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以来,少数学者认为适用刑法禁止类推,如:法考辅导用书采纳了前述观点;目前,多数司法人员不重视推理方法,如:组织与容留卖淫罪以次数区分。有人可能据此设问:怎样推理出“组织”的含义?证成组织的含义,首先还要从组织卖淫罪的构成要件说起。

今日法律问答:组织卖淫罪
一、组织卖淫罪的构成要件《刑法》第三百五十八条规定了组织卖淫罪和强迫卖淫罪,法条第一款的表述为:“组织、强迫他人卖淫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本法第三条的规定,如:“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多数人不难得了结论,规定组织卖淫罪和强迫卖淫罪的依据为《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
1997年修订《刑法》增设的罪名,或者规定的法定刑,多数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条例、补充规定和决定,如:根据《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修订后的本法还规定了嫖宿幼女罪;目前,嫖宿幼女的以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处理,即:“以强奸论”,但仍保留了引诱幼女卖淫罪。
针对上述问题,国家与社会应当引发罪刑法定的讨论,如:条例、补充规定和决定的效力等级究竟是否属于法律;再如:《宪法》第六十二条还将“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等事项,规定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国家据此提出依宪治国,本文可以预测,不久的将来包括《刑法》在内的基本法律还需进一步修订。
《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直接规定组织卖淫等罪名和法定刑,有人可能要问,前述决定的依据又在哪里呢?此为组织卖淫罪构成要件讨论的话题: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二款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法通则》也有相同的规定;卖淫嫖娼违背公序良俗,全国人大常委会据此制定了《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
有人或许会问,上述决定为何未将卖淫嫖娼规定为犯罪?卖淫嫖娼尽管违背公序良俗,但从全球范围观察,不少国家,或者地区仍为“合法”;人大常委会不宜将卖淫嫖娼规定为犯罪,类似的情形还有“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如,行为人观看淫秽录像仅是违法行为。

组织卖淫罪的构成和成立要件
二、组织卖淫罪的成立要件犯罪的成立与构成要件不同,以《刑法》条文判断为“平面”推理,大多数人据此不难得出结论,第三百五十八条规定了组织卖淫罪的成立要件;刑法理论称犯罪构成要件,究其原因,根据《刑法》第三条前半句的规定,组织卖淫罪的构成要件为违背公序良俗。
《刑法》第三百五十八条对组织卖淫罪的表述为“组织、强迫他人卖淫的”;条文在组织与强迫间使用了顿号,其含义为同时具备。大多数人据此也不难得出结论,组织卖淫罪的成立要件有强迫要素:
例如:法考辅导用书的观点为,组织,是指以招募、雇佣、纠集等手段,控制3人以上从事卖淫活动的行为;这里的“控制”应严格限定为强迫,否则,本罪与第三百五十九条规定的容留卖淫罪难以区分。
针对当前司法实践,有人可能要问,不少地方为何将容留卖淫认定为组织卖淫。在本文看来,除重刑观念外,还与专项行动和推理有关,前者如,不少专项行动为异地办案,被告人一旦不认罪认罚,其法定为十年以上;与推理有关的话题如下:
三、组织卖淫罪的推理方法法律推理,指法律人,特别是司法人员在以一定的前提推导出法律决定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推论规则;根据学者的归纳,法律推理种类包括:演绎、归纳、类比、反向、当然和设证推理。
设证推理是刑警的典型思维方式,常被用来侦破案件;将容留卖淫认定为组织卖淫便是此种推理所致,如:侦查阶段已确定为组织卖淫,基于相互配合原则,其他司法机关一般不会改变。
一般认为,成文法制度的司法应适用演绎推理;所谓演绎推理,是指“三段论”。组织卖淫罪的推理方法如下:
“第一段”为大前提:组织、强迫他人卖淫
“第二段”为小前提:行为人组织多人卖淫,但没有强迫、控制作用。
“第三段”为结论:行为人因对卖淫人员没有控制作用,不构成组织卖淫罪。

组织卖淫罪推理方法之一:三段论
由于司法人员没有作出对行为人有利的类比推理,字面理解了组织行为;行为人组织多人卖淫成立组织卖淫罪。
有人可能要问,何为类比推理?在本文看来,专项行动前的案例,特别是《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发布后的案例。
通过类比推理,司法人员应发现对单纯组织卖淫的被告人量刑不适当;此时,司法人员还有一个推理方法纠正定罪,即:反向推理:
反向推理的思考方式为,(法律)明确地说出某事(应当)是什么,意味着另一件不同的事(应当)不是什么。
《刑法》第三百五十九条规定:“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的,……”;被告人容留他人卖淫可能是多人,也可能是有组织地进行。
被告人单纯组织他人卖淫,《刑法》第三百五十九条明确地说出了成立本罪;反向推理的规则为(法律)“明示其一即否定其余”,被告人不成立组织卖淫罪。
就“组织卖淫罪”的话题而言,讨论的法治意义在于:上述推理方法并不是对立关系,如:有学者认为修订后的《刑法》废除了类比推理,但同时又认为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类推。
在本文看来,各种推理方法可以相互补充,以检验法律适用的正当性,但绝不能用设证推理替代其他推理,如:目前多数说法视频以刑警说案为主。
主要参考法条
主要参考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