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对鄂尔多斯来说是不忍回忆的一年。
刚刚过完春节,苏叶女12个亿的融资盘泡沫就破裂了,紧接着又有祁有庆、王福金的资金缺口引发了鄂尔多斯金融海啸的数次「强震」,一时间民间资金疯狂挤兑,昔日一呼百应风光无限的大佬们有的跑路,有的自杀,一片哀鸿遍野之下,民间借贷和房价好像商量好似得双双崩盘。
之前在鄂尔多斯做生意的人们都知道,很多生意的资金,特别是房地产和煤炭生意资金几乎都来自民间借贷。靠着民间融资盘,一个个楼盘拔地而起,一座座煤矿热火朝天。
这一年,鄂尔多斯的人们结束了「干啥都挣钱」的躺赢年代。
也就是这一年2月,云光中升任鄂尔多斯市委书记。
原本是地产和煤炭并驾齐驱的两条腿,这时候地产这条腿忽然就折了,就连媒体也「不怀好意」的把康巴什新城形容成是「鬼城」。
政府在康巴什大开发上搞了七大标志性的文化工程,总投资在30亿,这些钱政府都欠着企业的工程款。
不依靠煤炭和房地产,打造科技产业的发展,托起鄂尔多斯新的希望。招商引资就显得愈发重要起来。鄂尔多斯地方政府频繁的举办酒会,和全国各地的企业接触。
云光中和庞青年的相识,源于一次鄂尔多斯政府在萨博项目的「截胡」。
2011年4月,青年汽车正在和萨博(SAAB)汽车谈收购事宜。
瑞典的萨博汽车前身是一家军用飞机制造公司,二战之后由于飞机订单量锐减,汽车业开始发展起来,萨博在做汽车的同时将飞机技术和卡车的技术融合进去,生产出了具有赛车性能的萨博轿车,其优良的性能一直让萨博这个品牌在欧洲处于领先地位。
可以说收购萨博之后,市场想象空间巨大。
未来的汽车并不是地上跑,也能在天上飞的。
而萨博这个品牌因为有飞机制造的基因,在加上其广告语就是「贴地飞行,人车合一」,这就给汽车的未来发展增添了很多想象力的空间。
2010年,荷兰跑车制造商世爵收购了萨博,而萨博的财务状况让母公司世爵「操碎了心」,世爵汽车在中国开始寻找下家,打算出售萨博。
青年汽车是最早开始接触世爵的公司,2011年4月份,世爵的相关人员来到杭州和青年汽车达成了初步收购协议。
眼看谈的差不多了,鄂尔多斯政府出面把这个胡给截了!
当时,沃尔沃整车项目落地大庆让鄂尔多斯的要员们羡慕不已,截胡的理由非常给力,他们力推华泰汽车作为萨博的收购方,并且表示政府愿意拿出产业资金来提供收购资金。
彼时,华泰汽车已经在鄂尔多斯建设了生产基地,如果收购成功,那么「一代名将」萨博就有可能在鄂尔多斯生产下线。
这个胡截的让庞青年憋了一肚子气。
好在他没有生气多久,鄂尔多斯那边开始主动和他联系。
如果青年汽车收购萨博的话,也许我们可以坐下来谈谈。
主动示好的原因是华泰觉得亏了,萨博的财务状况不是叫人头疼,咬咬牙就能全盘激活的那种,而是一个无底的深坑,出让的技术方面在华泰看来,也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了。
华泰主动放弃了收购萨博。
牌又可以重新打了。
此时青年汽车的掌舵人庞青年人设还没有崩塌,网上也少有他陷入官司纠纷的消息,他是众人眼里成功的企业家。
2008年,庞青年中标了北京市淘汰排放大的城市客车,决定采购800辆新能源绿色大巴,青年汽车中标了500辆,在奥迪、沃尔沃等众多优秀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庞青年也凭借这次中标着实宣传了一下自己,青年汽车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品牌得以引起人们的关注。也就是靠这一「战役」,庞青年和地方政府有了合作的基础。
2011年,山东省商务厅发布的消息显示,济南青年汽车2010年产量为8030辆,实现产值7.03亿元利税2762万元。
