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当我们得知一个男人出轨了,第一反应都是这个男人一定不爱妻子了,并在脑海中勾勒出这个渣男的画像。
我们会想象,这位渣男一定对原配爱答不理,即不给经济价值也不给情绪价值,每天冷漠得像个陌生人,估计连夫妻生活都不再跟原配进行,而把所有的关爱和耐心都给了第三者。
也是基于这种想象,当一个丈夫在关系里对妻子冷漠以待、不舍得给妻子花钱,整日做甩手掌柜诸事不管,我们也往往怀疑这个丈夫是不是出了轨,是不是在外面有人。
也就是说,在许多人的观念里,对老婆孩子好等于爱老婆,等于忠心耿耿不会出轨,也等于此男人靠谱忠诚有责任心。
可事实和我们想象中总是有出入,生活中真正出轨的男人们没有人会把“我要出轨”写到脸上,他们有可能看起来还是个爱妻爱子的五好男人。
比如有人就提出这个疑问:
为什么男的出轨以后还会对老婆很好?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隔肚皮”之类的话语,来形容对一个人的判断很难从表面看得出来。这里的知人知面,除了指一个人的面貌无法透露出他的思维模式,更是指从他的行为模式也很难看出他的所思所想。
要知道为什么对老婆好的男人也会出轨,首先我们要搞明白一个问题,他是怎么对老婆好,为什么对老婆好,这个“好”到底能不能跟“爱”挂钩。
毕竟作为局外人,大部分人能看到别人的生活只是冰山一角。你所见到他对老婆孩子好,大概率只是在现实层面的好,比如给老婆干活、做家务、带孩子,给老婆花钱,对老婆言听计从、情绪稳定不吵架……
可若你以为现实层面的好就是爱老婆,那你恐怕对人性的理解还十分浅显。从心理学角度,一个人在现实层面能够对老婆好,可能有着以下好几种原因。
01他的好是出于亲子职能化的惯性
心理学认为,我们成年后对待伴侣的行为模式,往往是童年时与父母相处模式的翻版。
也就是说,我们会怎样与父母相处,就会怎样与伴侣相处。
一个正常的家庭,是父母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给孩子耐心与包容,孩子会感受到父母像大地一般为自己兜底,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成为自己。
而对于一些人格成熟度较低的父母,他们无法承担起父母的这方面职责,甚至需要孩子扮演起自己的父母,去为自己补足童年时缺失的父母之爱,这在心理学上叫做亲子职能化。
具体来说,是指作为孩子,却要处处照顾好父母。这种照顾,并不是指孩子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父母分担家务,而是指孩子要做出超出自己年龄段能力范围的事情,比如明明上学很忙,还要为全家人做饭洗衣,明明自己还是个孩子,却要像大人一样为家庭琐事奔忙……若无法做到这些,他们可能就会受到父母的斥责、否定。
更严重的亲子职能化,是心理上要做父母的父母。
孩子的心灵是非常脆弱敏感的,可为了照顾父母的情绪,他们不得不隐藏起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真实的情绪,被迫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去包容、照顾父母的感受,而渐渐把真实的自己弄丢了。
当亲子职能化形成了他们的固定行为模式,他们就会情不自禁代入到亲密关系里。
他们刚开始会是特别招女人喜欢的类型,可靠、稳重、勤劳、会照顾人,还温柔体贴知冷知热,因而特别容易让女人感受到被爱。可久而久之,亲子职能化的弊端也会展现。
他们会将对父母的攻击性投射到伴侣身上,把伴侣当作父母的替身,如果不能主动攻击,也可能用背叛、出轨这样被动攻击的方式,换取自己内心的补偿。
所以一个看起来对妻儿无比贴心温暖的“暖男”,出轨的时候也可能毫不留情的。
02他的好是一种“含着诱惑的深情”
如果一个男人对妻子很好,花钱大方、言听计从,很多人会认为他“深情”,甚至羡慕他的妻子能被男人深情以待。
可深情与深情也是有区别的,有一种深情,是含着诱惑的深情。
我们都听说过有种“恐怖情人”,表面上看他们就像是影视剧里,那些深情款款的男主角一样温柔,可以任劳任怨为伴侣付出,可以不求回报奉献自己的一切,但生活真的遇到这种人,能把人吓得离他八丈远。
他会孜孜不倦为你做饭、不管你爱不爱吃,会为你挑选购买华服,不管你想不想穿,如果你要离开他,他会下跪挽留你甚至自残,表现得痛不欲生。
你说他爱你么?好像爱到骨子里了,可这种爱谁敢消受?
这种爱的问题就在于,他爱的不是伴侣本人,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恋,为了感动自己,让自己沉浸在一个“魅力十足好男人”的角色里。
他表面上在爱妻子,好像也爱第三者,实际上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其人之美的目的,让两位女性都离不开他。如此一来,他在家里有个妻子为他稳定大后方,满足他安全感、稳定感的需要,在外面又有个美女相伴,满足他冒险、刺激的需要。
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将这种模式形容成“含着诱惑的深情”,意指当事人带着条件去爱另一个人。
在这种关系里,妻子和第三者最终都会发现,自己其实是被利用和绑架的一方,如果她们不能遵循这种三人行的模式,就有可能被男人收回深情。妻子想要离婚,想起男人对自己和孩子的好必然恋恋不舍,第三者想要逃脱,也会放不下这种深情无法决断。
这种“好”是有条件的、有目的的,更像是一种隐秘的交易,与真正的爱早就背道而驰。
03他的好是为了树立自己的人设
男人对妻儿好,还有一种可能只是为了树立自己的人设。
我们都知道明星会立人设,其实普通人也会有意无意给自己树立人设。在心理学中,与“人设”相近的词汇是“印象管理”,指的是人们会通过控制或管理其他人获得的信息,影响对他人的印象。
就像你也说,这个男人看起来很不错,对妻子孩子很好,根本看不出会出轨。你看,男人这不就通过这些小小的伎俩,已经获得了许多人对他的好印象?
