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5月14日,年仅42岁的“人民好公仆”焦裕禄去世了……
兰考人民闻此噩耗,纷纷赶到焦裕禄墓地前鲜花哀悼,送别焦裕禄最后一程。
焦裕禄去世后,留下的6个子女都隐入了人潮之中,没有一个孩子打着焦裕禄的名头为自己谋私利,如今这些孩子各自的发展如何?
作为焦裕禄的孩子,不仅没有因为父亲的身份得到丝毫好处,反而从小就过着十分节俭的生活。当时,组织给兰考拨了一批棉花下来,按照焦裕禄的级别,可以领到3斤棉花。
同志们担心焦裕禄不肯收下,直接将这3斤棉花票送到了焦裕禄家里,焦裕禄下班回家看到桌子上的棉花票,二话不说就送回了单位。
这一年冬天,家里的孩子们依旧穿着以前的旧棉衣,包括焦裕禄自己,他翻出那件穿了好几年的旧棉衣,发现上面破了洞,拿去给妻子徐俊雅补,徐俊雅觉得衣服太破补不了,焦裕禄又拿去给岳母,岳母也笑着说衣服太烂穿不了了。
焦裕禄没办法,自己拿着棉衣补,一边补一边对孩子们说道:“袜子补丁多了,又厚实又暖和,衣服补丁多了,结实耐造又合身。”
焦裕禄的大女儿焦守凤回忆起父亲,感慨万分地说道:“父亲很疼爱我们,不管多晚回家,都会陪我们,问问我们最近学习怎么样。”
“当时母亲给我做了一件花大衣,我很喜欢,一直穿到初中,大衣上打满了补丁依旧舍不得换,我求父亲帮我买一件新的,父亲总是说,小孩子要比学习,不能比穿衣,更不能有这种攀比的心理。”
焦守凤初中毕业后,本来应该下乡插队,焦裕禄却安排女儿去供销社的副食品加工厂当临时工。这份工作很辛苦,每天要切几百斤辣椒,腌上千斤萝卜,双手整天泡在料水里,烧得火辣辣地疼,晚上吃饭连筷子都拿不住。
对于这样的生活,焦守凤坦然地说道:“我理解爸爸的苦心,他希望我多了解生活的艰难,多去历练自己,我不仅不怪他,我还非常感谢他。”
除了大女儿焦守凤外,焦裕禄其余5个孩子也非常懂事,各自在平凡的岗位上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义。
二女儿焦守云守着家里的奶奶共同生活了9年,过着平凡低调的生活,焦守云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们兄妹6个,从来没有说我们是焦裕禄的孩子,是徐俊雅的孩子,因为我们担心,一旦做的不好,会影响父亲的形象,父亲生前的形象那么好,坚决不能因为我们受到影响。”
焦裕禄的三女儿焦守军只是一个普通的档案助理员,在基层连队工作的那些年,焦守军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喂猪养牛种水稻,深得同志们的认可。
三个儿子焦国庆、焦跃进、焦保钢都继承了父亲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参加工作这么多年,从未打着焦裕禄的名头,为自己谋过任何私利,甚至有很多朝夕相处的同事,都不知道他们是焦裕禄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