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高东汉时候就从西域来到了中国,他的主要成就是把佛经翻译成中文,他的一生大约翻译了34部40卷的经书。其中著名的有《阴持入经》、《百六十品》、《安般安意经》《十二门经》等等。
如同释迦牟尼一样,安世高出身也很显赫,他是西域安息国的王子,安息国也就是现在的波斯。安世高长着高鼻梁蓝眼睛,身材消瘦。
他从小就过着常人难以想象奢华生活。但这些都他来说,远不如翻译一本经书带来的快乐和成就多。
翻译经书的工作是孤独寂寞的。尤其是在东汉时期,能有个稳定的居所做一些文字工作,简直是不可思议。不说寺院没有,经常爆发的战乱也让人在时刻担忧经书和人生的安全。
安世高每翻译出一部经书,就喜欢在洛阳给普罗大众讲经,人们也开始相信他讲的经书,把他当做菩萨。
安世高说他其实是一个中国人,他的前世就是中国,并且在前世的时候,他就已经是一个僧人,后来被一个少年所杀,后世投胎到了安息国当了王子,所以,他回到中国传经是佛祖的安排。
后来,安世高来到广州,寻找到了那个前世杀他的少年。当时那少年还健在,安清就径直去到他家,讲说了当年被他杀害的旧事,并向他叙述了其中的宿世业缘。安清面对杀己之人,不但没有心生仇怨,反而欢喜相向,他说道:“我还有剩余的业报没了,现在还要赶往会稽进行了断。”那位广州人觉悟到安清不是凡人,豁然心开意解,对自己过去所犯罪业深加追悔,并拿出丰厚的财物供养安清,并跟随安清一同东游,抵达会稽(今浙江绍兴)。他们直接进入一个集市,正好遇到集市中发生骚乱,人们正在胡乱打斗,其中有人不慎打中了安清的头,安清当场毙命。广州人接连亲身应验了两起报应之事,于是就精进勤修佛法,并详细讲说安清受报的前后因缘,远近百姓听闻此事后,没有不悲伤痛苦的,也因此明白了三世因果不爽的道理。
安世高贵为王子,西域来往的人们都称呼他为“安候”,同时代很多翻译错误百出,唯有安世高翻译的经书,是当时翻译的最高水准。
安世高一生在中国很多地方生活过,即使在动荡的时刻,他也没有想着回去当他的王子,他在汉地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前后长达40年的时间,使得很多经书经过他的翻译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