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德军白俄罗斯防御战,苏军将领“卧龙凤雏”头铁伤亡76万人

亦丝观察过去 2025-03-21 10:26:51

‬在1943年的库尔斯克会战结束之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退守白俄罗斯地区,而苏军也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局部攻势削弱德军在白俄罗斯的防御,为后续大规模反攻提供条件,然后就爆发了“白俄罗斯防御战”,这一战中苏军两名元帅罗科索夫斯基和叶廖缅科一起上阵,结果“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战绩零杠五”,扔进了70多万人占领了微不足道的地区,而且还都不是关键地区,就此成为了斯大林麾下的“卧龙凤雏”。

‬苏军与德军兵力组成

在1943年秋到1944年6月份,苏军负责进攻白俄罗斯地区的部队主要为西方面军,司令员为罗科索夫斯基,在1944年后改任为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总兵力约60万人,装备有1200辆坦克、自行火炮,8000门火炮,只要部署在维捷布斯克——奥尔沙附近(日后这两个地方都成了苏军的伤心地)。

另外还有白俄罗斯第一、而方面军,总兵力约80万人,装备有1000辆坦克和6000门火炮,主要负责莫吉廖夫—波布鲁伊斯克方向的进攻,苏军总兵力为三个方面军,140万兵力,2200辆坦克和14000门火炮。而德军方面的主要防御力量为中央集团军群、此时的中央集团军群经过之前的一系列消耗已经非常虚弱了,只有第三装甲集团军,第四集团军和第九集团军。

其中第三装甲集团军负责防御维捷布斯克,下辖有六个步兵师和一个装甲师,总兵力为12万人,装备有200辆坦克。第四集团军负责防御奥尔沙—莫吉廖夫,下辖八个步兵师,总兵力在15万人左右,而第九集团军则主要防御波布鲁伊斯克,下辖五个步兵师约9万人,再算上后续的补充兵和预备队,德军总兵力不超过50万人,装备450辆坦克和4000门火炮。

‬白俄罗斯防御战

在1943年秋季库尔斯克会战结束之后,苏军立刻发动了斯摩棱斯克——罗斯拉夫尔战役、目标是夺取斯摩棱斯克,并威胁白俄罗斯北部。苏军西方面军集中30万兵力和600辆坦克,突破了德军第四集团军防线,前锋部队推进到了维捷布斯克外围地区。而德军依托黑豹防线发动反击,苏军因为补给问题被迫暂停进攻。

这场战役苏军以15万人的伤亡代价消灭了3.7万德军,虽然战线向前推进了80公里,但是并没有突破德军的核心防线。不过苏军解放了莫斯科的重要门户斯摩棱斯克,也算是一场大胜了。但接下来的维捷布斯克—奥尔沙拉锯战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在1943年10月份到1944年4月份之间,苏军对维捷布斯克地区发动了十几次进攻,但都收效甚微。

在十一次维捷布斯克进攻战役中,苏军尝试用人海战术突破德军的碉堡群,但显然是送死,罗科索夫斯基打着打着上头了,强硬命令部队进攻,不死光不准停。莫德尔对于苏军指挥官的评价是:“在战役初期他们还能按照战术执行计划,但是一旦受到挫折就会陷入疯狂,只一味的命令部队进攻,最终付出惨重的伤亡。”

在1944年1月份,苏军第五集团军派出五个师进攻维捷布斯克南郊,结果撞上了德军第246步兵师的交叉火力网,单日伤亡超5000人。在这十一次进攻战役中,苏军付出了大约40万人的伤亡代价,造成德军九万人伤亡,但是苏军几乎没有占领任何有价值的地区,维捷布斯克依然在德军的手中。之后在1944年2–5月份,苏军在莫吉廖夫发动了牵制进攻,结果伤亡十几万人没有任何战果。

‬在整个白俄罗斯防御战中苏军的伤亡总人数达到了76万人,造成了德军大约15万人的伤亡,其中德军的防御大事格特哈德·莱因哈特功不可没,他是防御维捷布斯克的主要指挥官,经过此战之后莱因哈特也被称为和莫德尔齐名的防御大师。单论白俄罗斯防御战,苏军是败得一塌糊度,但是客观上来说也为接下来的巴格拉季昂行动提供了条件,削弱了对面的德军(当然自己的伤亡更惨重,但苏军回血能力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