业一样的技术步伐,离不开长城30年如一日,对前沿技术的重视和投入。端到端是数据驱动的模型,数据和训练的重要性被提升到空前的高度,这给研发端到端的企业提出了三个要求:数据、算力和人力。因此,我们看到,端到端玩家基本都有自建的AI超算、数千人的研发团队以及庞大的数据采集。目前来看,传统车企中也只有长城建立起了与科技企业对等的技术体系,对高阶智驾坚决的投入,正是长城全场景NOA保持领先的秘诀。“过度投入研发”一直是长城的标签,智能化方面,长城更是不惜投入。早在2011年,长城汽车就已经开始智驾领域的布局。13年来,长城汽车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用于开发智驾技术。以2023年为例,长城研发投入达到110.34亿元,营收占比达到6.37%;研发人员占比达到29.30%,其中智能化团队达到6000人。2023年,长城控股专利公开量达6888件,专利授权量达4665件,均连续三年获中国民营车企集团第一。
针对智驾技术,长城自建了九州超算中心,算力达到3EFLOPS,为全场景NOA的持续进化提供充沛的算力支持,全新蓝山使用的智驾大模型SEE正是运行于九州超算之上。相比算力、人力,数据才是制约端到端进化的关键。训练端到端就像抚养一个婴儿,没有足够的教学、输入,它就无法快速成长。马斯克曾表示,在训练端到端方案的FSD V12时,过去积累的数据只有大约万分之一是可以用的。而为了解决数据问题,长城进行了超900万公里的实车测试、超5000万公里的仿真测试。同时,长城汽车构建了新一代的AI数据智能体系,基于8D标签+AI智能技术,提升了数据闭环的自动化水平,将效率提升了数十倍。另外,目前的端到端还没发展到完全形态,安全性还没达到无人驾驶的地步。为此,长城全场景NOA采用了端到端+规则兜底的思路,实现了驾驶体验与安全之间的完美平衡。英伟达汽车事业部副总裁吴新宙就曾肯定这种方案:“端到端模型提供更拟人且灵活的处理,而原来的模型和方法则可以保证安全性。”“新能源下半场是智能化”已经成为了行业共识,凭借前瞻的技术视野和不惜投入的决心,长城完成了以端到端为首的一系列前沿智能化技术布局,成为了传统车企中的头号智能玩家,为用户带来了领先的用车体验。而全场景NOA只是长城加码智驾的开始,全新的智驾大模型SEE 2.0已经在研发中,很快我们就能在长城车型体验到门到门的全智驾出行。
以技术投入打造可持续经营新样板
从2023初至今,价格战已经持续两年之久,一个行业共识是,这场内卷还将持续数年。纵然价格战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但日益白热化的竞争已经给技术进步蒙上了阴影,因为很多车企陷入了不增收、不增利的状态。汽车是一个技术为王的行业,但日益孱弱的盈利能力,甚至是不断扩大的亏损,让很多企业难以维持前瞻技术研发,陷入了恶性循环。就在行业发展遭遇巨大挑战之际,长城汽车站了出来,树立了一个可持续经营的标杆。凭借全场景NOA、COFFEE OS 3.1以及全面进阶的豪华舒适配置,全新蓝山自8月底上市以来,连续三个月销量稳定保持在6000辆左右,成为家庭智能大六座SUV市场中的热门之选。这其中,依托于长城前瞻技术布局,全面提升的智驾、智舱体验,是蓝山持续热销的核心原因,它的到来一举刷新了高端大六座SUV的价值标准。
就像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顶级实验室》中所说:“长城汽车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以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只有不断创新和进取,长城汽车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长城魏牌的旗舰车型,蓝山出色的表现还引领了长城强劲的财务表现。根据长城汽车第三季度财报,Q3长城汽车营收508.25亿元,环比增长4.65%;归母净利润33.50亿元,刷新历史纪录,连续三个季度突破30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长城汽车营收1422.54亿元,同比增长19.04%,创历史新高;净利润104.29亿元,同比增长108.70%;扣非归母净利润83.74亿元,同比增长119.93%,刷新历史纪录。出色的产品表现是长城财务增长的核心原因,第三季度,长城新能源车型销售7.91万辆,环比增长8.10%;20万元以上车型销售7.20万辆,同比增长8.92%。很显然,得益于领先的智能化、电气化技术赋能,以蓝山为首的高端产品线已经成为了长城可持续经营、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面对不断加剧的内卷,长城凭借领先的技术,以体验更好的产品俘获了用户的芳心。通过核心技术的自研,长城也更好地控制了成本,最终实现增量、增收、增利。更重要的是,这些技术也让中国汽车有了更多的底气。回顾欧美日韩车企的历史,没有一个国家的汽车工业是靠低价发展壮大的。尤其是后发的日韩车企,都是凭借比更优秀的核心技术崛起,中国汽车工业亦要遵循这样的发展路线。魏建军曾忧心忡忡表示:“在新能源领域,中国虽实现加速超车,在产业布局、算法等领域实现领跑,但在核心方面,依旧要依赖外国企业。”在魏建军一语中的的背后,则是长城在持续加大技术投入,竭力弥补中国汽车的短板。依靠这种长期主义信念,长城不仅走在了智能化的最前沿,更让中国汽车有了更多的竞争底气。
中国汽车市场仍在深度重塑的进程中,长城造车已有30年的沉淀,经历了多次行业周期,长城深知如何在乱局中行稳致远。以技术为船,以产品为帆。今年来,长城潜心打造的前瞻智能技术集群,已经展现强大的市场杀伤力,随着这些技术在长城产品阵容中加速普及,长城的转型和发展势必还将进一步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