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梢蛇(祛风湿寒药)

言身的记事本 2024-07-06 01:57:09

中药乌梢蛇始载于《药性论》,云其“治热毒风,皮肤生疮,眉须脱落,瘑痒疥等”,《开宝本草》云:“主诸风瘙瘾疹,疥癣,皮肤不仁,顽痹”,《本草元命苞》云“医疠风病眉毛脱落,治风瘫行步艰辛”,可见早期对本品的功效认识偏重于祛风止痒,治疗皮肤疾病,后来才逐渐认识到本品有很好的祛风湿、舒筋活络的功效。《本草纲目》就已经认识到本品与蕲蛇的异同,谓:“功与白花蛇(即蕲蛇)同而性善无毒。”此后对本品的祛风湿作用逐渐有了明确的认识,如《雷公炮制药性解》谓其“专主去风,以理皮肉之症”,《本草备要》谓其:“去风湿”,《本草求原》谓其:“入血散风”。近代本草逐渐总结了本品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痉,祛风止痒,攻毒等功效。

中医

中药乌梢蛇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的干燥体。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蛇腹或先剥去蛇皮留头尾,除去内脏,盘成圆盘状,干燥。本品气腥,味淡。以头尾齐全,皮黑肉黄,质地坚实为佳。去头及鳞片,切寸段,生用、酒炙,或黄酒闷透,除去皮骨用。

本品性味甘,平。归肝经。具有祛风,通络,止痉的功效。

注意:血虚生风者慎服。

乌梢蛇因背鳞以黑色及褐色为主而得名,故有乌、黑、青诸名。《药性论》称“乌蛇”,《开宝本草》载:“乌蛇,……背有三棱,色黑如漆”,又称“黑梢蛇”,后世诸家本草均沿袭此法命名,如剑脊乌梢、黑花蛇、乌峰蛇、青蛇、乌风蛇等。别名有剑脊蛇、三棱子。

《得配本草》

乌梢蛇。得酒良。

甘,平,有小毒。入手太阴经。治皮肤不仁,疗风淫热毒,功用与白花蛇同。但白花蛇主肺风,为白癜风之要药,乌梢蛇主肾风,为紫云风之专药。配麝香、荆芥,治小儿撮口。

蕲州乌蛇,头上有逆毛二寸,腹下有白带子一条,长一寸者是雄,可入药。去头、皮骨,酒浸一宿,酥炙,埋地下一宿用。大者力减。误用反能引风入骨。

胆敷疠风、木舌肿胀。

《玉楸药解》

乌梢蛇。味咸,气平,入足厥阴肝经。起风瘫,除疥疠。

乌梢蛇穿筋透络,逐痹驱风,治中风麻痹,疥疠瘙痒,与白花蛇同。

风癞因风伤卫气,卫敛营郁,营热外发。红点透露,则为疹,红点不透,隐于皮里,是为隐疹,隐而不发,血热瘀蒸,久而肌肤溃烂,则成痂癞。仲景有论及之,而后世不解,用搜风之物,枉害生灵,无补于病。诸如此类,概不足取也。

蕲蛇、金钱白花蛇、乌梢蛇

蕲蛇、金钱白花蛇、乌梢蛇性皆走窜,均能祛风,通络,止痉,凡内外风毒壅滞之证皆宜,尤以善治病久邪深者为其特点。其作用以金钱白花蛇最强,蕲蛇次之,乌梢蛇最弱;且金钱白花蛇与蕲蛇均有毒、性偏温燥,乌梢蛇性平、无毒而力较缓。

现代药理

乌梢蛇水煎液和醇提取液有抗炎、镇静、镇痛作用。乌梢蛇血清有对抗五步蛇毒作用。对孟加拉眼镜蛇毒、白眉蝮蛇毒及莽山烙铁头蛇毒3种蛇毒均具有解毒作用[蛇志,2006,18(3):178]。乌梢蛇的血清中含有抗出血因子的抗蛇毒活性成分,该抗出血因子不仅在体外试验表现出强的中和出血毒素的活性,而且在体内试验中亦表现出对中毒小鼠良好的治疗作用,因而可能成为新的抗蛇毒药物有前途的原料[动物学报,2006,52(6):1113]。

时间:2024

3 阅读:123
评论列表

言身的记事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