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庐山会议前,全国刮起了一阵“左倾”主义的“冒进”之风,“大跃进”运动因势利导推行开来。
期间,彭德怀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真实的民生百态,在会议上,彭老总仗义执言,毫不留情地讲出走访基层的所见所感,为完成“大跃进”的生产任务指标从党员干部到人民群众集体陷入“激进”,由此对社会经济和生产活动的种种破坏。
因此,彭德怀受到错误的批判,被打成了“右派”,这也导致彭老总还在年富力强的壮年,革命事业就停滞不前。
此后不久,彭德怀与妻子离异、膝下无儿无女,只有自小养在身边的侄女和警卫员景希珍随着他起起落落、始终不离不弃。
景希珍对彭老总而言,既是革命同志又被自己视作家中的一份子,对景希珍而言,老总既是首长又是自己最敬爱的长辈和老师,多年相处下来,二人结下了牢不可破的革命友谊。
1974年,一生坎坷的彭德怀,到晚年还是始终那么刚直不阿绝不向“造反派”低头,从“文革”开始就被“反革命份子”进行着经年累月地谩骂殴打,这时的彭德怀生命也来到了尽头。
一生勤俭、爱民如子的彭老总看不得百姓受苦,为数不多的存款在多年孜孜不倦地捐献中留给侄女的已然不多了,饶是如此,彭老总依然在临终之前向侄女嘱咐道:
梅魁,我死以后,这些存款你和景希珍各拿三千,勿忘……
景希珍何德何能以一个警卫员的身份能得彭老总临终重托,事情还要从新中国成立之前开始讲起。
景希珍是山西人,出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那时正值军阀混战、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景家就是一户普普通通的农户,无权无势任由反动派地主军阀的欺凌。
好在这样的日子并没有太久,随着抗战的全面胜利,人们看到一个真正属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政权在东方冉冉升起,燎原的星火照亮中国,受到革命的感召时年16岁的景希珍毅然决定参加解放军。
找到了正确革命方向,景希珍在解放战争期间追随人民军队南征北战,解放太原、平定山西,景希珍表现出色、战绩斐然、在革命实践中树立了坚定的革命意志,一往无前,昂扬上进。
建国以后,景希珍从一名前线部队的基层军官调任国防部的办公厅参谋,经历了系统、全面的军事教育,怀抱满腔革命热情投身朝鲜战场。
在抗美援朝时期,景希珍正式结识了自己的良师益友、革命导师彭德怀。
作为被国家寄予重望的杰出青年军人,景希珍被派驻到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的身边担任警卫和指挥部参谋,对于这位闻名遐迩的首长,景希珍早有耳闻,这一次能追随在彭老总的身边,对于景希珍而言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这次入朝作战,人民军队面对的对手是打赢了二战,自称“天下第一”的美军,纵使是“横刀立马”的彭德怀面,对战役之初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也不免忧虑起来。
景希珍日常照料彭老总的饮食起居,在多日来的亲密相处中,发现在首长严肃认真、坚韧不拔的外表下暗自背下中朝两国人民和平的重托和几十万志愿军将士的身家性命。
面对着时时刻刻山一般的压力,看着彭老总年近花甲微微佝偻的腰,景希珍不免十分心疼。
好在战局很快就朝着对我军有利的方向发展,随着志愿军的节节胜利,看着彭德怀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景希珍的心情也逐渐好了起来。
彭德怀因伤病回国以后,也是景希珍在身边照顾,经过这几年来的相处,彭德怀也发掘到这个青年身上的潜力,在他的悉心教导下,景希珍的成长十分迅速,对战术布局的把握、战略眼光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二人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结下深厚的革命友谊,彭德怀把景希珍当自家孩子,除教导给他军事知识还教会景希珍许多人生道理、传授许多革命经验,景希珍对彭老总的关怀教导亦十分感激,他们更愿意称对方为自己的革命战友和良师益友。
这样的革命友谊,即使在庐山会议后,彭老总在会议对“大跃进”的“错误”批评被打成“右派份子”,冒着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集体的不理解,和天下人的众口烁词,景希珍依然坚定的站在了敬爱的首长身边。
陪着彭德怀离开中南海,搬到了北京西郊的农场,那时的彭德怀是人人避之不及的“右派”,生怕牵连上了自己影响到革命的前途。
此时的景希珍正值而立之年,正是为革命事业拼搏的时候,面对世人不解的眼光,始终坚信彭德怀的主张是正确的,此时就连彭德怀的爱人都忍受不了无处不在的“歧视”,离开了首长。
从1959年到1966年,彭德怀的革命事业陷入了停滞、人生亦来到了最低谷,嫡亲的侄女自不必多说,景希珍舍家纾难的不离不弃亦是让彭德怀十分感激。
十几年来的患难与共,让二人培养出来了无言的默契,彼此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直到1966年,那时中国因为“造反派”对伟人的指示进行了曲解,在那场席卷了全国的政治运动中,已经是古稀老人的彭德怀惨遭迫害。景希珍也因多年来始终坚定地追随彭老总,“革命倾向”的问题被隔离审查,二人就此天各一方。
直到1974年,听闻首长的死讯传来,景希珍毫不顾念自己的处境,在同志惊恐又关切的目光里,哭的不能自已。
直到1978年,听闻首长被平反的消息,知道彭德怀的名誉得到了恢复,已近知命之年的景希珍来到彭德怀的墓前,望着首长亲切的音容笑貌不禁再次落下泪来。
不过,这一次是欣喜的泪水,九泉之下的首长终于可以安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