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其内容包括“生育服务”“育幼服务”“教育、住房、就业”“社会氛围”等各方面。同时,文件还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新时代人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和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投入力度,精心组织实施。也就是说,今后继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之外,生孩子也将成为各地主要领导的“一把手”工程,这样一来我相信今后各地的政策也会越来越好,力度更是会越来越大。
其实我们从这个文件的下发,也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的生育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2022年,中国人口死亡人数超过出生人数,6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减少85万人。2023年,全年902万名新生儿,创下1949年以来最低纪录,全国人口进一步减少了208万。当然,这些数据并不代表全部,其实每年全国因各种事故死伤的人数也是极其庞大的,珠海的事情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一次事故,死伤人数将近上百人,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所以说,就目前来看,如何有效增加人口,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之外的又一件大事,也将成为今后很多年的重中之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逐步加剧,今后整个国家和社会将会进一步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以鼓励适龄人口生育,这对一些想生孩子的家庭可以说是福利多多。
当然,对于当前的很多人和很多家庭来说,这样的政策只是一个指导性意见,并没有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方法。很多老百姓最关注的,其实并不是这些,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他们之所以选择不结婚不生孩子,或者说少生孩子,当然是有一定理由的。如果要想真正实现让人们敢生,愿生,其实不仅仅这些,还需要做好相应的社会保障才行。在我看来,只有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才能够真正提高年轻人的生育愿望,才能促进社会人口健康增长。
一是降低年轻人的就业负担。
就目前来看,其实困扰年轻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就业问题。一旦不能很好的就业,那就会失去生活来源,日子过得艰辛,谁又会让自己的孩子跟着自己受苦呢?所以,能够提高年轻人的就业率,是当前最大的问题之一。然而仅仅提高就业当然还不行,除此之外,还必须适当减轻年轻人的工作负担。996,白加黑,无休止的加班加点,让很多年轻人身心疲惫,即使回到家中哪还有精力去考虑生孩子的事情呢?也许有的人说,当初国家那么穷,中国人的生育愿望仍然很强。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当初国家确实很穷,人民群众也很穷,但是精神上并不穷。一些农村人朝九晚五,只要完成了生产任务,再没有其他的负担。当时对孩子的抚养要求也并不高,只要能够健健康康长大就行,但是现在不一样,现在社会变了。所以现代人不仅看重生的问题,更看重养的问题,这才是重点。
二是提高年轻人的生育福利。
虽然看起来国家现在是鼓励生育,但是具体的优惠政策还没有跟得上。我举一个例子,现在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很多企事业单位都不愿意看到员工怀孕,这是事实。有的员工怀孕了,最后有可能会面临开除的风险,而失去了工作,年轻人的生活更难,谁还敢结婚,谁还敢要孩子?所以提高年轻人的生育福利,是今后我们各项政策的一个重点方向。所以我们的社会必须提高年轻人的福利待遇,让一些适龄人口的生育行为成为一种荣耀,成为当前社会鼓励的行为,不仅不会对工作有所影响,还会因此而获得更多的优待。其实我们现在已经在逐步实行这个政策,比如延长女性的产假天数,同时附加上丈夫的陪产假天数,但是唯一没有解决的就是一些企业和单位对待怀孕和生子态度,国家也可以通过补助企业的方式,来鼓励这样的行为,弥补企业的损失。
三是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
孩子生下来之后,其实才是一些年轻人或者家庭最大问题。由于现在城镇大量的人口来自于农村家庭,因此在年轻人生孩子之后,对于孩子的抚育也是一个极大的问题,需要我们通过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体系来解决。此外,孩子的入托、入学,教育费用和医疗健康费用也是很多家庭一项巨大的开支。因此,我们只有从整个社会面上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建立更加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年轻人或者家庭解决这些后顾之忧,才能够真正激发年轻人生孩子,养育孩子的欲望。对比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人口就是潜力,人口就是希望,人口就是发展,如果没有了人口这个基础,所有的一切都是空欢喜一场。
就像我们很多人说的那样,我们拼了命的赚钱,拼了命的工作,到底是为了谁?是为了自己享受么?好像并不是这么简单,其实很多人的之所以用尽自己一生,花光自己的精力,其实只是为了后代谋取一些能够积极健康成长的环境而已。一个人的一生花费和需要总是有限的,就比如一些富豪和贪官,他们拼了命的搞钱,其实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一个,让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有一个更好的条件,让自己的家族得以延续,让自己的血脉能够得到传承,恐怕这是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最为看重的事情了。所以说,只有我们的社会能够为一些年轻人解决这些后顾之忧,为他们的孩子做好充分的保障,这些人才敢于生孩子,也愿意生孩子,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