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足区郊外的宝顶山自古以来便是佛教圣地,山上有一处U形山湾,名为大佛湾,其崖壁上雕刻着大大小小数万座造像,宛如一副浑然天成的画卷。
其中,以千手观音造像最为夺目,它面容安详,垂眼微笑,透出一种庄严神秘之感。
该造像龛高近8米,宽约12.5米,除这尊观音主像外,边上还立着4尊男女立像、2尊力士、2尊饿鬼等造像。
整龛造像流光溢彩,气势恢宏,具有极高的历史及艺术价值。但由于重庆气候潮湿,又处于地震带上,因此千手观音像面临着许多保存上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国家文物局启动了一项针对性的保护工程,从2008年立项到2015年修复完成的8年间,修复人员倾注了无数心血,也揭开了一个尘封近千年的秘密。
2011年,在确定了整体的修复方案后,修复人员各就各位,在专家的从旁指导下,修复工作正式展开。
要让文物“活”过来,最重要的是要保证文物的“健康”,不可本末倒置,将美观性优先于原真性。
因此修复人员在进行修缮时,多采取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例如在造像的软弱夹层带上的处理,就沿用了传统的石材补配方法。
4月26日,一位来自重庆本地的工人正在进行千手观音主尊腹部的修复工作。
他发现在主尊的左腹处有一块补配石砖,而石砖周围的缝隙没有用泥进行勾缝,这不仅不美观,而且不符合古人造像的一贯手法。
他轻轻地抚上了这块石砖,发现这竟然是一个活动的机关。
这名工人于是立即叫来专家,展开了进一步的勘察。
经过探测,众人意外地发现石砖后面留有一个较大的密闭空间,里面很有可能还存放着一些近千年前的物件。
专家组成员利用内窥镜,对石砖后的空间进行了一番深入探测。
结果表明,这个空间宽约3米,高近1米,是一个不规则的“暗格”。空间内有一些填充物,主要是碎石以及一些杂物,还有一只依稀可见的瓷碗。
在项目负责人的指导下,修复人员小心翼翼地揭开了那块石砖,利用内窥镜等专业工具,逐步清理出了这个暗格中的“宝贝”。
除一些碎石和泥土外,工作人员还找到了一些动物骨头、礼佛用的绢花、金属丝、头发以及果核。在这些杂物中,还有3只破碎的瓷碗,以及一些残留的金箔残片。
而其中最具研究价值的,还是那块前人用来补配的石砖——
上面记载着乾隆四十五年的装修题记,证明这尊千手观音像在清朝就经历过一次维修。
题记中提到,1780年,四川遂宁县,一个名叫张龙飞的佛教徒为了修复千手观音主尊,散尽家财,斥巨资让这尊饱经沧桑的观音像重现金身。
通过核实,石砖上所记载的内容与宝顶山圣寿寺的石碑上所记载的史料吻合,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
专家学者大喜过望,这个暗格的发现再次让世人得以穿越古今,与千百年前的人们对话。
随着修复过程的深入,千手观音像一点点恢复了百年前璀璨夺目的模样,重新焕发出了生机。
在此过程中,还有一个惊喜的发现:千手观音的手并非人们认知中的1007只,而是830只,其中有817只手、13只手臂以及283只残手。
这一个个具体的数字,都源于上百名文物专家与修复人员整整8年的辛劳。
8年,接近一个人生命的十分之一,有些修复人员也许一辈子都修复不了几次文物。
因为每一段修复工程都是庞大而繁杂的,期间要付出太多心血,要经历太多个漫长的黑夜。
这尊千手观音造像,承载着我国的灿烂文明和历史文化,是当之无愧的国之瑰宝。
我们在驻足观赏时,无论如何都不能忘记,有这样一群文物修复者,默默无闻地为传承中华文化奉献了一生。
参考文献:《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大足石刻》
再修50年专家。这辈子的工作就稳定下来了
有个卵用
往生极乐!
是泥做的吧,[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上百人八年时间就修复了这 太浪费了 不知道能有多大意义
难道专家没顺点放兜里
知道又如何
又被佛教刷了一波
有这点钱,还不如投资教育科研
去看过,金碧辉煌[点赞][点赞][点赞]
佛家这叫装zang(四声)
[笑着哭][笑着哭]
叫花子掏个洞在里面住了一阵子。
残手算手吗?817十283=?
大佛一般都有个洞洞藏宝的再肚子上或者胸前,有个专门的叫法忘记了,乐山大佛也有
花8年修这么一个玩意儿[笑着哭]
真佛体内都有装藏
[汗]真是要几丑有几丑
观音像旁有2尊饿鬼?懂的人说一下。
专家只知道 何不食肉糜
动物骨头,画起来,这是偷吃完销毁物证的[笑着哭]
有啥用