客观的说,庞青年在客车领域还是成功的,但他并不满足于此,客车的成功让他向乘用车发起了挑战,想在乘用车领域继续自己的辉煌。这个战略推行下去之后,青年汽车很快和石嘴山市建立了合作关系,为了推进石嘴山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当地政府将配给浙江青年汽车多家具有采矿权的煤矿和五处露头煤矿的生态治理工程。
2010年底,青年汽车和杭州萧山也建立了合作关系,2011年,青年莲花I5轿车在萧山基地投产,一期投资36亿元。
在和地方政府的合作方面,庞青年显得游刃有余,野心勃勃。这样干事的态度深得地方要员的欣赏。
2011年6月份,青年汽车的人马就来到鄂尔多斯考察,意在把萨博的项目放在鄂尔多斯,这对鄂尔多斯来说也是双赢,这么好的一个项目一旦落户鄂尔多斯,未来的想象力巨大。鄂尔多斯为萨博的项目落地提供了3个亿的贷款,以及萨博项目的商业用地和10亿吨煤炭指标。
2011年底,时任鄂尔多斯市委书记的云光中带领着鄂尔多斯考察团来到了青年汽车集团。
据《青年汽车报》集团报报道:
云光中一行在客车研究所听取了工作人员对青年客车全承载技术的介绍,又先后参观了客车焊装、涂装、总装生产车间、造型室和莲花轿车展厅,详细了解了青年客车的制作工艺和生产流程等情况。之后云光中表示,青年汽车产品创新特别快,技术很先进,他非常赞赏庞青年总裁对于企业的执着,并祝愿青年汽车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扩大,双方能够早日达成合作。萨博方面的人也回到了谈判桌上,他们开出的价格是10亿欧元,收购萨博百分之百的股权。
面对如此收购的巨款,庞青年根本就拿不出来,他想到的办法是先套现煤炭指标。
2011年,庞青年旗下三家公司与亿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以43亿元转让部分公司股权和鄂尔多斯政府配置给青年汽车的10亿吨煤炭资源。合同签订后,亿佳合支付青年汽车2亿元定金。
之后,庞青年四处筹款,准备收购萨博。
谁也没有想到的意外发生了,在收购萨博的路上又跑出来一个「程咬金」。
美国通用公司在收购时忽然提出不让萨博卖给中国了。
美国通用公司态度非常明确:「如果瑞典汽车公司将萨博卖给中国企业,将停止向萨博供应零部件。」
2011年12月,萨博终止收购谈判,宣布破产。
不久之后,萨博被瑞典国家电动车收购。
萨博没有收购成功,鄂尔多斯政府答应的资源指标自然不能到位,亿佳合白掏了2亿元定金,觉得让庞青年给骗了,他们认为青年汽车虚构了在瑞典已经成功收购了萨博60%的股份,在鄂尔多斯市投资220亿,建立中外合资企业生产萨博汽车,年产30万辆的事实,其实是为了和政府谈判为其圈地,配置煤炭资源,并用这个虚构的事实骗取亿佳合2亿元的定金。
萨博收购失败了,鄂尔多斯的资源配置也泡汤了。
但青年汽车怎么算都几乎毫发无损。
收购萨博的时候,鄂尔多斯为青年汽车提供了3亿元的贷款,
提前出售能源配置时有亿佳合付的2亿定金。
这个合同纠纷经最高法终审之后,判决亿佳合未能按时支付对价款构成违约,青年汽车无需返还2亿元定金。
有人说庞青年在鄂尔多斯赚了。
但有人细算一下又不是,为了筹集收购资金庞青年从各处筹集资金,支付了收购萨博的1.1亿欧元的定金。
收购失败,定金能不能退也是个问题。
萨博的失败,也是庞青年人生由辉煌开始坠落的开始。
之后,他就进入了失信人的名单行列,据中国执行信息网显示,青年汽车集团14次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企业,庞青年也被法院8次列为失信人。
2017年,青年莲花汽车宣告破产。
但庞青年依然是政府的座上客,他又上马了一个新项目,靠「水氢燃料汽车」继续吸金。
直到在南阳市的项目「加水就能跑」的汽车引起全国舆论一片哗然。
汽车玩家庞青年彻底被网民挖的「原形毕露」,从企业家的形象一路坠落成网民质疑的「骗子」。
庞青年在造车这条路上越走光环越少,鸡毛越多。
可以查查 老云已经有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