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本人可能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输,但肯定不知道怎样才算赢。

亦丝观察过去 2025-03-21 10:26:52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是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可能会输了呢?最高层的首相、陆海军大佬们可能在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的时候就觉得可能要打输了,而高层的军官可能在1941年对美国宣战之后意识到要输了,底层军官在1944年粮食不够吃的时候就知道日本要完蛋了,最普通的民众在1945年看见两颗原子弹爆炸之后也会绝望了,总之日本大概知道自己会什么时候完蛋,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日本怎样才算打赢。

日本二战中的总体战略

关于日本对外扩张的总体战略,‬在1920年代的东方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朝鲜半岛——满蒙——中国——南亚次大陆——全世界的阶梯扩张路线,到这里日本的战略还算是比较明确的。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日本拿下了朝鲜半岛,并在1905年吞并朝鲜,之后日本极力扩张自己在东北的势力范围,为此不惜和俄国打了一场日俄战争。

再之后就是皇姑屯事变,炸死了奉系军阀张作霖,之后关东军在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几乎不费一枪一弹夺取了整个东北,日本的实力一下子膨胀了起来。之后经过几年的消化之后,日本在1937年7月7日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一些狂热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眼中,中国扛不住三个月就会投降。

但是没想到日本军事实力强大是强大,但作为一个国家的底子太薄,根本没办法一口气吞掉整个中国。在1938年武汉会战伤亡十几万人之后日本彻底打不动了,只能停止全面进攻,转而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策略,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日本在打不动之后就已经有了结束战争的想法,想要和国民政府议和。但是欧洲传来了好消息,在1939年到1940年间德国军队横扫欧洲,这给了日本很大信心,日本觉得德国那边优势这么大,现在退场还为时过早。于是就继续打了下去,但是日本这个时候干了件蠢事,他拿了法国在越南的殖民地。

一下子惹恼了美国,美国宣布对日本贸易禁运,这一下让日本懵逼了,是打还是和?日本和美国进行了数次会谈,美国态度很明确,日本退出到1937年7月7日之前的国界线,美国可以承认伪满洲国,但日本觉得自己费了这么大功夫,放弃太可惜了,于是它想要再赌一把,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到这个时候,日本的命运基本上已经被宣判了,无力回天。

‬日本战略很模糊,走一步看一步

回顾二战中日本的战略规划透露出一种草台班子的感觉,就是走一步看一步,走到哪里算哪里。本来在1938–1939年就想要结束战争了,结果看德国优势大就选择继续打下去,甚至是占领了法国殖民地,这引起了美国的警惕,开始限制日本的贸易,之后日美之间何和谈不成,日本直接选择掀桌子,在众多选择中选了最蠢的那一个。

日本当时也不是没有战略家,比如石原莞尔的谋划就非常有可行性,在石原莞尔的计划中,日本在占领满蒙之后就需要停下脚步来发展经济了,最好花费二十到三十年的时间在东北移民500万日本人,将东北牢牢掌握在手里,在此期间日本将成为中国各方势力的仲裁者,打击实力强大的,扶持实力弱小的,让中国永远乱下去,这个计划一旦被采纳,后果不堪设想。

‬单看石原莞尔的规划,似乎对日本更加保险,也更容易实现,但为什么当时日本不采纳呢?原因有很多,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当时日本已经是军队掌权了,这些军官们对因为发动九一八事变而一飞冲天的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等人超级羡慕,现在石原莞尔想断了他们这条晋升的道路,这一大群军官肯定是不答应的,毕竟谁不想进步呢?石原莞尔的做法是典型的上车就把车门焊死。
1 阅读: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