通过这种印象管理,他能获得的好处还不止于此。
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职场上,人们对于一个爱家爱老婆的男人也会有更好的印象,会认为他做事可靠、值得信任。他的人设也保护了自己在出轨的时候更加隐秘,更不容易被人发现,因为无论是外人还是老婆,都不相信他会做出出轨的事情。
但人设就是人设,人设是做给外人看的,并不是发自内心的自然行为。
他越是用力维护这种好男人人设,内心真实的部分:
想要偷懒、想表达不满、想多照顾自己的心愿就被压抑了,这种压抑又会造成他内心的扭曲,让他更加想要通过出轨的方式发泄委屈、补偿自己。
当然,生活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有许多灰色地带。男人的这种现实层面的爱虽然带有许多不可名状的目的,却切切实实能帮助女人解决不少问题。
这就是一种掺了杂质的爱,它不够纯粹,也无法满足我们对于爱的所有需求,但相比一些一旦出轨,就对老婆孩子不闻不问的男人,他们对妻儿的好,确实解决了妻子的许多负担,因而会让女性为之留恋、不舍。
如果你就是这个妻子,面对一个看起来很爱你、完全看不出会出轨的男人,可他依然出轨背叛了你,却在出轨后还是对你很好,给你大方花钱、承担家务和育儿的责任,那么我完全可以理解你这种纠结。
即便你看穿了男人这种“爱的伎俩”,知道他并非全然的爱你,是否因为他出轨而离婚依然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在真实的婚姻中,从来不是“有情饮水饱”,爱与不爱一旦碰撞上房贷谁还、孩子谁接、饭谁做、衣服谁晾这些现实性问题,往往会变得不值一提。
人们对于婚姻的需求和期待从来没有像当今社会这样高。我们不仅会受过往的集体意识影响,认为“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结婚就是找一个人共同分担生活上的事务性重担,我们还会在精神上对伴侣寄予厚望,认为伴侣还应该同时是灵魂伴侣、能提供情绪价值、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当期待过高,真正见识了人性的幽暗、婚姻的复杂后,我们才发现原来婚姻不是想象中那样,爱与不爱也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
当发现伴侣和婚姻并不如幻想中完美,对你好的男人也可能会背叛你,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接下来的路?
用非整合的眼光看待伴侣
在婚姻中遭遇出轨,对于当事人最大的打击还并不完全来自出轨事件本身,而是会引发认知失调。
即明明在你的眼中,伴侣很爱你很可靠,他却做出了和你印象中完全背道而驰的事情,这会让你感觉世界观、价值观都开始崩塌,你不知道还有什么值得相信。
因此你需要提升“非整合”的能力,这是一种认知上的升级。
不再用非黑即白的眼光看待对方,而是能理解人性的复杂性,能明白一个人对妻子好,和他有可能出轨,这是并不相悖的两件事,人性都是有瑕疵的,再美好的婚姻也存在遗憾和瑕疵。
当你能够懂得,男人对你的好里有真心、也有私心,他想要好好做个好丈夫,但也会有心猿意马的时候,你就不会再困在他到底爱不爱你这个问题里,而是可以快速接受现实,去思考下一步行动。
去探寻你内在的需要
前面我们说过,当今社会对婚姻的要求之高,高到已经超出了伴侣的能力范围。
想要一个男人给钱、给爱、给陪伴、给性、还给情绪价值,恐怕大部分人都会失望。
那么,对你来说最重要的需要是什么呢?哪些是非他不可才能提供的,哪些是你可以自己给予自己的,还有哪些是你认为跟他沟通后,他原来给不了但以后能给你的?
对你来说,是家务全包更重要,还是每天陪伴、心思全在你身上更重要;是花钱大方重要,还是提供情绪价值、安抚你的心情更重要?你越了解自己,做出的决策才越适合自己,用整体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你们的关系,不要困囿于某个细节,如此你的选择才是深思熟虑的、不易后悔的。
与他进行深层次的沟通
有许多夫妻都是这样陷入假性亲密关系的泥淖中。
看起来好像对方也很关心你,在意你吃了什么、喝了什么、有没有钱花,实际上你们可能从来没有走进彼此的心,你根本不了解他,他也不了解你。
当你们没有内心深层的链接,他对你的好自然仅仅浮于表面。你们不妨以此为契机,进行一些心灵深处的沟通。
你们可以多交流彼此的心情如何、感受怎样、有什么担忧和恐惧、有什么心愿、遗憾等……也许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他和全新的自己,你们的关系也能来到新的阶段。
当你足够了解人性、了解自己,你将不再迷惑于他为什么能同时爱多个人,也不在意他是否爱上了多人,而会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